大悲咒全文网

圆觉经直讲 第二章 回归自性的家园

发布时间:2024-01-23 02:13:17作者:大悲咒全文网
圆觉经直讲 第二章 回归自性的家园

第二章 回归自性的家园

我们对于佛经解释为一道门,所以要领悟真理、证入佛道,首先就要打开这一道门。而这道门有广有狭:普被众生、广摄迷情的是普门的广义之门;直指本性,契入佛道的是回归的狭义之门。这部经要打开的是你自心的门,只有当你离一切缘,唯有觉知独照的时候,才有可能打开。一旦打开这本来具足的自性家园,全体受用,逍遥自在。因为你已经领回了主人的权利,从此可行正令--率一切眷属而行正道。可见自性的家园本来属于你自己,只是无始际来离开本位,迷失在他乡,经受流浪的苦难,如今终于在善友--诸佛、菩萨的指引下,走回了自己的家,这是个真正安心的地方,一切现成,一切具足,再也没有漂泊异乡的颠沛流离的痛苦与迷惘,古人喻之为归家稳坐,此时月明风清,山水依旧,正可独赏个中风光。

但是还未回归自家的人,虽然欣慕家的亲切、安稳与自在,只可惜与己无份,难免忧伤徘徊。而佛经正是给予路途中人的指路明灯,给予排除险难的方便善巧。因此,我们借着佛经的妙义,了解自家风光,发现道意,一心精进,趋向大道,总有一天会回归到自性家园的。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是这部经的总题,它表达了全部经中的法义,也是我们走向自性家园的四个层次。在这个总题上,我们还未到家的人,应当反过来看,才能从浅人深,由悟到证,圆满这个过程。

第一层是「了义」,是学习与佛道一致的经义,明解家园的消息与回家的方法。

第二层是「修多罗」意为契经,是学人契人佛智,圆解现前的时节。

第三层是「圆觉」,依本觉起始觉的照智,再证入它的究竟觉,是行人证道的过程。

第四层是「大方广」,完全站在法界圆觉的体、相、用的整体来讲成佛后的妙德,是最无上的道的全然的体现。

第一层:了义

接下来我们先讲第一层的意义。什么叫「了义」?「了」有「完了」、「结束」的意思,也就是说佛说的这个「义」是已经全部把道的旨意显露地表达出来了,该讲的都已经讲完了,再也没有剩余什么、或隐晦了什么。因此,宗密大师认为:「了义者,决择究竟显了之说,非覆相密意,含隐之谈。」所以「不了义」也就是不究竟的权宜方便之义了。

那么,那些佛经是「了义」,那些又不是了义的呢?

佛在《大宝积经》里作了如下的区分:「舍利弗!何等经中名为了义?何等经中名不了义?舍利弗!若诸经中宣说世俗名不了义,宣说胜义名为了义。宣说作业烦恼名不了义,宣说烦恼业尽名为了义。宣说厌离生死趣求涅槃名不了义,宣说生死涅槃无二无别名为了义。宣说种种文句差别名不了义,宣说甚深难见难觉名为了义。」

佛在这部经里指出了四种区别:世俗与胜义、作业与业尽、厌求与无二、文句差别与甚深难见。

一、世俗与胜义的区别

佛在经中宣说世俗的因果法则,业力缘起,人生欲望,生死轮回,善恶行为,后世增上,个人解脱,乃至发菩提心,欲求佛道,度化众生等等,凡是以自我为出发点,由思惟心比量而生的一切诸念、一切行法、一切事相、一切谛理,都属有为、有漏的世俗不了义法。所以《金刚经》中说:「若以色见我,以声音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在相对的世俗界里,是无法究竟了达如来真实义的。四悉檀里,世间悉檀、对治悉檀、为人悉檀,都属于世俗不了义的。

在小乘佛法中,世俗的对法有二种:一是资粮--小乘的论典,属于研究的对象;二是方便--生得、闻、思、修的四种智慧,是以世俗的有为心通过学修趣入涅槃的方便。

胜义是指涅槃道果的真境,又是指向真谛或四谛的无漏观修,在小乘中分为净慧--清净无漏智慧;随行--由净慧而开展的心所法与受、想等眷属。因为从净性起用,所以是了义的。

由此可见,世俗是相对于凡夫的说法,胜义是相应于圣道的真境,因此,世俗之义即不究竟,而胜义则为穷尽三界的了义教法。

二、作业烦恼与烦恼业尽的区别

如佛经中宣说实有作业的人以及烦恼的性质,是属于不了义的说法。因为众生执着坚固,不知无明烦恼及业果本空,所以佛方便作不了义说。如说烦恼尽乃至业尽,则为了义之论,因为烦恼及业既然可尽,证明并非实有,非实有故则知虚妄之相本不可得,所以是了义之说。

三、有厌有求与无二无别的区别

有所趣向,必有欲望,虽为了生死得解脱而发心,但仍旧落于分别对待,不名究竟。所以以欲求心去努力修道,难免存在自我意识的执取。那么一切的功能终究不离相对观念,心有分裂,矛盾不化,因此,是不了义的。如果歇下彼此分别之心,既不厌娑婆,也不欣涅槃,心无取舍,当下通达生死涅槃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则是真性,于此真性明觉之中,更无区别。无区别之境犹如虚空,融摄万有归于平等一念,这即是了义的说法。

四、文句差别与甚深难见的区别

佛经中虽宣说了义一乘,但是学者如果仍掉在分别文句义理的知见里,仍然被差别的义类相状所迷,不能直见本性,圆照法界真义,因此,是不了义的;禅宗不立文字,即是此意。如佛说甚深不思议难见难觉的实相,则不落文字表达,使当下回归而见性,这在灵山会上佛拈花示众,或佛以摩尼珠显性的等公案相一致,都是不落言诠的了义之说。

相对而言,小乘经是不了义经,大乘则是了义经。而在大乘之中,又有了义与不了义,有的大乘法虽然六度悲智兼修,但是又说小、中、大三乘决定是不一致的,像这样的区别性之说法就是不了义的。如据天台宗判教中认为,藏教相对于通教,是不了义,通教相对于别教,又是不了义。别教虽独说大乘,但依旧是隔碍不融,所以相对于圆教,还是不了义。只有法华会上开权显实,会三归一的一乘教才是圆实的无上大教,是佛大事因缘出现于世的本怀之说,因此,一色一香无非中道,举手低头皆成佛道,乃是绝对的了义教。

《圆觉经》是如来对界外大机与末代大心众生称性直谈的圆顿兼渐的妙教,是纯粹绝对的了义一乘。

从了义到不了义,是如来应机的方便;而众生学修佛法,又从不了义过渡到了义,则是悟入的过程。因此,我们在世俗的世界里,不应滞在不了义教的方便权说中,而应不断超越与深入,直到契证本有的家乡。譬如念佛的人,不能说念一句佛名等待往生就可以马马虎虎地过一生了,而应该以真信切愿,借一句六字洪名,深入到佛法的核心,回应在自己的人性之源,念念觉照,时时体究,不断地了悟弥陀愿力与光明,体现广大、圆融、空寂、明彻、方便、摄持、极乐的一切功德妙用,才能把三藏十二部经包容进去,把世出法以及禅、教、律、密等一切宗派教义包容进去,使念佛心入三摩地,相应即佛,圆成净土功德,这样念佛才是了义的。

其他如学教的应大开圆解,参禅的应直透三关,直到彻底了达时,才与了义相应。

由此可知了义不了义,全看在座的诸位如何用心去学,如能真正体悟到佛的知见,那么一切教也就二会归不二了。

清凉国师曾答顺宗皇帝所问诸经了义时说:

「佛一代教,若约本为一事,则八万度门,莫非了义;若约圆器受法,无法不圆,得之由人,亦皆为了义。」

所以这次通过《圆觉经》的学习,我们应在圆悟自心的同时,去圆悟一切佛法,融通一切世俗法,使自性的家园量同太虚,包含无边的众生世界。

第二层:修多罗

第二层是「契悟」,即「修多罗」。从佛垂布大道的方便而言,上契实相真理,下契众生根机。但是上契与下契的统一是多么地不容易,因为众生从未离开过世俗的知见,内心一直处在无明、烦恼、狭窄、自私、执着等肮脏的状态中。佛要深入众生妄想之中,说如来无上真实义,是很难开口的,所以不得不方便接引,以安众生的心,慢慢转变,待到机缘成熟,方才开权宜之教,说真实无二之法。假如从我们学人来讲,则是通过佛所说的或了义或不了义等教,深入透彻地领悟佛的一切种智--性相不二、权实一体的大智慧,妙悟其中,直达底蕴,称性而启,善发真机。因此,契经就是真实心与圆妙法的不二相融,是佛智在心中的直接体现,也是初入家园胜境,在边缘上逐步领略本地风光的时节。

今天我们所闻这部《圆觉经》,大家有兴趣、有信心,知道是无上的大法,内心充满欢喜,并打算深入进去,悟证佛法。你这样去体会,就会发现,经就是你的心,你的心全体是佛法,不是文字、不离文字;文字显实相、实相即文字,文字与实相不二,自心与佛法不二。但是你不能生文字见,不生心外见,不得妄评是非,不可许一非余。你听经时,也不在心外听,使能听的心与所听的法,以及讲经的人,一一化空--三轮体空,不生对待的分别,如此正念而听,经义就全然地显于心中了。这种听而不听,一切不留;不听而听,了了分明的听经方法,正是契入佛经的方便。这样你便能圆彻心源,身心世界就显现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无论在何地、何时,不再分裂矛盾,不再斗诤是非,于是心、佛与众生三无差别。帝网千珠,光光相映,只有在这种相契、相映时,你才能把自己消融在性光之中,一体空明,无边清凉。此际,众生不再是众生,诸佛也不再是诸佛,宗教与社会独脱于心念间,又销归于心念中,突发而显的唯是朗然的妙智,一切平等,如如不动。再深入进去,一切身心世界,假名、假相等均转为清净妙用,大身无量,变化莫测。

唐代宗密大师是怎样契入「了义」佛经的呢?不妨细心研读下文:

「渴逢甘露,贫遇摩尼。腾跃之心,手捧而舞。遂于此山返关绝迹,忘食辍寝,夙夜披寻。以疏通经,以钞释疏,寻文而性离,照理而情忘。偶之于心,会之于教,穷本穷末,宗途皎如,一生余疑,荡如瑕翳,曾所习义,于此大通。外境内心,豁然无隔。诚所谓太阳升而六合朗耀,巨海湛而万象昭彰。妙德妙智而顿开,普贤普行而齐现。五周、四分一部之网在纲,六相、十玄、三乘之流会海。义则色空同于中道;教则权实融于圆宗;理则体用即寂而性相宛然;智则凡圣混同而因果不坏,显随缘而不变;弘经则理趣周圆,指幻而识真:修观则禅心旷荡,使九会经文无不契心。由斯可谓契经矣!使一真心地,无不印经;由斯可谓印心矣!是知执三藏文者,诚为失道,局一性义者,犹未圆通。想夫斯流,固宜绝分,声闻聋瞽,谅不虚哉! 」

由此可知,当你如理如法地深入圆觉时,「契经」、「印心」,于是虽不言修行,却正是无行的妙行,因无烦恼可断,所以不必再去断,因心外无法,故无法可学。学人如能像宗密大师一样,达到「使一真心地、无不契经」的程度,那么,心智圆通万法归源,也就达到了「修多罗」的真实意境了。

第三层:圆觉

第三层是「圆觉」,也就是用觉悟成佛的方法,达到圆满功德的极果。也是真正回归自性家园,做自己的主人,所必须应用的平正之法,去究竟成就。因此,「圆觉」的「觉」是这部经里的法,是最根本的顿入之道。正如裴休在《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序》中说:「……统众德而大备,烁群昏而独照,故曰「圆觉」,其实皆一心也。背之则凡,顺之则圣,迷之则生死始,悟之则轮回息。亲而求之则止观、定慧,推而广之则六度万行。引而为智,然后为正智;依而为因,然后为正因,其实皆一法也。终日圆觉而未尝圆觉者,凡夫也;欲证圆觉而未极圆觉者,菩萨也;具足圆觉而住持圆觉者,如来也。离圆觉无六道,舍圆觉无三乘,非圆觉无如来,泯圆觉无真法,其实皆一道也!三世诸佛之所证,盖证此也;如来为一大事出现,盖为此也;三藏十二部一切修多罗,盖诠此也。然如来垂教,指法有显密,立义有广略,乘时有先后,当机有深浅,非上根圆智,其孰能大通之?故如来于光明藏与十二大士密说而显演,潜通而广被,以印定其法为一切经之宗也。」

由此我们知道《圆觉经》的缘起之本,全是为了众生心中的圆觉之性。但是时至今日,佛教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知识结构,宗派分支,繁复仪规,人事关系,已经有很深重的历史负担,如果一个学佛者能从如此沉重的佛教中解放出来,变成简单而有力量的法门,以圆融的智慧、广大的心量去面对错综复杂的人生社会,才有可能成就佛道。圆觉的觉意正是悟证大道的一条简单而直接的捷径,是直通佛境的妙法。

那么,怎样去觉悟、觉照,才能圆一切功德呢?从本质上讲,这个觉就是佛性,是明朗无染的净觉,而不是妄心分别的感受的觉或直觉之觉,它是超越对待后的全体真觉或妙觉。觉的前提是空,空并非顽空无知,不是消沉死寂,空是放下一切身心世界、自我分别执着,空破五蕴的主宰意识,空掉世俗法则的系缚,空尽法相与空相。正空的时候,如果你不住于空而了了分明地觉照于当下,既空又既是有,双照空有,又双离空有,当体不二,圆明无碍,就能体现出圆觉的真智与真境,此时无可分别,唯觉者亲切自知。

真正的空是法尔的,是自然的体现,因为本性本空,所以也就必然地体现了无为的直觉--不相对,无可无不可。在没有自我观念中,偶有念起,当下即觉。但是一个人通过打坐用功,先要达到摄万念归于一念,然后再把这一念打掉,才能融化于空之中,朗觉也就直显了出来。

本经中佛所说的「知是空花,即无轮转」,就是空觉的方法--属于悟智的直观,又说:「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是指无方便的方便,无渐次的顿悟。因此,知空而觉,是最简单、最直捷的无上法门。

禅宗门下全依圆觉的理性而起参究的方法,看住念起的源头,不随逐、不分别、不压制,直心直观,久久念头即空,在空无涯处,黑湛湛地,无明窠臼中,仍旧以觉心观去,直到夯地一声,根尘脱落,无明顿破,本来佛性,全体显现,即是明心见性的境况。

净土宗人在念佛时,即念即观,返照心源,直到能念所念一起脱落时,当下证到念佛三昧--本性现前,于是净土是自心之净土,弥陀是自性之弥陀,唯心自性,极乐庄严,原来不离当下。

但是我们千万要注意,不要落在空与觉的分别上,本性真空,应空而不空;本性圆觉,应觉而无觉,方能合道。因为佛在《楞严经》中指出:「性觉必明,妄为明觉。」如果以虚妄的心去认一个明,执一个觉,正是无明的作用。我们学佛法,熏习了无分别的道种,到了关键时刻,就能起到离相离执的作用,使心智圆通,不被境碍。

以真正的觉照的力量,消融一切妄习,必能显现圆明的德光。在现实中,许多人往往有了一点定力,开显了少分的智慧,有了一些神通,成就了部分的功德,就自以为圆明了,于是就自我表现,妄施功用,称说自己,贬低他人,滥谈法义,错指行人,于是造成了佛教修行层次上的混乱,这是觉悟不圆的偏差。所以我们要用圆觉的德来摄一切行,使行行归觉,念念皆圆,方能圆融无碍,自在宏通。

圆觉也正是「陀罗尼」--总持大道,它是无字的无上陀罗尼,圆具、圆足、妙明无方,一切法、一切义都在里许,所以只要我们证人圆觉,也就圆满了佛的功德,是不可思议的无上道妙的真境。

第四层:大方广

第四层是「圆觉」真境上所体现出来的「大方广」。

这「大方广」的三个字是指向圆觉之性的三种功德,分别代表体、相、用的三个方面,好像一块金刚石的坚性、明相与利用一样。因此,「大方广」是符号性的。我们在讲述圆觉性时,很难用言语去形容它的真实性与相用,更何况去全面而亲切地发挥了。所以只得勉强而谈。

这「大方广」实际上就是自性圆觉的家园。这个家园的体性极大,因为没有事物比它更大,是至大无外的,而宇宙中最大的是虚空,但圆觉性比虚空更大,它无形无相,不生不灭,无始无终,常恒永在,周遍一切。实际上它就是「空」,是圆觉自性的真空,是宇宙体性的大能,空而不顽,所以灵妙无比;空而不空,所以具足万有。正如黄檗禅师所说:

「诸佛与一切众生,唯是一心(即体大也)更无别法。此心无始以来,不曾生不曾灭,不青不黄,无形无相,不属有无,不计新旧,非长非短,非大非小,超过一切限量名言踪迹对待。当体便是,动念即乖。犹如虚空无有边际,不可测度。唯此一心即是佛。」

这与临济禅师所说:「一念清净心光即是法身佛」同是指体之言。佛祖出世,无非令人识得此一心之体,回归本有家园。

证体必有妙相,此相不是相对的幻相,不是气或光所映现的色相,也不是法相之相,它是体上本有的「明」相,明照一切,显了一切。亦即黄檗所谓:「此心明净,犹如虚空,无一点相貌,举心动念即乖法体,即为著相

。」临济指示为:「一念无分别光,即是报身佛。」因此,可形容为本有家园的清净相貌。

证圆觉性体,法尔具有广大无边的妙用,一切世出世法、善恶因果,利物方便,皆是广大圆妙之用。因此,佛祖垂示言句,接引机锋,方便多门,无非指归圆觉真性的慈悲妙用。而此妙用,临济指为:「一念无差别光,即是应身佛。」也即是自性家园的一切作用,无非为了主人的安乐与自在。

体大、相方、用广,诠释了圆觉自性的法、报、化三身与常寂光的真土,是一切功德的总称。它是「智不可知,识不可识」的。应在净念自觉中,不断回归与体入,才有一念齐彰、全然显现的时节。

为了加深大家的理解,我再引述宗密对「大方广」所作的精粹阐释:

「大等三字,是体、相、用,各有二义。大者,当体得名,常遍为义。当体者,不同法相宗抉小之大,大外有小可抉,犹是分限,岂为至大?今以圆觉体无边涯,绝诸分量,强名大也!常遍者,常则竖通三世,遍者横该十方。竖者,过去无始,未来无终,无有一法先之,唯此先于诸法,故名大也!《涅槃经》云:「所言大者,名之为常。」横者,十方究之无有涯畔。《涅槃》又云:「所言大者,其性广博,犹如虚空。」

方者,就法得名,轨持为义。轨生物解,任持自性。持自性者,一切众生皆有本觉,虽流浪六道,受种种身,而此觉性,不曾失灭。生解者,众生悟入知见,虽因善友开示,然其智解,从觉性生,如水上之润生谷等芽,芽从种生,不从水土。故文云:「圆觉流出菩提涅槃及波罗蜜,教授菩萨。」

广者,从用得名,广多、广博为义。广多者,此圆觉性,本有过尘沙之妙用,潜兴密应,无有休息,无有穷尽。广博者,此无尽之用,一一同于觉性,无有边际,无有分限。故文云:「觉性遍满圆无际故,当知六根遍满法界,如是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遍满法界。」」

以上虽然列举佛祖言句、方便之谈,但真正领悟体、相、用,还在各人自己用功,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在华严宗的判教形式里,有一个很重要的起教因由,能够帮助我们更进一层地领略圆觉家园的全面风光,因此,以下即如是一一讲解。

佛以一大事因缘宣讲这部无上妙经的因由有十点:

第一点 显示因行有本故

这是说《圆觉经》显示了圆照清净的觉相,是因地中修证所依据的根本。为什么?因为我们现在是因地、是凡夫的发大心菩萨,通过学习,能够体会到我们本具的佛性与佛一样,于是在因心中显示了果觉的圆照之相,念念做工夫,把无明妄习化空,了断生死烦恼等一切相对业行,这样顿入如来境界的修行方法叫做因行,有本有源,没有妄修。

第二点 泯绝果相成圆故

泯是消亡,绝即超越。意即把果相的执着消掉,超越因地与果地的差别之见。因为本来没有菩提,也没有涅槃,二者都是假名,众生迷得太深,所以佛就方便讲有果上的菩提涅槃,给你产生理解与希望,作为向上精进的动力。但是真正圆解的人,没有这样的分别与希望,了悟菩提涅槃就是我们本有的清净觉性,没有始终,没有增减,这是究竟的果,是本性的直接显现。

第三点 决择悟理应修故

在经文中普贤菩萨问佛:「觉性本圆,一切如幻,幻空无体,什么人去修行呢?如果不修行,又有什么因缘可以证入觉地呢?」佛回答说:「因为起了如幻的智慧,来消除一切诸幻,幻尽智泯,觉心圆明。」但是现在修行的人,有只说空幻的,一定沉溺在无修上;有执着决定实有法门可修习的,必然系缚在有所得里。的确是因为悟与修的意旨,表面看来好像相反,实际上是相符合的。这个道理最难明白,所以需要决择分明其中的理趣。

第四点 穷尽甚深疑念故

在经文中,金刚藏菩萨发起疑难问意说:「众生本来成佛,今现有无明,那么十方如来成道后,也应该再出现烦恼?」佛答意说:「这样去分别,就是无明在起作用,所以解见圆觉也同于流转,好像云驶月运等。」因此修圆觉的人,不可仅在分别知解上,应逼尽妄心,在一念不生处,前后际断,当下便现本来面目。就像眼翳医治好了,空中的花也就消失了,此时众生即是佛。但是,像这样甚深的道理,一般人很少知道,就是知道了也少有相信的;就是相信了,也很难真正彻底的悟解;即使悟解了,也难以达到这般境地。现在这部经解决了这个问题,只要穷源达本,精进用功,一切因地行上的疑难都会自然消去。

第五点 除断轮回根本故

佛说这部经是为了除断轮回的根本,因此,弥勒菩萨提出如何断除的问题。佛告以:「发业成种,无明为根,润业受生,贪爱为本。」假如不认识贪爱的相状,无明贪爱的贼就会盗去本有的功德。假使不达无明本空,就不能永断轮回。因此,佛指出了「究了」与「断尽」的根本方法。

第六点 搜索菩提隐障故

菩提道上的障碍藏得很隐蔽,因此,需要搜索而化除。那么有那些是菩提的隐障呢?就是我、人、众生、寿者的四相,这里是智相的四相,所以名称与《金刚经》等相同,实际上行相相当深密,从粗到细,展转难除,所以净诸业障菩萨一章中,重重搜索,破尽障难。

第七点 少文能摄多门故

少文就是文字简短,是说《圆觉》一经只有二十八纸,但是在含义上却完全具有顿渐、空有、悟修、性相等许多大道妙门。学佛贵在精约,才能有心力去透脱一切,没有任何负担。所以返博归约是中华民族的一个特色。

第八点 一法巧被三根故

一法即是圆觉法,经中全依圆觉作为法的根本,但是又能善巧地契合上、中、下三根人的修行。如普眼观门被上根之士;三观诸轮被中根之人;道场加行被下根之流。

第九点 令修称性深禅故

经中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的三观,都是以清净圆觉为根本的,因此,佛所说法是为了使众生真正修习符合本性的甚深禅行。

第十点 劝事离相明师故

要想修习圆觉大法,应当亲近离相的明眼宗师,不看外表,不看事相。因为自心本来是佛,不妨勤修而实证。惑业原来无根,但是依然需要不断而断。此中微妙,贵在无轨道可作固定的原则,也没有修道的痕迹可以作依据,所以必须参学离相明师,以活泼的手段,方便引入。

下面我再来讲一讲这部经的宗趣问题。「宗」是指这部经最推崇的真理,也就是楷定家园的性质。「趣」是宗所归向的修行方法--回归的路途。所有的佛法、出现于世,都是以因缘逗会为宗的。但是这部经特别显示圆觉妙性的关系,所以是以:「心境空寂,觉性圆满,凡圣平等为宗。令修行者忘情等佛,观行速成为趣。又以前趣为宗,令惑业消灭,永绝轮回,起大神用,安乐自在为趣。」宗趣深奥而又分明,学者自可了然心目。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