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全文网

净土法门法师:这是修净土最高的指导原则

发布时间:2024-06-18 02:14:39作者:大悲咒全文网
净土法门法师:这是修净土最高的指导原则

我们过去在美国给学佛同学说了五个戒,希望我们大假努力都能把它兑现;这五个科目,第一个是“净业三福”,是我们修净土最高的指导原则。佛在这“三福”最后的结论说,这三条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三世:过去、现在、未来。修净土往生一定要受持。为什么?这是往生的正因。

这三条重要!

第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第二条,“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第三条,“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他全做到了。他有没有学过?没学过!为什么能做到?开悟了,跟六祖惠能大师一样,这在净土宗叫“理一心不乱”、“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往生极乐世界实报庄严土上品上生,不是普通人。实报土上品上生,一般大乘讲八地以上,一生证得了,太不可思议了。

我们五个科目,第一个是修行教诲的依据。“三福”底下“六和”,“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就是“六和”。跟什么人和睦相处

?跟一切众生没有对立了,就能和;有对立就不能和。“和为贵”,六和他做到了,“三学”,“戒定慧”,他做到了。他的戒就是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因戒得定,他得到念佛三昧。一定是循序证得的,从功夫成片到事一心不乱,到理一心不乱。我们有理由相信他,到理一心不乱的时候,应该在他三四十岁。因为他的心纯净没有妄想、没有杂念、没有欲望,证得理一心不乱,跟阿弥陀佛就通了,你想见佛就现相。所以我想他一生绝对不止四次,常常接受佛陀的教诲。佛陀对他是最大的一个安慰,他知道,他随时可以往生。留在这个世间,帮助我们对净土宗,特别是对会集本、对念老的注解、对我们的修行,给我们做证明:我们没有走错路,我们的学习是如法的,如理如法。为我们做证,表法任务圆满了,他走了。

最怕的,就是念佛念了几十年,听别人这些批评,听别人这些言论,自己信心丧失了、动摇了,改变主意,学别的法门,错了!

【解】或于临终不欣极乐而恋世间,未能念佛,是则不名一向专念也

临终极乐世界没有看到佛,没有见到极乐世界产生怀疑,对这个世间还有留恋。这个人不能往生。这不叫“一向专念”。“一向专念”,是永远不改变的,这才叫“一向”,我们能保持一向,那就是对两个世界搞得清楚、搞得明白,一丝毫的怀疑都没有了,这个世界我知道,极乐世界我也知道。

我们现在想帮助这个世界众生,我们的智慧福德不够,障缘很多,那怎么办?先到极乐世界。到极乐世界很快就成佛,就证得无上菩提,证得无上菩提我再来,轻而易举。生到极乐世界,不但对我们这个世界想来想去,自由自在没有限制,到十方一切诸佛刹土也是自由自在、畅通无阻,你是菩萨身份。尤其是极乐世界的菩萨,是阿弥陀佛的弟子,没有一尊佛不尊重阿弥陀佛,我们沾光了。阿弥陀佛的弟子无论到哪个佛国度,都受到欢迎,都受到特别礼遇。沾阿弥陀佛的光,这不能不知道。所以这个机会千万不能错过;错过了,太可惜了。下

【科】或疑念佛何以有如是功德?因能念所念,皆是实相故。

这个问题很普遍。古人有,今人也有,这一句阿弥陀佛名号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功德!这是我讲这一部经、讲黄念老的注解第四遍,在这个之前我讲这部《无量寿经》讲过十遍;过去还有许多大经大论,《华严》、《法华》、《楞严》、《圆觉》、《般若》,累积这么多的知识,才把这些疑惑化解了,才完全相信有这回事情,彻底放下了。彻底放下什么时候走都可以,感应道交。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