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全文网

正信的佛教(7)

发布时间:2022-05-24 11:16:21作者:大悲咒全文网

§佛教徒相信祈祷的功能吗?

是的,佛教深信祈祷的功能。事实上,从灵验的程度及灵验的比例上考察,佛 教远比其他神教的祈祷功能,更显著、更有力、更可靠。

祈祷的原理,是以祈祷者的心力──由强烈的信念所产生的一种超自然的精神 统一的定力,去感应被祈祷者(如诸佛菩萨)的大悲愿力,自己的定力与佛菩萨的 愿力相应相接,便会产生一种不可思议的神力,那就是祈祷所得的经验或灵验。在 大乘佛教的中国地区,祈祷观音菩萨的灵验,最为卓著。再说,一个虔敬的三宝弟 子,本来就有善神的护持,只要信念坚强,若遇到特发的变故,虽不临时祈祷,也 会逢凶化吉。因为祈祷的功能,是由坚强的信念中产生,所以,凡是信念坚强的人 ,也就等于时刻都在祈祷的功能之中。

不过,佛教虽然深信祈祷的功能,但也并不强调祈祷的万能。比如佛教徒生了 病,祈祷是要紧的,如果病人有自信的把握,能够凭他虔诚的祈祷,便可感应痊愈 。所以,说法闻法也能医病(增一阿含卷六及杂阿含卷五等);如果病人没有自信 和把握,也缺乏祈祷的经验(是指效验),那就应该延医诊治了,所以,虽在释迦 世尊的当时,比丘们患了病,通常也多用医药治疗。(注四)

因此,一般相信:佛法,主要是医众生生死的心病;医药,能治血肉之躯的身 病。有了病痛,祈祷是应该的,诊疗也是必须的──这是正信佛教徒的见解。

注 四:「佛如医王,能治一切诸烦恼病,能救一切生死大苦。」(华严经入法界 品三十九之十六)

§佛教是主张焚烧纸库锡箔的吗?

不,佛教中没有这一项迷信的规定。

中国人用纸钱焚烧的习俗,是自汉朝以后开始,比如唐朝的太常博士王屿说:「汉以来,丧葬瘗钱,后世以纸寓钱为鬼事。」这是说从汉朝开始,人死之后,丧葬之时,要用钱币与死人同葬。因为中国自古以来,都以为人死之后便是鬼,所以 说文解字也说「人所归为鬼」,人死既为鬼,拟想鬼的世界也同人间一样,只是阴 阳两界不同而已,故以为鬼也需要生活,也需要用钱,所以就用钱币殉葬。后来有 人觉得用真的钱币太可惜了,便用纸来剪成钱的形状,以火烧了给鬼用。到近代, 由于纸币的流通,「冥国银行」的冥币,也大量发行了!(注五)

这种低级的迷信,几乎是各原始民族宗教的共同信仰,以物器、钱财、珠宝、 布帛,乃至还有用人及畜生来殉葬的。

至于用火焚烧,可能与拜火教有关,相信火神能将所烧的东西传达给鬼神。印 度教梨俱吠陀中的阿耆尼(火神),就有如此的功能。

中国民间,用纸钱、用锡箔,当做钱币、当做金银,又有用纸糊篾扎的家俱杂物房屋乃至现代的汽车飞机轮船等等,以为焚烧之后,就被鬼去受用了。

事实上,佛教不以为人死之后即是鬼,做鬼仅有六分之一的可能。佛教更不相 信经过焚烧之后的纸库锡箔能够供鬼受用。佛教只相信死人的亲属可以用布施、供佛、斋僧的功德,回向亡灵、超度亡灵。其他的一切,都是毫无用途的迷信。佛教 不唯不主张以物品殉葬,佛教更主张人死之后,不可用贵重的棺木、不可穿高价的 衣服、不可动用过多的人力与物力;应该换上日常所穿的乾净旧衣服,将好的新的 衣物全部布施给贫苦人家,如果有钱,应该多做布施贫穷及供奉三宝的功德。唯有 如此,亡灵才能得到真正的益处。否则把好好的东西埋了烧了,那是最愚痴的行为 ,更不是一个正信佛教徒的作为。

可惜的是,今日的许多僧尼,并不懂得这一层道理,甚至从大陆到了台湾的佛 教徒,还发明了另一种叫做往生钱的纸钱,在一小张的黄纸上,用红水印上梵文字 母的往生咒,就当做鬼用的钱了。其实诵咒的功效,与烧纸的作用,根本是两回事 。如果根据佛经来说,印好的经是烧不得的,烧了是有罪的。

再有,现时的僧尼们为人家诵经、拜忏、放口乃至打水陆,都要写文疏,宣读 之后,即予焚化,这是学了符□派的道教向其所崇奉的神只们奏疏及化符驱鬼等的 迷信,于佛教教理毫无根据。佛教一切都主张虔诚心的感应,如果心力到了,不用 焚疏,必然有用,否则的话,纵然焚化了千百张的字纸,又有什么用处?

注 五:参阅佛祖统纪卷三十三法门光显志「寓钱」条(大正藏四十九册三二三页)。

§佛教深信因果定律的正确性吗?

是的,佛教相信因果定律的正确性,正像大家相信吃饭可使胃囊满足那样的正 确。

一般人怀疑因果律的可靠性,是因为仅仅站在当下一生的立足点上,来看善恶 报应的不公平:有人吃苦行善一辈子,不但没有好报,甚至还不得好死!有人贪赃 枉法、为非作歹,却在法律的漏洞里逍遥自在,福寿双全。

其实,佛教的因果律是通看三世的,人,除了现在一生,已有过去的无量数生 ,尚有未来的无量数生,现在这一生,若将过去及未来的生命之流连贯起来看,实 在还不及石火光影那样的短促渺小。善恶因果是贯通了三世渐次受报的,业力的大 小轻重,便决定了受报的先后等次。今生的修善作恶,未必即生受报;今生的祸福苦乐,未必是由于即生的因素;今生多半的遭遇,是由于往世业力的果报;今生的 所作所为,多半尚待到后世感报。若把三世看通了,心里也就平服了。

再说,佛教所讲的因果律,也不是像一般人所误解的宿命论或定命论。佛教相 信,唯有重大的业力不能转变而被称为定业之外,人是可以凭后天的努力而来改善 先天的业因的。比如前世只造了穷人的业因,今世果然也感生为穷人的业果,但是 ,生为穷人不要紧,只要自己肯努力,穷困的生活环境是可以改造的。这是将过去 的因加上现生的因,综合起来,就是当下的果。所以,佛教的因果律,不是宿命论 也不是定命论,而是不折不扣的努力论。佛教如果落于宿命论或定命论的泥沼,众 生成佛的理论,也就不能成立,既然一切命运都是前世决定了的,人生的修善,岂 不等于白费?

可见,佛教的因果定律,也是不离缘生法则的。从过去世的业因到现在世的业 果,中间尚须加入许多的外缘,方能成为业果的事实,这些外缘,就是现世的努力 与懈怠、作善与作恶。正像一杯糖水的本质是甜的,假若加入了柠檬或咖啡,便会 改变那杯糖水的味道一样。

总之,佛教的因果律是贯通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世,而又连结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现世承受先世的业因,成为现世的业果,现世的行为造作,既然即是 后世的业因,也可加入先世的业因,成为现世的业果。

因果的道理听来简单,说来并不简单。佛教,就是这么一个看似简单而实际并 不简单的宗教。

§佛教徒都愿往生极乐世界吗?

凡是正信的佛教徒,不会希望以生天为最终的目的,这是很明确的,因为除了 五净居天及弥勒的兜率内院,生天尚在轮回生死的凡界。

凡是正信的佛教徒,都愿解脱生死,这也是很明确的,因为唯有脱离了生死的 轮回,才会得到永恒的安乐。

极乐世界,是由阿弥陀佛愿力所成的佛国净土,但在十方法界之内,有著十方 的诸佛净土,西方的极乐世界,只是无量佛国净土中的一个。所以,佛教徒之中也 有不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愿往生其他世界的,比如东晋时代的道安大师,唐代的 玄奘大师及窥基大师,以及近代的太虚大师,都愿往生本界(大千世界)兜率内院 的弥勒净土。

如果是悲愿宏深而信心坚强的佛教徒们,也有不愿往生他方的佛土,而愿生生 世世在人间度化的。

\

至于南传上座部佛教区域的佛教徒,根本不知道有极乐世界的存在,那里的出 家人,最高的期望是即生修证阿罗汉果而解脱生死,如果一生不成,期待转生继续 修证,他们不知极乐世界,也不相信极乐世界,如果大乘佛教告诉他们有个极乐世 界,他们或可相信,但相信是在天上。(见海潮音四五卷四月号二一页)

不过,极乐世界的存在,对于真常唯心一系的大乘佛教而言,乃是深信不疑的 。由于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极乐净土的莲池之中,莲华分为九品,即使造了五逆 十恶的人,若能于临命终时,至心称念阿弥陀佛,令声不绝而具足十念者,便可带 业往生极乐世界下品下生的莲华之中,过了十二大劫之后,莲华开放,得见观音势 至二大菩萨为之说法,开示诸法实相即缘生性空的道理(观无量寿经)。一旦悟透 了诸法实相,实证了诸法实相──诸法缘生,体性本空,便可破除一切的善恶观念 ,一切的善业恶业也就一时抖落。那就叫做业障消除,那就不再受到业力的牵制, 不再糊涂地沉沦生死,唯有乘著各自的悲愿,再来人间,自主生死,行菩萨道,称 为「不违安养入娑婆」。所以,弥陀净土的安立,确是最最安全最最方便也最最可 靠的一种信仰,这也正是许多没有自主把握者的最佳安慰与最大恩德。

可是,弥陀经说,不可能以微少的善根之因及微少的福德之缘,往生极乐世界,所以弥陀的愿力虽大,仍要依靠各自在平日的修善积福。否则,到了临命终时,恐怕连念佛的能力都没有了,那时候,阿弥陀佛虽愿伸手救济,也是爱莫能助了。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