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全文网

《心经》是如何指导我们破除我执的

发布时间:2023-03-06 16:45:47作者:大悲咒全文网

  《心经》是如何指导我们破除我执的

\

  清宏

  所这是一盏黑夜里的灯火,让我们远离了黑暗中的恐惧,安住于智慧的光明之中;这是愚痴心中的一把拂尘,拂去我们内心的尘埃,生起无边的智慧;这是烦恼丛中的一把利剑,斩断我执情深,从此——心无挂碍;这是三界火宅里的一扇门,走出去!是自由的生命和解脱的人生……这就是《心经》!观自在菩萨慈悲和智慧所成就的大门,永远向众生敞开!

  本经的主要内容是以行深般若波罗蜜多为空相应行。更进而说由空无所得为方便,遣五蕴执,契证实相。全经文句简约,而所包含的意义,却非常广阔。略可以收摄一部六百卷的《大般若经》,广可以收摄如来所说一代的时教。如来所说一代时教,文义虽然浩瀚如海,实际研究起来,无非是要破除一切众生的执见而已。比如凡夫的执有,二乘的执空。然而这些执着,这部《心经》就可破除无遗。所以这部《心经》可说是如来破除执着的指要,是一大部《般若经》的精华,是三藏的中枢,是众经的关键。

  所以呢,末学在这里只有十几分钟的时间更是不可能将这部文约义丰的《心经》讲透彻,由于时间的关系,就谈一下“《心经》是如何指导我们破除我执”这个问题。

  大家都知道,这部《心经》虽然只有二百六十个字,却提练了佛二十年广谈般若的精华,浓缩了六百卷《大品般若》的要义,是表现般若缘起性空的简要经典精神。

  本经分为显说和密说两部分,在显说般若部分,“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四句应该可以说是心经中最难理解的部分,这四句大家都非常熟悉,但如何正确去理解呢,比如这个色字,如果我们理解为女色,或是美色,亦或是把它理解为一切物质的现象,都没有错,但这都不是心经中所要表达的,其实心经中原有色字的真正意义,也就是指我们的色身,因为经文一开头就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什么是色不异空,这是我们所说的空观,是破除我们的常有之见;什么是空不异色,这是我们所说的假观,是破除我们的断灭见和顽固的空见;什么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是说明色当下即是空,而空的当下却又不碍缘起有。由此可知,因为色不异空,所以五蕴也不异空,理所当然由五蕴和合而成的“我”也不异空了。只有这样才能破除欲、破除我执,与佛相一致、相呼应。

  我们都知道,众生之所以为众生,就是因为不觉,没有般若智慧。因为没有般若智慧,所以才会迷惑、才有痛苦。人活在世上,总是在充满着迷惑的状态下生活着:既不了解自己,也不能真正的认识世界。试问一下在座的各位,你们自己都知道自己是谁吗?这个问题看来很简单,有人可能会不加思索的回答,“我”就是我啊。其实这是一个很深奥的问题,你以为“我”是我,请问你究竟以身体为“我”,抑是以思维为“我”呢?如果说身体是“我”,身体乃四大五蕴假合,四大解散“我”在何处?所以,这个色身根本就不是我。那么如果以思维为我的话,思维乃建立在经验及概念上得以延续,并没有独立可言。足见这个问题不好回答,所以在西方哲学中的最高名言是:认识你自己。

  我们之所以会烦恼、会痛苦,就是因为有我执,而我执的体现有着各种各样不同的方式。我曾经就因为胆小怯场的问题困扰了我好几年……我被我的心的紧张困扰得实在受不了了,于是我开始持诵心经,因为我觉得心经就是指导我们调心的智慧。就这样持诵了一段时间,一次,当我念到“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这一句,当下犹如晴天霹雳震醒梦中人!当时我就明白了,我为什么心里会紧张害怕,那是因为我怕错了丢面子,我着相了,因而有我执;因为有了我执,所以我就心有挂碍了,心有挂碍了,故而有了恐怖。

  其实,每个人心中的挂碍都会有所不同,明显的像挂碍这个色身是我,外在的受用物是我的,而像我们遇到事情时要求自己不能出错,要把事情做到最好,等等,一样都是我执的表现,因为害怕错了会丢面子。因此,要心无挂碍才能真正的去除我执。

\

  当然,心经告诉我们,现象上有五蕴,可本质上都是空。生命的真相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打个比喻,如天空中的云彩,在风的吹动下,变现出种种形象,而我们将这种种形象贴上标签、写上名称,并由此产生爱憎等情绪。其实,云只是云,变成种种样子,它依然是云,由此产生的情绪都是我们自己在头上安头、颠倒梦想。如经中所说“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自性没有任何的改变、如如不动,只是事相上有着各种变化。这就是缘起的事物本身是性空的,而性空的当下不碍缘起的万法。这就又回到了开始讲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般若境界了。

\

  《心经》中,“照见五蕴皆空”是大智,“度一切苦厄”是大悲,悲智双运,利益众生。因此,本经对于一个学佛者来说,它是成佛的指南,利生的法宝。在实修实证上,如经中所言:“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们要想度一切苦厄,出三界,了生死,只要依着此经去修,便能证得究竟涅槃,成就无上菩提。

  最后,我们一起来看看《心经》末后的密说般若的部分。《心经》密说般若波罗蜜的出处是在《佛说陀罗尼集经》卷三的《般若大心陀罗尼第十六》中,说明了《心经》的咒语是般若的大心,所以被称作“般若大心陀罗尼”:“揭谛”是去的意思;“波罗”是到彼岸的意思,“僧”是众的意思;“菩提”是觉的意思;“萨婆诃”是速疾成就的意思。大家要知道,显即是密,密即是显,所以也可以说整部心经的显说部分无不包含在这一句密咒之中。也就是说,我们前面所说的破执,只要持诵这一句密咒就能达到。

  所以最后,末学就以《心经》密咒来和大家一起发愿: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去吧!去吧!到彼岸去吧!大众都一起到彼岸去吧!愿正觉速疾成就!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