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然法师:《楞严经》轻松学 卷二(之十三)
发布时间:2024-08-19 02:14:54作者:大悲咒全文网《楞严经》轻松学 卷二(之十三)
阿难,汝犹未明,一切浮尘诸幻化相,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幻妄称相,其性真为妙觉明体。
“阿难,你仍然没有明白,一切虚浮六尘所幻化出的种种假相,都是随着你的心念,当处幻化而生,随处幻化灭尽的。这些幻化的虚妄境界,虽然被称为‘相’,而实际上,其本性就是真实不虚的‘妙觉明体’。”
【一切浮尘诸幻化相】一切虚浮六尘所幻化出的种种假相。
概括地说,所谓的“一切浮尘诸幻化相”,可以指“五阴”;也可以指“六入”,即“浮尘六根”;还可以指“十二处”;或者是“十八界”;再或者是“七大(地水火风空根识)”,等等。后文,世尊会给咱详加开示。
【当处出生,随处灭尽】随着你的心念,当处幻化而生,随处幻化灭尽。
所谓的“当处”,就在咱大家的现前一念当中,不在别处。就现实生活来说,咱大家所见到的一切景象,都是由咱各自宿世的业习以及如今的妄念所显现的。大家的业习和妄念比较接近的缘故,所见到的景象,也是相似的。
只是相似,而不完全相同。一旦咱的心境变化了以后呢,面对着同样的景象,咱的“所见”,咱的感受,等等,就会大不相同了。这恰恰说明,一切所谓的“境界相”,其实,都是虚妄的,都在随着咱的心念而念念变迁。
不仅念念变迁,也在念念生灭。一切所谓的“外境”,其实,都在随着咱的微细心念而念念生灭,不曾有过一刹那的真实和停留。万法如此唯心,许多大乘经论都有过类似的开示。而万法之本性呢,无非是心,无非是“妙觉明体”呀。
【妙觉明体】就是“妙明真心”,就是前文所说的“本觉明心”,也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等等。
“妙觉明体”本来无相,却可以幻化为一切相,这是其本有的妙用。因此,“妙觉明体”本来具足一切功德,本来圆满,它就是法界之实相,从无变易,故名如来。乃至于,法界当中的一切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以及七大,等等,无非都是“妙觉明体”之幻化相。
在“十番显见”当中,经由世尊的逐层开导,阿难尊者和咱大家,都应该了解了,咱的“见性”,也代表“见闻觉知之性”,它既不是“因缘所生”的,也不是“自然而有”的;既不是“和合而生”的,也不是“非和合而有”的。它本来周全遍满于法界,本来就是咱的“妙明真心”,也就是诸佛的菩提之性。
然而,即便如此认识,也还是不够的,咱还需要明白,咱的“见闻觉知之性”,它所明了的六尘境界到底是什么。是什么呢?如世尊所开示,也是咱的“妙明真心”,也是诸佛的菩提之性。“其性真为妙觉明体”,世尊如是说。
《楞严经》学习到这里,听到这样的话,或许,咱大家都不会对此感到惊讶。不过,您要是仔细思量一下的话,那可不得了,原来,无论天堂与地狱,无论好人与坏人,也无论黄金与狗屎,林林总总,到处都是佛心呀。
——“妙觉明体”不就是佛心嘛。一切善恶,一切染污与净洁,都源于“妙觉明体”,终究平等平等,都是佛心。
那么,咱还有啥好挑剔的呢。从今以后,就让咱随缘处世,随分度日,随愿精进,好自珍惜这能够修行的人生吧。
所以,推而广之,一切的一切,当下就是如来之清净法身。因此,世尊继续开示:
如是乃至五阴、六入,从十二处,至十八界,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
“这样推而广之,乃至于色、受、想、行、识五阴,眼、耳、鼻、舌、身、意六入,从六根和六尘组成的十二处,直到六根、六尘、六识组成的十八界,无非都是随着因缘和合,而有了虚妄的出生;当那些因缘分离了以后,又给它一个虚妄的名字,说它消灭了。”
也就是说,一切众生随着业力因缘而生死,一切境界随着时节因缘而生灭,其实呢,都是虚妄的,毫无真实。那么,这种种虚妄的生死与生灭,都发生在哪里呢?其本质又是啥呢?请听世尊的终极开示:
殊不能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
“其实呢,你不知道啊,一切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以及七大等等,这些幻化相的生灭、去来,本来就是‘如来藏常住妙明’,本来就是如如不动而周遍圆满的‘妙真如性’。”
“在这个真常不变的‘妙真如性’当中,寻找所谓的去和来、迷和悟、生和死,等等,最终将了不可得。”
【生灭去来】就是指前文“一切浮尘诸幻化相”的生灭与去来。
【如来藏常住妙明】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的别称,只是立名的角度略有不同。
【不动周圆妙真如性】如如不动而周遍圆满的“妙真如性”,还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之别称。
无论“一切浮尘诸幻化相”如何地生灭与去来,它们当体就是不可思议的“妙真如性”,其中,所谓的生灭,所谓的去来,都是幻相而已,终究了不可得。
由于“五阴”可以涵盖一切幻化相,“六入”、“十二处”和“十八界”可以涵盖一切幻化相,“七大”也可以涵盖一切幻化相,所以,在后文当中,世尊将会从这三个方面来为咱大家论述开示,为啥说,它们本来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
先看五阴,世尊说道:
阿难,云何五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阿难,为什么说,色、受、想、行、识五阴,本来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呢?”
【五阴】梵语“塞犍陀”,翻译为“蕴”,是“积聚”的意思;也翻译为“阴”,是“覆盖”的意思。
这样的“积聚”之法,或者“覆盖”之法,简要来分,共有五种,叫做“五蕴”,或者“五阴”。这“五阴”是:色阴、受阴、想阴、行阴和识阴。
其中,“色阴”是指色法对于众生的覆盖;“受阴”是指感受(五根对于五尘的感受)对于众生的覆盖;“想阴”是指第六意识的思维分别,对于众生的覆盖;“行阴”是指第七识的相续生灭念,对于众生的覆盖;“识阴”是指第八识阿赖耶识的广大识性,以及其中的习气种子,对于众生的覆盖。
被这五阴所覆盖,就不会自在,就叫做众生;一旦超越了五阴之覆盖,色、受、想、行、识完全融入“如来藏妙真如性”,自然也就处处光明圆满了,就叫做佛陀。因此,咱大家修行的过程,就是逐渐超越“五阴”之覆盖的过程。那需要在开悟无生法忍以后,深入持久地禅修,最后破尽五阴,而成就大涅槃。
关于如何开悟无生法忍,《楞严经》第八卷当中,世尊将会为大家开示;关于其后的修行历程与种种禅修境界,乃至于魔境,等等,第八卷、第九卷和第十卷当中,世尊将会为大家详细开示。
下面,世尊就来为大家分别论述,为何色、受、想、行、识五阴,本来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
。哎,咱首先要明白其中的道理,然后呢,才有信心通过禅修,来破尽五阴之覆盖,让它们回归“如来藏妙真如性”。首先是“色阴”,世尊运用类比,同时也是举例子,说道:
阿难,譬如有人,以清净目观晴明空,唯一晴虚迥无所有。
“阿难,就好比有一个人,用他清净无瑕的目光,观看晴朗光明的虚空,只见到一片晴朗虚空,再也没有其它东西了。”
【清净目】清净无瑕的目光。比喻如来清净智慧眼,也比喻本觉智慧。
【晴明空】晴朗光明的虚空。比喻“如来藏妙真如性”。
【唯一晴虚迥(音:炯)无所有】只见到一片晴朗虚空,再也没有其它东西了。“迥”:差得远,不同。
比喻明空不二的法身,也比喻常寂光净土。其中,了无形相可得。
通过这样的比喻,世尊告诉咱大家,以本觉智慧来观察“如来藏妙真如性”,明了的就是明空不二之法身。此时,这三者是平等无差别的,并不是分开的。
此时,无明尚未产生,“色阴”等一切相呢,还了不可得。不过,“如来藏妙真如性”乃是“自性空”,换句话说,并没有一个“妙真如性”可以保持,可以守护,这叫做“真如不守自性”,或者说“真如不变随缘”。
因为“真如不守自性”的缘故,它就可以随缘起作用,可以“忽然念起”,这就有了“无明”。“无明”并不是啥稀奇东西,它不过就是那最初的“动念”而已。
有人问了:那最初的时候,为啥要“动念”呢?
答:呵呵,像您这样问,这样想,这“动念”啥时候会平息呢。您可以问问自己:为啥要起这个念头,为啥要提这个问题呢?它不就是“动念”吗?
有智慧的人,这一反观就明白了:根本不为什么,咱的心,本来就有这个功能啊。所谓“动念”,只是心本有的功能而已,不需要再问为什么。
如果说,水能起波浪,还需要风来促动的话,嘿嘿,咱的心,本来就能够“动念”,它甚至不需要外缘的促动,自己就会无缘无故地“动念”。
又有人问了:这样说来,那“佛陀”也会“动念”啦,也会生起“无明”了吧?
答:佛陀常觉不昧,它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之如如性体。不错,“真如不变随缘”,可以忽然起念,而有“无明”;但是,其如如性体则不会因为“无明”念起而有任何改变,所以说“真如随缘不变”。这个不变的才是“佛陀”,“无明”不属于它,“动念”也无法干扰它。
所以说:“诸佛常无念”,又咋会有啥“无明”呢。
咱大家也是如此,看似妄念纷飞,咱的真如性体却依旧是“诸佛常无念”,依旧是如如不变本来佛。“一切众生本来是佛”,绝不是世尊给咱糖块吃,哄咱高兴的,而是真如实际,本来如此。
只可惜,咱大家不曾认识到,不曾信得及,更不曾当处明了,当机立断。于是呢,咱就随着心之“动念”而漂泊流浪,陷入了幻化的生死轮回。
这一“动念”可不得了,本来的空明妙境当中,一下子就万象森然了。观看虚空的这个人也是一样,他无缘无故地瞪着虚空,一旦眼睛疲劳了,空花幻相也就无缘无故地发生了。
因此,世尊继续说道:
其人无故,不动目睛瞪以发劳,则于虚空别见狂华,复有一切狂乱非相。色阴当知亦复如是。
“如果这个人,无缘无故,目不转睛地瞪视着虚空,时间久了,眼睛就会疲劳,就会在虚空当中另外看见一些狂乱舞动的‘狂花’,还有各种各样狂乱舞动的幻相。”
“因为这些‘狂花’对于这个人来说,就属于‘色阴’,所以,应当知道,‘五阴’当中的‘色阴’,也和这些‘狂花’一样是虚妄的。”
【其人无故,不动目睛瞪以发劳】如果这个人,无缘无故,目不转睛地瞪视着虚空,时间久了,眼睛就会疲劳。
比喻“真如不守自性”,忽然念起而有“无明”。
【则于虚空别见狂华,复有一切狂乱非相】就会在虚空当中另外看见一些狂乱舞动的花朵,还有各种各样狂乱舞动的幻相。“非相”就是幻相。
比喻“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在本来清净光明的“如来藏妙真如性”当中,因为“无明不觉”而幻化出了万象森然。
在这里,世尊用“狂花”之幻觉,来类比大家所见到的“色阴”,告诉大家,“眼见”并非真实。俗话说的“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深入探究一下的话,并不见得成立。为啥呢?因为,“狂花”就是虚妄的,虽然它看得见。同时,因为“狂花”对于见到他的人来说,就是“色阴”,所以,以此类推,咱的一切“色阴”都是如此,看似真实,实则虚妄。
下面,世尊将会带领大家观察论证,看看这些“狂花”为啥是虚妄的。那么,也就阐释了“色阴”虚妄之缘由。
世尊继续说道:
阿难,是诸狂华,非从空来,非从目出。
“阿难,你要知道,这些狂乱舞动的‘狂花’,既不是从虚空当中生出来的,也不是从眼睛里面跑出来的,它们完全是虚妄的。”
哎,既“非从空来”,又“非从目出”,那就说明,“狂花”没有了来处;另外呢,“狂花”也不可能自己独立产生,也不可能是某种独立存在,因为它离不开人的眼睛,也离不开面前的虚空。所以,说明它根本就不曾产生过,完全是幻觉。
——这就是世尊的论证思路,“狂花”是这样,“色阴”也是这样,根本就不曾产生过,完全是幻觉。
首先来看,“狂花”为啥“非从空来”:
如是,阿难,若空来者,既从空来,还从空入。若有出入,即非虚空。空若非空,自不容其华相起灭。如阿难体不容阿难。
“是这样的,阿难,如果‘狂花’是从虚空当中‘生出来’的,既然从虚空生出来,在‘狂花’消灭的时候呢,它也必将‘灭回去’到虚空里面。”
“可是,如果有出有入的话,那就根本不是虚空了。虚空既然已经不再是虚空,就有了阻碍,自然也就无法容受‘狂花’之相从它里面‘生出来’和‘灭回去’了。”
“这就如同阿难的身体却不能容受阿难一样,没有任何道理。”
世尊所用是典型的“因明”论证方式:
宗(论点):“狂花”“非从空来”
因(论据):“若空来者,既从空来,还从空入。若有出入,即非虚空。空若非空,自不容其华相起灭”
喻(比喻):“如阿难体不容阿难”
既然论证到最后,虚空已经不能够容受“狂花”的“生出来”和“灭回去”了,也就与“从空来”相矛盾了,所以,得出结论:“狂花”“从空来”是不成立的。
这就好比呢,阿难的身体反而不能够容受阿难了,一样地荒谬。这个比喻,是为了佐证整个论证过程的合理性。
最终,反证出,宗(论点):“狂花”“非从空来”是成立的。
咱跟着世尊再来看,“狂花”为啥“非从目出”:
若目出者,既从目出,还从目入。
“如果‘狂花’是从眼睛里面生出来的,既然从眼睛生出来,在它消灭的时候,也必将从眼睛入回去。”
因为“狂花”是在不断生灭变化的,既然“生出来”的时候是来自于眼睛,在它消灭的时候呢,自然也应该“入回去”到眼睛里面才对。
即此华性从目出故,当合有见。若有见者,去既华空,旋合见眼。若无见者,出既翳空,旋当翳眼。又见华时目应无翳,云何睛空号清明眼?
“而且,这个‘狂花’的特性,由于是从眼睛‘生出来’的缘故,理应当和眼睛一样有见的能力。”
“如果它确实有见的能力,那么,当它‘生出来’的时候,去到虚空当中,成为了‘狂花’;到了消灭的时候呢,就应当往眼睛里“入回去”,此时,它应该能够见到眼睛才对。”
“如果非要说它既从眼睛‘生出来’,又没有见的能力,那么,它‘生出来’的时候,既然成为了虚空里的‘狂花’;当它‘入回去’的时候,就应当会成为眼睛里的‘狂花’才对。”
“这样的话,消灭了的‘狂花’回到眼睛里面,就会阻碍眼睛的视觉,让眼睛看不清了。可是,事实上,眼睛还是能够见到其它‘狂花’,这就说明眼睛里面应该没有‘狂花’阻碍视觉才对,这就自相矛盾了。难道是晴朗的虚空,成为了清净光明的眼睛,替眼睛看到了‘狂花’不成?”
事实上呢,“狂花”见不到眼睛,说明它没有见的能力。“狂花”消灭了以后,也不会“入回去”成为眼睛里的“狂花”,而阻碍眼睛的视觉。这就说明,说“狂花”从眼睛里面“生出来”,是不成立的。
总而言之,“狂花”既“非从空来”,又“非从目出”,那就说明,“狂花”没有了来处。另外,如前所说,“狂花”也不可能自己独立产生,也不可能是某种独立存在,因为,它离不开人的眼睛,也离不开面前的虚空。所以,说明它根本就不曾产生过,完全是幻觉。
同理可知,咱的“色阴”也是一样,以咱大家目前的“色尘”境界为例,它既不是从虚空当中生出来的,也不是从咱的眼睛里面跑出去的,仔细观察,它终究没有来处。同时,它也离不开虚空(否则,它呆在那里呢),也离不开咱的眼睛(否则,咋认识它的形相呢,咋确定它是色尘呢),这就说明它不是某种独立的存在。
总而言之,咱的“色阴”不曾产生,它完全是虚妄的,完全是幻觉。虽然是幻觉,它也显然不属于断灭,因此,它本来就是咱的“如来藏妙真如性”。
所以,世尊对于“五阴”当中的“色阴”小结道:
是故当知色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所以,应当知道,‘五阴’当中的‘色阴’,就像瞪视虚空的人,眼睛疲劳以后看到的‘狂花’一样,是虚妄而不真实的。它根本就不是‘因缘所生’,也不是‘自然而有’,它本来就是无处不在的‘如来藏妙真如性’。”
其次,论述“受阴”为何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世尊仍旧运用类比,也是举例说道:
阿难,譬如有人,手足宴安,百骸调适。忽如忘生,性无违顺。
“阿难,就好比有一个人,从头到脚都很安然,全身各个部位都调养得健康而舒适。忽然之间,就好像忘却了生命之存在一样,到达了一种无忧无喜的心性境界。”
【百骸(音:孩)】泛指全身骨骼,骨骸。引申为全身各个部位。
【性无违顺】一种无忧无喜的心性境界。“违”是违背,“顺”是顺从。当一个人很知足的时候,也很健康自然的时候,他的内心非常安详,没有任何冲突和对立,就叫做“性无违顺”。
这样的生活状态,在如今时代是很难得的,哪怕只是不长的时间。
——世间有些人,就把这个叫做修行,也叫做修身养性。但是,在佛法来说,这还不够,这只不过是修行的准备工作而已。真正的修行呢,在此基础上,需要觉悟心性,需要看破虚妄的“五阴”境界,需要无为而自利利他。
当然,比较安定的生活也是不可缺少的,“身安则道隆”是出家人常说的一句话。那就是说,作为一个修行人,首先要为自己创造或者选择一个相对简单而安宁的生活环境,把身体安顿好了,修行就可以开始了。如果不懒惰懈怠的话,则必定渐入佳境。
所以,出家人修行,不要到处乱跑,不要因为没有家,没啥牵挂,就任意四海云游。对于未曾明心见性的人来说,那只是在浪费大好光阴而已。而在家人修行,则必须要为自己选择一个适合的工作,要调整到相对轻松的状态,才有时间和精力闻思佛法,乃至于禅修,等等。
此时,这个“性无违顺”的人似乎没有啥明显的感受,他的“受阴”尚未生起。然后呢,时间久了,无聊之际,他忽然做出了如下举动:
其人无故,以二手掌于空相摩,于二手中,妄生涩、滑、冷、热诸相。受阴当知亦复如是。
“这个人无缘无故地,把自己的两个手掌,在空中互相摩擦。于是,在两个手掌当中,就会虚妄地产生了粗糙(涩)、顺滑(滑),寒冷(冷)、暖热(热),等等各种感受。”
“因为这些感受就属于‘受阴’,所以,应当知道,‘五阴’当中的‘受阴’,也和这些感受一样是虚妄的。”
【受阴】“受”对于众生的覆盖。
所谓的“受”,是“领纳”和“接纳”的意思。“领纳”啥东西呢?就“领纳”那些或者顺心,或者不顺心的各种境界。以六根“领纳”六尘来说,每一根在“领纳”了相对应的尘境以后,大约都会有三种感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合起来,共有十八种感受。一切众生都被这些感受所覆盖,而不得自在,所以叫做“受阴”。
下面,世尊就带领大家进行思维观察,来看看这些感受,乃至于一切“受阴”,为啥是虚妄的。
世尊继续说道:
阿难,是诸幻触,不从空来,不从掌出。
“阿难,你要知道,这些虚幻的触觉,既不是从虚空当中‘生出来’的,也不是从手掌里面‘跑出来’的。”
由于两个手掌相互摩擦,而虚妄产生的“受”,属于身根对于触尘的触觉,所以,世尊就直接称之为“幻触”。那么,如何才能够证明这些触觉是虚幻的呢?
论证方法和前文的“色阴”一样,需要证明“幻触”没有来处,既不从虚空来,也不从手掌来。同时呢,它显然也不可能离开虚空和手掌而独立存在,那就证明了它根本就不曾产生过,只是幻觉而已。
先看看“幻触”是否来自虚空,世尊说道:
如是,阿难,若空来者,既能触掌,何不触身?不应虚空选择来触!
“是这样的,阿难,如果这些‘幻触’是从虚空‘生出来’的,而虚空无处不在。那么,它既然能够‘生出来’去接触手掌,它为什么不能够‘生出来’去接触身体其它部位呢?总不会是虚空能够选择接触的对象吧!”
这个道理不难理解,‘幻触’之涩、滑、冷、热,不可能凭空从虚空当中“生出来”,它离不开手掌的摩擦。那么,它是不是从手掌里面“跑出来”的呢?
也不是,世尊如此论述:
若从掌出,应非待合。又掌出故,合则掌知,离则触入。臂、腕、骨、髓应亦觉知入时踪迹。
“如果这些‘幻触’是从手掌里面‘跑出来’的,说明手掌里面本来就有‘幻触’,那就应当不必非要等到两个手掌合在一起摩擦,才会有涩、滑、冷、热等触觉了。”
“而且,‘幻触’是从手掌里面‘跑出来’的缘故,既然当两个手掌合在一起的时候,会有‘幻触’感知;那么,当两个手掌分离的时候,那个‘幻触’就应当重新回到手掌里面才对。于是,手臂和手腕,以及其中的骨头和骨髓等,也应当会觉察到‘幻触’进入手掌时的踪迹。”
实际情形呢,手掌不合在一起就不会有“幻触”;手臂、手腕等等,也根本就觉察不到“幻触”进入手掌里面的踪迹。因此,说这些“幻触”是从手掌里面“跑出来”的,所谓“若从掌出”,无法成立。
不仅如此,假如手臂、手腕那里真有一个觉知心,知道“幻触”出来进去的话,将是荒谬的。世尊继续说道:
必有觉心知出知入,自有一物身中往来,何待合知要名为触?
“假如确实有一个知觉之心,能够知道‘幻触’的出入情况,那么,自然说明有一个独立的东西,在身体当中出入往来,它就是‘幻触’;既然如此,哪里还需要等到两个手掌合在一起,有了知觉的时候,才把它叫做‘幻触’呢?”
这就充分说明,并不存在一个能够在身体当中出入的“幻触”,它离不开两个手掌的相合与摩擦。
综上所述,这个‘幻触’既不是从虚空当中“生出来”的,也不是从手掌里面“跑出来”的,更不是可以自由出入身体的一个独立物体。所以,它完全是虚妄的,故名“幻触”。
既然“触受”是虚妄的,那么,推而广之,一切感受也都是虚妄的,所以,“受阴”是虚妄的。
因此,对于“五阴”当中的“受阴”,世尊小结道:
是故当知受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所以,应当知道,‘五阴’当中的‘受阴’,就和两个手掌摩擦出来的涩、滑、冷、热等各种‘幻触’一样,是虚妄而不真实的。它根本就不是‘因缘所生’,也不是‘自然而有’,它本来就是无处不在的‘如来藏妙真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