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全文网

大美川南行之三:走进乐山大佛——乐山,乐水,更乐佛……

发布时间:2024-09-07 02:14:08作者:大悲咒全文网
大美川南行之三:走进乐山大佛——乐山,乐水,更乐佛……

写在前面的话——

写在前面的话——乐山,自古便有“蜀之胜境”的美誉。令乐山闻名遐迩的,还是那尊建自唐代的著名“乐山大佛”。千百年来,岷江、青衣江、大渡河这三条江河,齐齐奔来,汇集大佛脚下

。江河之神朝拜大佛之山,何其壮观!千百年来,乐山大佛依山俯江,普渡苍生,给当地百姓带去无尽快乐,至今仍享其福。

游玩了“旅游小火车”之后,我们驱车赶往乐山。10多年来,我先后借着到四川开会和出差,前后5次参拜过乐山大佛,早就没了新鲜感。但面对当地朋友的热情邀请,我仍决定第6次参拜大佛。

我有证件,可以为当地朋友省下一份门票钱。

上山的门票可不便宜——90元一张呢。

乐山大佛地处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这三条江水汇流之处,与乐山城隔江相望。大佛雕凿在岩壁上,依岷江南岸凌云山栖霞峰临江峭壁凿造而成,又名凌云大佛,为弥勒佛坐像。

是唐代摩岩造像中的艺术精品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

凌云寺距今1400余年,早于乐山大佛的建造,是中国最古老的寺院之一。凌云寺名取意高入云霄,山河升腾,意气昂扬,佛法宏远,佛圣之地。

位于乐山岷江东岸,是世界著名的弥勒道场。

凌云寺山门外咫尺之间,即是天下闻名的乐山大佛。

弥勒殿前的楹联很是有名气——

“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

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何所不容。”

这副楹联不仅写出了弥勒佛的形象,也告诉人们应该用平常心去对待人生。

然而,令人叹息的是,乐山大佛也终没能抵挡得住滚滚红尘的侵袭——寺院里的和尚欺人骗钱之事时有发生,败坏了佛门清净。

2010年2月,我第3次登大佛。进入寺院时,被导游连骗带劝地带去点燃一盏小油灯。当时心想:全当为儿子生日祝个福吧,便点了一个188元的小油灯。然而,当我刚将这小油灯点燃,便走来个中年和尚,张口要我支付1300元。

惊讶地说,买的是188元的灯。但那“秃驴”却将头摇的跟拔啷鼓一样,连声说我拿错了须1300元的油灯。结果,双方大吵一架,我坚持支付188元。再看后来被骗来点灯的游客,甚至被寺院和尚要求刷卡19999元。

卧草,佛祖之地居然也有刷卡机啦!

极度鄙视!

史载:开凿乐山大佛的发起人是海通和尚。海通是贵州人,离乡别家,来到乐山凌云山当和尚。凌云山乃三江汇聚之处,每当汛期,山洪暴发,洪水便似脱缰的野马,毁坏农田,倾覆小舟。

为制服江水,海通和尚立志开凿一尊大佛来镇住水妖。首先便是资金问题。海通和尚为了筹集资金,四处化斋,积少成多,经过数年努力,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

然而,大佛开凿之日,地方官吏却趁机刁难,声称要收取保护费,否则不许开工。海通和尚斩钉截铁地说:“你们可以拿走我的眼珠,但不能拿走佛财!”

地方官吏说:“你要真剜下眼珠,就不再要你的佛财!”闻听,海通和尚拿出尖刀,自剜其目,用盘接住,捧到官吏面前。吓得地方官吏赶紧逃离现场。海通和尚忍住剧痛,一挥手,大佛立刻开凿……海通和尚死后,其徒弟继续修造,倾4代累计90年时间,终于使大佛耸立在岷江、大渡河、青衣江的三江汇流之处。

那次在寺院里为点灯费,跟和尚大吵一架后,走出寺庙。却见到山崖上刻着“回头是岸”的四个大红字。这是一句佛家语,指有罪的人只要回心转意,痛改前非,就能登上“彼岸”,获得超度。

记得当时,我指着这四个大字,忿恨地说:“该罚这座寺院里的所有和尚,天天站在这崖下面壁悔罪!”

在中国,每一个著名的景点后面都是数不清的游人。瞧瞧这个温馨提示牌吧——

这一幕情景,立马会让每一个置身其间者,感到压抑、感到崩溃、感到喘不过气来......

乐山大佛,是雕凿在岷江南岸凌云山临江峭壁上的一尊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倚山凌江而坐。

在佛界,弥勒佛是所谓“三世佛”中的未来佛——燃灯佛是过去佛;释迦佛是现世佛;由于弥勒佛要等到释迦佛涅槃(死掉)后才降临人世,故又称预备佛。因此,弥勒佛还未正式成佛,故称弥勒菩萨。佛经说:弥勒出世就会“天下太平”。当年海通和尚修造乐山弥勒大佛,不仅希望它是一尊平息水患的镇江之佛,也希望这尊未来佛能带来幸福。

上世纪80年代,刘晓庆主演的一部功夫片《神秘的大佛》,极大提高了乐山的知名度。当时,很多外省人和外国人是通过这部电影才知道了美丽的乐山和神秘的世界第一大石刻弥勒佛坐像。

从而,吸引了千万游客。

瞧:这位伸手抚摸大佛耳朵的美女,笑得多开心。

还有这位双手合十,诚心向佛的老者......

乐山大佛右侧的石壁上,有一条险峻的栈道自上而下盘旋至大佛脚,这便是著名的“九曲栈道”,是与修建佛像同时开凿的。

九曲栈道最宽处1.45米,最窄处0.6米,共217级石阶。沿崖迁回而下,可到大佛脚底。

值得一提的是,栈道第一转折处的“经变图”,雕刻精细,形象生动,线条优美。

刻有楼台亭塔,是研究唐代建筑和石刻艺术的宝贵资料。

乐山大佛通高71米,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民间流传:“凌云山上万尊佛,当不了大佛一只脚”。以前三江常发大水,当洪水漫街时,乐山古城的老百姓都要眺望大佛,只要发现大佛还没有洗脚,人们悬着的心就放下了——“大佛洗脚,全城遭殃”。

自大佛凿成以来,真还没有一场大水敢给大佛洗脚。

站在山道上,瞧着大佛脚下江面上漂浮着的游船,我动心了——前五次观上山大佛,都是走的这条再熟悉不过的下山道。这一回,我要坐船从江面上观看大佛。

我将心思告诉当地朋友,同伴欣然同意。

瞧——远处就是乐山城区。

乐山大佛与乐山城隔江相望,大佛双手抚膝正襟危坐的姿势,造型庄严,设计巧妙。

被誉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千百年来,乐山大佛微眯双目,含笑附视着芸芸众人,从来不曾改变过它的模样。然而,当地却有一个传说——历史上,乐山大佛曾经发生过三度闭眼流泪事件。分别是1962年、1963年和1976年。

——1962年,全国遇到连续3年的自然灾害,饿死的人数于万计,岷山上漂浮众多尸体,大佛不忍看这人间的悲剧,痛苦的闭上眼睛并默默的流泪。——1963年,灾情不见好转,饿死的人继续增加,大佛无力拯救苍生,再一次的闭眼默默流泪。

———1976年,唐山大地震死伤数十万,大佛不忍目睹人间惨剧,痛苦地闭上了眼睛。据说,当年的照片还在乐山陈列馆保存着。其实,这只不过是当地人的一份善良祝愿罢了。

乐山大佛还有不少构造拾趣。平常游人观赏这尊唐代佛像,往往只看到依山凿就的外表,看到大佛双手抚膝正襟危坐的姿势,而对大佛部位结构则看不真切。

——大佛发鬈用石块嵌就。大佛顶上共有螺髻1021个,这是1962年维修时,以粉笔编号数清的。远看发髻与头部浑然一体,实则以石块逐个嵌就。——大佛两耳以木为之。大佛有一双长达7米的佛耳,长期以来,关于这一双佛耳是否原岩凿就,争议不断。1962年修理时,发现大佛右耳垂根部内侧,有一个深约25厘米的窟窿,从中掏出许多腐朽的木泥。由此可知,佛耳不是原岩凿就,而是用木柱作结构,再抹以锤灰装饰而成。同时,大佛隆起的鼻梁,也是以木衬之,外饰锤灰而成。——大佛排水系统布全身。大佛的两耳和头颅后面,各有一套设计巧妙,隐而不见的排水系统,使佛像不至为雨水侵蚀。清代诗人王士祯有咏乐山大佛诗“泉从古佛髻中流”,说的就是这个排水系统的妙处。——大佛胸部有残碑。1962年维修时发现:大佛胸部有一封闭的藏脏洞。开洞查看,里面装的是废铁、破旧铅皮、砖头等,而封门石竟是宋代重建天宁阁的纪事残碑。这说明:唐代大佛竣工后,确曾建有木阁覆盖保护,以免日晒雨淋,称为“天宁阁”。后毁于战火。

游乐山大佛有两种方式。第一种:爬山。从大佛的左脚上去然后从右肩下来,这样有一种身临其境的美感。爬到山顶后,就是凌云寺了。从寺庙里出来,下山就要从大佛的右肩膀处的一条九曲古栈道,慢慢往下走。走在上面时看不出佛像究竟有多大,等下了山站在佛脚处,才能真切的感受的到——大佛的一个脚趾甲上都可以站好几个人,足见大佛的壮观。

只有当你站在佛脚处,才能体会到当年孙悟空为何翻不出如来佛祖的手掌心。

第二种看大佛的方式,就是坐船从江面上观看了。

登山瞧完大佛后,我们又驱车进入城区——要坐船在江面上观看大佛。坐船观大佛,要到乐山八仙洞宾馆对面的二号码头买票。当地朋友说:那里的游船大、船上有是观赏大佛的地方,还有讲解员介绍大佛历史;观赏隐形睡佛,并可以在船上拍照。

我们先是来到江滩上,当地朋友说,从这里可以观看到“睡佛”的全貌。发现一个现象——这里基本都是当地人在玩耍。

当地人在江滩上支起一顶顶帐篷,烧上茶水,便为一个个玩牌之所。

然而,瞧着他们玩的东东,真心是瞧不懂哟。

走了半天山道,又累又乏。叫过茶娘,泡一杯清茶,解渴又休息——好!

还是四川人会享受呵。

前几年,一个外地游客偶然发现乐山大佛背后的山,竟然活脱脱就像一座睡佛。这“巨型睡佛”,于乐山城南的三江汇流处,佛头、佛身、佛足由乌尤山、凌云山和东岩连襟而成,举世闻名的乐山大佛正好端坐在“巨型睡佛”腋部的深坳处。

似乎正好应验了唐代雕佛者寓意的“心即是佛”和古代民间“圣人出于腋下”之说,形成了“佛中有佛”的奇观。

“巨型睡佛”的形成,究竟是天造地设,还是古人匠心?一时间,众说纷纭。为“巨型睡佛”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但我个人认为这只不过是巧合罢了,也正好顺应了当地旅游宣传的需要。须知:佛经上说:有当佛涅槃(死掉)之后才可能会侧卧或仰卧。

游人坐船游览观大佛,时间大约在40分钟左右。但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是坐船在湍急的江水间行驶,真正供游人拍照大佛的时间,不过只有短短的5分钟左右。

一条条大型游船向乐山大佛驰去......

乐山大佛依山临江而建,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山外观佛,山川形势,一目了然

乐山大佛临江而生,为镇水而凿,山佛同体,佛与山齐,临江而立。

从远处眺望:只见大佛淡定静穆,慧眼半开,端座,踏脚,正面挡住了西来直扑的大渡河。

洪水撼佛不动,撞岩后只得掉头转南汇入岷江,平缓下流。

站在游船上,大佛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

一时间,突然感觉心灵距大佛很近、很近......

船很快驰过佛像,然后回行再停于佛像正前方五分钟...

仰望佛像,善哉·善载......

第一次站在这个角度,正面眺望大佛。

我静静地看着大佛,思绪仿佛回到了千年之前——为什么要在江边修建这样大的佛?是谁想出来的主意?是谁设计的方案......

大佛以其面不改色、心不跳的态度,千百年来面对汹涌怒吼而来的江水,那该是一种怎样的胸怀......

游船上,游客们兴高采烈地拍照——

瞧:这位独身一人的美女,用手机自拍的也很投入——

晚餐是在码头附近吃的,热情的当地朋友请我吃江鲜。他们说:环绕乐山的三条大江水源,统统来自西岭雪山的雪水,在三江里生活的鱼儿属于冷水鱼,生长期缓慢、且肉质细腻,江水烹饪之后,味道独特......

晚上9点左右,我将那川酒喝到微醺之际,起身拿起相机走到江滩上,将相机镜头对准远方——就在那一片灯火通明之中,乐山大佛通体透着耀眼的光芒。

我闭住呼吸,轻轻按下了相机快门......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