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运法师:不读《华严》不知佛富贵 二十七
发布时间:2024-12-16 02:13:24作者:大悲咒全文网
不读《华严》.不知佛富贵(二十七) ──宽运法师西方寺「华严吉祥法会」午斋过堂开示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
今天《华严经》把我们带到不可说、不可说的境界里去了,经中的义理,让我们可以领会到诸佛菩萨的不可思议、宇宙的不可思议。我们常常说「三千大千世界」,其实世界之大又岂只是三千大千呢?这只是一个比喻,用来形容它的大,是无穷无尽的,而诸佛菩萨的世界,并不是我们以凡夫的心可以思惟到的。好像我们娑婆世界一劫的时间,只是极乐世界的一昼夜。而西方极乐世界的一劫,就是迦裟幢世界金刚坚佛的一昼夜。试想,如果这么一看,西方极乐世界十劫的时间,相对于迦裟幢世界来说,就只是十天的光景。所以说,这个时间的长短都是相对的;根据我们众生业力的不同,所感受到的就不一样。
当然从本质上来说,一切众生与诸佛的体性是无二无别的,之所以有差别,其中就是迷、悟境界的不同,这是华严世界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开宽的宇宙观、法界观,为什么呢?因佛能悉知一切世界,它的数量是无量的、是无边的,也是不可数的、不可称的,不可量的、不可说的,这样的一种无法形容的境界。所以我们凡夫世界,实在没有办法了解佛的世界;佛的世界和我们就是不一样,所以佛为我们众生说法的目的,就是要让我们对自心、自性有真实的了解与体悟,然而,「法」的本身原是无可说的,只是「强名为说」而已。
我们昨天说了,在〈十定品〉之中,菩萨行者修行得到十种圆满之后,并不是住在定中,从始不问世事,相反地而是要更加深入世间,作十种佛事,饶益无量有情;这十种佛事,第一种是「所谓以音声做佛事,为成熟众生故」,菩萨用音声做佛事,就好像我们唱「华严字母」一样,目的是为什么呢?就是让我们众生能够起信、能够成熟、能够得到智慧。
第二种是「以色形作佛事,为调伏众生故」,我们看到佛像种种的光,有无量光,有无量寿;又或者我们看见佛身金色,乃至是阿弥陀佛的相好庄严无等伦,这个颜色、形象,它的目的其实也是为了摄受众生、调伏众生。
第三种是「以忆念作佛事,为清净众生故」,「忆念」也就是忆念诸佛菩萨的功德,比如说,净土宗的四种念佛:持名念佛、观想念佛、观像念佛、实相念佛,目的也就是让我们的心回复清净。
第四种是「以震动世界作佛事,为令众生离恶趣故」,我们都知道,佛有六种震动,地震也是震动的一种,其目的就是令我们明白一切都是无常法的,因而远离恶趣。
第五种是「以方便觉悟作佛事,为令众生不失念故」,「以梦中现相作佛事,为令众生恒正念故」;佛方便说法,乃至以梦中现相作佛事,目就是令众生不失正念、生恒正念;我们经常很容易失去正念,所以佛以方便觉悟说法;法本来是不可说、不可说的,但为什么还要说呢?这就是前面提到的「强名为说」。所谓「菩萨随所化众生而取佛土,随所调伏众生而取佛土;随诸众生应以何国入佛智慧而取佛土;随诸众生应以何国起菩萨根而取佛土」,这就方便觉悟作佛事。我们诵《华严经》要明白这个意思。
第六种是「以放大光明作佛事,为普摄取诸众生故」,众生都是喜欢光,不喜欢暗的;光明可以启迪众生的智慧,所以放大光明也是为了摄取众生,让众生心生欢喜。
第七种是「以修菩萨行作佛事,为令众生住胜愿故」,我们以修种种菩萨行来做佛事,目的也就是令众生住在这种胜愿之中;「愿」可分为胜愿、不胜愿,也就是好的愿、不好的愿;这里所说的,是殊胜的愿;什么是殊胜愿?即成佛的愿,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就大悲心的愿,也就是慈悲喜舍的愿;菩萨之所以修菩萨行作佛事,目的就是让我们发心、发愿来学菩萨行,实践六度万行;学普贤菩萨、学文殊菩萨、学地藏菩萨、学观音菩萨,所以慈悲、智慧、愿力种种实践,都显示在这菩萨道之中。
第八种是「以成正等觉作佛事,为令众生知幻法故」,我们都知道,一切有为法其实都是「幻化、幻化」的,而当行者真正到达佛境界的时候,就无所谓涅槃,也无所谓不涅槃;一切皆舍,连法亦都要舍;正如《金刚经》里破三种的执着:「我执、法执、空执」统统都要舍,所谓「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其目的就是让我们所有众生,看清楚一切都是幻化的;经中清楚告诉我们:「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第九种是「以转妙*轮作佛事,为众说法不失时故」;在古印度的时候,古转轮圣王出现之说,非常盛行;「古转轮圣王」是梵文,意译作转轮王、转轮圣帝、轮王、飞行转轮帝、飞行皇帝。意即旋转轮宝(相当于战车)之王。王拥有七宝(轮、象、马、珠、女、居士、主兵臣),具足四德(长寿、无疾病、容貌出色、宝藏丰富),统一须弥四洲,以正法御世,其国土丰饶,人民和乐。诸经论将佛陀与之比拟之处甚多。这里是说,菩萨像转轮圣王一样,不失时地为众生应机说法,令他们都能学习大乘,修福、修慧。
第十种是「以现住寿命作佛事,为调伏一切众生」;「以示般涅槃作佛事,知诸众生起疲厌故」。佛菩萨住世,目的就在于教化一切众生、调伏一切众生;如果说没有常、净、我、乐的话,菩萨道就太辛苦了,所以佛唯有示现涅槃。因此,菩萨道的精神就是摄受众生、调伏,令他们一步步的增加「信、愿、行」;这就是华严菩萨的境界。
我们接下去会继续讲〈入法界品〉,其中,善财童子会给我们来示现、演绎这五十二阶位是如何的次第修行;理论与实际结合而最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亦归净土;因为我们众生要修行成佛,实在是太难了,所以慈悲的佛陀为我们开出净土法门,让我们透过一心称名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去继续修行、继续学佛,然后将来再回入娑婆,广度无量众生;这个极乐世界对于佛来说,其实就只是一个「化城」;什么是「化城」呢?就好像我们原本打算远赴北京,可是由于路途遥远,走到一半路的江西,我们就不想走了,于是佛就在路上为我们示现一个舒适的旅馆,也就是「化城」,让我们在其中歇息,补充食粮、水份,待体力恢复,然后继续往前迈进;当我们休息好以后,准备动身出发的时候,这个化城就不见了;这就是佛的慈悲与善巧。所以,唯有真正到达佛的境界,才是彻底究竟,还没有到达之时,一切都只不过是「化城」,都不是真实的。就好像我们这个法堂,现在看起来是真实的,但到佛的境界的时候,它就不是真实了,因为一切都是成、住、坏、空,一切都是无常的;连我们所居住的这个世界也一样是无常,唯有到佛的涅槃境界时,才是
常、乐、我、净,一切法湛然不动,这就是「如去如来」的境界,这就是诸佛菩萨的境界。但在到达之前,一切都只是化城。所以我们大家学佛的人啊,一定要懂得。好了,我们结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