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师:你了解出家吗,出家的真实意义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4-05-16 02:13:58作者:大悲咒全文网
所谓的“家”,大智慧者认为是束缚身心的牢狱,而愚人则执为快乐享乐的处所。“家”是什么?家是烦恼,家是执着,家是无明,家是欲望,家是苦迫,家是贪嗔痴。
什么是出家?出家是出三界之家,出贪嗔痴之家,出烦恼之家,出家是为了熄灭贪嗔痴,出家是为了灭苦,灭轮回的大苦。出家是以修行为主要工作,以熄灭贪嗔痴为主要事务,以戒定慧来庄严其身。出家能够放下世间的尘劳,能够专心的熏修佛法。所以出家是很神圣伟大的事情。
《涅槃经》云:“居家迫迮犹如牢狱,一切烦恼由之而生。出家宽旷犹如虚空,一切善法因之增长。”出家最浅显明白的意义,就是舍离俗家趣于非家,剃除须发被服袈裟,以正信心受持净戒。但这不过是出世俗家,由此而引申胜义,是出烦恼家、出五蕴家、出三界家,才是真正出家。
这说明出家的真正意义就是了脱生死、成就佛道,本师释迦牟尼佛乃至三世诸佛也都因出家而成就佛道。
《华严经》云:“若有不识出家法。乐着生死不求脱,是故菩萨舍国财,为之出家求寂静
。”所以出家非是消极,无所事事,而是肩负着脱离轮回、自度度他的神圣使命。出家是离开家庭束缚。当年释迦牟尼佛示现为太子时,看到人生的老病死苦,毅然舍去王位,出家修道,最终证得无上菩提。出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不是简单的“看破红尘”,它是伟大的行为,因此古德云:出家乃大丈夫事,非王侯将相所能为。出家是出三界火宅之家,是出生死轮回之家,要具备大福报和大悲智,是发扬人性至高至善的第一步,用慈悲喜舍的步伐,登上菩提山的高峰。
出家是出虚妄“枷”入真实之“家”,是脱离苦海的开始,跳出名利私欲的“枷锁”,追寻人生的真谛。出家是对人生的超越,让自己再向前迈进一步,解决人生的老、病、死苦,消除人生的迷惑,提升人生的境界,是对人生的积极面对。出家更重要的是出生死烦恼家、出邪知邪见家、出自私自利家,以此完善人格、觉悟人生,统理大众、利益有情,这才是出家的真实意义所在。有一幅对联云:“出离烦恼家,证入菩提门”,难怪当年顺治皇帝在《出家偈》中写到:“天下丛林饭似山,钵到盂处任君餐,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肩难!
出家是“出三界家”,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又是“出世俗家”,就是世间俗人的家,没有世俗的观念。又是“出烦恼家”,我们每一个人在世间,都住在这烦恼里,所以要出这烦恼家。又是“出无明家”,无明,就是无所明了,什么事情也不明白,所行所做颠颠倒倒,所以要出这无明家。所以永远出离“三界的家”、“烦恼的家”、“无明的家”、“世俗的家”。
出家是世出世间的大孝,是一种至高无上的举动,非世人想象的那样——出家人无情无意,甚至误解为出家就是与六亲眷属断绝关系,是不孝父母的表现,其实这是一种错误思想。“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用觉悟的心去生活,如果和生活脱钩脱节,那就是佛呆子。佛陀所说的断是叫你断掉“执著”,不要执著情感的妄念,而不是叫你断掉父母恩、断掉一切,而是把私情升华到大慈大悲,如果断掉一切,那就是断灭法,法都没了还出什么家学什么佛,修行也就没有用,像枯木一样毫无意义。
佛陀教我们要恭敬一切众生、感恩一切众生,以自己的解脱而报答父母恩。佛陀成道之后,还回去孝养父亲、姨母。父王生病而开示佛法,父王死后又亲身为他扶棺,佛陀这种做法能说不孝吗?再看虚云老和尚,为了报答父母的恩德,从浙江普陀山三步一拜朝礼五台山,风雨无阻历时三年,把所有的功德都回向给已经亡故的父母,能说出家人不孝吗?只有不懂佛法的人,才误解佛教不重视孝道。假使不孝父母,“人”都做不好,怎能修佛道?
佛陀要出家人慈悲为怀,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利己利彼普度众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塗苦,就连小小的昆虫蚂蚁都关爱,又如何不孝养自己的父母?出家人行孝的方式,主要是以修行来报答养育之恩,若父母生活困难,戒律也允许出家人供养父母,甚至接到寺庙或附近居住。我们多劫的轮回,也就有了无数的父母,在有生之年出家,精进修习善法,度化有缘的众生(包括父母),通过生活形态的转变,为修行带来突破与助缘,达到身心的解脱,然后才能救度今生以及多劫的父母,故说“一子出家,九族升天。”所以说,出家是对父母的最敬,最敬父母无非于出家。小孝孝于家庭,大孝孝于天下。
出家不是为了贪图的享受,以为吃着十方供养、自由随便,看看经书、打打坐就是修行。出家是先使自己超脱三界,再用证悟的智慧去服务众生,让众生真实受益,从迷信走向觉悟。众生也包括自己的父母,用佛法来照顾,用修行来照顾,把“布施、持戒、忍辱、精进、般若、禅定”的功德都回向给父母、众生,“一人学佛,全家受益。”这才是真正的大孝!因此,出家是为了利益众生、成就佛道,只有如此才是真正的出家人,不逃避现实,不躲避灾难,更不是离家出走,出家是有情并非无情,道似无情胜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