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全文网

禅与生活

发布时间:2023-01-30 18:45:53作者:大悲咒全文网

  禅与生活

  佛经云:「禅者,佛之心也;教者,佛之口也;律者,佛之身也。」禅就是佛的心法,依着佛的心法,净化及提升自己,圆满佛的境界。所以,「禅」是佛法中最高的真理,也是最高的心境。

  佛性本具,每个人都有这念心。一般人不了解众生皆有佛性的道理,这念心迷失了,只知道贪求名利的心境,或是贪色、沉溺于男女欲爱的心境,这些心境都只是烦恼,而不是禅;因为心中没有正确的知见、观念,看什么都是障碍,念念攀缘、计较分别,心中充满妄想,找不到人生的方向,所以始终觉得空虚、无法平静;现在熏修佛法、运用佛法,将这些不平静、烦恼的心念转化过来,心中安乐寂静就是禅。

  人类生活可分为两大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一般人都希望物质生活达到最高的品质,满足最好的享受,所以积极地追求物质生活。但是即使物质生活达到最圆满,不知净化心灵,还是会有烦恼。全世界的人类都希望世界和平、国家富强、社会安定、家庭和谐,自己的身心健康、事业有成就,但要想达到这个理想的世界、理想的目的,并非单从物质生活就可以求得到,还要注重精神生活,从净化心灵着手,提升、净化精神层次,使心能够安定,如此个人及家庭才能拥有幸福、快乐的生活,而社会也才能得到安定,世界也能和平。所以禅对个人、社会及全世界,确实是息息相关。

  佛经云:「心净国土净,心平世界平」,佛法最终的目的,就是教导我们如何净心、定心,心平静了,才能有清净的智慧,对任何境界都能明达无惑;心定了,没有贪、瞋、痴等妄念逼恼,身体就会安定。有了清净的智慧,善于观察一切因缘,这一生当中,就不会走错路、走远路,愈走愈光明。身安定了,身体一定很健康,所以要达到心静、心定,身心安然自在的境界,就必须要修习禅定。

  总结来说,禅就是定慧圆融本具的心境。定慧具足,是每个人所要达成的精神目标;慧就是智慧,定,就是使我们的心如如不动,心到达不动的境界,对于任何事情都会看得很清楚,不随境动摇,所以禅对于我们的生活是相当重要的。无论是研究学问、发展事业或成就道业,都必须要有定慧的心境,面对种种境界能够观察透彻、判断准确,才会获得很大的成就。禅法就是教导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都要具足定力与智慧,如此,生活才会得到真正的幸福、快乐与安定。

  --------------------------------------------------------------------------------

  (二)

  人活在这世界上,不仅是为了生活,还要了解生存的意义,有的人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名利,也有人认为生存就是为了享受种种的快乐,不过,如果这一生只为了吃喝玩乐而活,就好比是动物一般,失去了生而为人的价值。所以除了追求安定的生活外,更进一步还要认定自我生存的价值,发挥对社会、对人类的最大贡献。

  儒家认为,一个人要作到立德、立功、立言这三不朽,才是实践了人生的价值。就佛法的角度而言,要行菩萨道,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波罗蜜,做一切利益众生的事,从这些方向去努力,人生的价值就是无穷尽的。

  不过虽然有了安定的生活、又累积了种种功德,可是人再长寿,顶多活到一百余岁还是要死,不论是男女老幼、士农工商、贫穷、富贵,只要有生,就必定有死,到最后通通都归于黄土一坏,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人实在是很渺小。而且这一生为了三餐而辛勤奔波,造了种种的恶业,起了种种的烦恼,不仅过得十分辛苦,生命走到尽头,所得到的富贵终究也带不走。仔细想想,这样的人生实在是毫无意义。如果能够懂得禅的道理,能够认识自己,见到自己的本心本性,达到「见性成佛」的境界,生命就是无穷尽的。

  许多人都追求无穷尽的生命,例如历史上汉武帝、秦始皇都希望成仙,因为成了仙、长生不死,才能作永久的皇帝,享受永远的富贵,可是到现在秦始皇、汉武帝都不存在了,所以古人有诗云:「千里来书为堵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一个人无论今生贫穷或富贵,到最后还是不免一死。佛法告诉我们,人生是无常的,而且不但是人命无常,将来整个世界都会毁灭,届时住在世界上的动物、植物,也将跟着一起毁灭。唯有开悟,真正悟到自己的这一念心,才能达到无量寿、无量光,使生命永远存在的境界。

  听法的这念心就是菩提心、就是道,这念心才是真正的自己,明白了这一念心,就属于「见道」,不过,悟了这一念心以后,还要经常保持这念心的存在,作到「人在那里,心在那里」,这就称为「修道」。到最后能够时时刻刻安住在这一念心上,才能超越生死,真正达到无穷尽的生命。

  --------------------------------------------------------------------------------

  (三)

  佛法就是心法,主要目的是要使我们契悟心性,认识真正的自己。其他的宗教都认为外界有一位主宰,希望这位主宰来保护自己,赐与平安,所以崇拜、信仰主宰的目的,是使自己能够得到安定、增长福德或寿命。而佛法告诉我们,想要增长福德与智慧,使寿命达到无穷尽,惟有体悟师父说法、诸位听法的这一念心,悟到听法的这念心,经由静中养成、动中磨炼,能够时时刻刻安住在这一念心上,生命才真正是无穷尽的。所以,禅与我们的生活、生存、生命,实在是息息相关。

  可是现今世界上的人们,几乎都拚命向外去追求,要吃得好,住得好,穿得好,这些都是物质生活。所有的物质到最后都会瓦解、败坏,在这当中,要想掌握自己的生活、生存、生命,不是靠神明,也不是靠佛、菩萨,而要靠自己。儒家也讲「天作孽犹可为,自作孽不可活」,遇到外界的种种变化,还可以想尽办法解决,但自己造了恶业所带来的种种问题,就必须要面对现实,靠自己去承担,在佛法来讲,就是「解铃还须系铃人」。明白了这些,就知道佛法是真实的道理,做一分得一分,做十分得十分。

  一般不了解佛法的人,认为佛法就是诵经、敲木鱼等种种宗教仪式,以为佛法好象与我们日常生活格格不入,但这只是从表面上来看。其实,这些仪式只是佛法当中的一部份,而禅的体现就在日常生活中,包含定力与智慧,有定力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心能够定得下来,做任何事情不仅不会感觉疲劳,还能感到很欢喜、很愉快,这就是禅定的利益。其次是智慧,有了禅的智慧,就能马上化除日常生活当中所起的烦恼,甚至于不起烦恼。人世间有很多烦恼,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佛法中提到人生本是苦海,如果没有转化烦恼的智慧,烦恼就会愈积愈多。唯有透过禅的智慧,才能把苦海变成净土、把地狱变成天堂,才能转烦恼成菩提。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了智慧与定力,原本认为的苦事也都能成乐事。

  --------------------------------------------------------------------------------

  (四)

  凡事退后一步想就是禅的智慧;这个世界,任何一件事情都是相对的,而非绝对,从好的方面来看,就会很愉快、觉得很有福报,反之,从负面来看,本来是很好的一件事,也许又会想成坏事。以扫地、打扫厕所为例,一般人认为扫地、打扫厕所是下贱的工作,做了这件事情,好象就会失去身份,若被别人看到了,会觉得自己没有面子,所以认为扫地、打扫厕所是一件苦事情。不过从佛法的角度来看,扫地不是一件苦事,反而是最有福报的事,佛经上讲,扫地有很多功德,第一种:扫地是扫心地,我们心当中的烦恼就好比垃圾,藉扫地的工作,把烦恼扫除,使心当中充满光明,这就是功德。

  「扫地扫地扫心地」,从扫外面的地,慢慢由事到理,我们心当中也没有烦恼了。一般人觉得内心和外境是两回事,其实在佛法看来内外是一体的;如果我们心情很安定、快乐,即便看到刮风、下雨,也会觉得世界很美好,如果心当中充满烦恼,遇到刮风下雨,就好象天崩地裂。同样是一件事情,由于心境不一样,外面产生的结果也不一样,所以儒家说:「心静自然凉」,佛法也讲:「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要想达到心定,就要靠智慧来突破。明白上述的道理,就会知道扫地,其实是藉扫外面的地,除掉我们心当中的烦恼,这是扫地的第一种功德。

  透过扫地,将周围环境扫得干干净净,如此我们的心也清净了。别人到这里来,发现这个地方这么清净,马上就赞叹、心生欢喜。所以扫地能令自心清净,也使他人心清净,这是扫地的第二种功德。此外,每个人都有我慢心,总认为自己很优越、很高明,始终不承认自己的过失,认为自己要高人一筹,就算是自己做错了事,仍会原谅自己,这些都是我慢!人有了我慢心,学业不易成就,人家也不敢亲近,无论做人做事都不易有所成就。所以佛法就告诉我们,要除去我慢心。不过平时不容易发现自己的我慢心,要想除去我慢,就是用扫地的方法,用一般人认为卑微的工作来磨炼自己,所以扫地能调伏习气、除去慢心,这就是一件最大的功德。还有,扫地能使我们增长善根;我们每一个人要有慧根和善根,善根就是福报,慧根是藉听经闻法,契悟自己这一念心,慧根与善根具足,则无论世间、出世间都能有所成就。

  佛法告诉我们扫地有这么多的功德,扫地的确是一个大福报。所以道场当中无论是厨房、厕所或其他地方都很清洁,护法居士一到道场里,也都希望来扫地。同样一件事情,由于看法不一样,所产生出的苦与乐也不一样。要想转化烦恼就是要靠智慧,这种智慧就是佛经里讲的般若智慧。扫地,是藉由事相上的实践,慢慢契悟到佛法的道理,忽然一下将自心当中的烦恼彻底扫除,当下即能契悟这念清净的智慧心,所以扫地也是禅。因此,只要懂得运用般若智慧观照自心,则日常生活中的一切,无不是禅。

  --------------------------------------------------------------------------------

  (五)

  同样一件事情,观念不同,有人看来是苦,有人却认为是乐;明白了禅的道理,苦的事情会变成乐,不明白这些道理,乐的事情会变成苦事。

  不仅是佛法这么讲,儒家也有同样的思想。在战国时代,有一位隐士名叫颜斶,他看破世间上的名利,不想当官,所以隐居修行。当时的齐宣王想招揽一位贤士来当他的宰相,听说颜斶是一位有贤德的隐士,便亲自去拜访他,请他出来当官。齐宣王一到颜斶的住处,发现颜斶很贫穷,就对他说:「如果你肯出来当我的宰相,就可以享受荣华富贵,有车坐又有酒肉吃。」颜斶回答:「大王,我并不贫穷,我现在已经很富贵了。」齐宣王觉得很诧异,便问:「你住也住不好,吃也吃不好,穿的衣服也是破破烂烂的,怎么还说自己是富贵呢?」

  颜斶笑着说:「启禀大王,我的人生观是: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所谓「无罪以当贵」,心当中没有过失、没有烦恼,就是最大的一种享受。一般人以为在社会上谋取一官半职算是贵,其实古今中外「今日座上客,明日阶下囚」的例子非常多,万法皆会无常、坏灭的;颜斶因为懂得这些道理,所以心安于清贫,而为最贵。

  「安步以当车」,安详、自在地走路,就等于坐车。这句话实在是有其哲理,例如现代社会交通壅塞,明明目的地就在对面那条街,但由于塞车的缘故,坐车可能绕了半个钟头、一个钟头,还到达不了目的地。假使很勉强通过这个十字路口,难保不发生意外,实在是很不安全,倒不如平平稳稳地以步行通过。现代人因为交通工具的发达,走路的机会愈来愈少,运动量也跟着减少了;古时候的人,几乎都是以走路作为交通工具,虽然在时间上耗费得多,但是因为运动量足够,所以身体反而比较健康。

  「晚食以当肉」,也不一定要喝酒、吃肉,才是享受,吃饭的时候,慢慢吃、慢慢嚼,即便是菜根都有很香的滋味。另一方面来看,不饿的时候,再好的美食也吃不下,勉强吃下去了,还会引发肠胃道的问题,所以「晚食」,等到肚子饿了再吃,吃任何食物都是很好吃。现代人有很多吃零食的机会,零食吃多了,到吃正餐的时候,即便佳肴满桌也都不想吃。而真正肚子饿的时候,即使是吃一碗白饭,都会觉得又香又甜。如果我们能够看破世间上的名利财色,时时刻刻安住在自己这一念心上,心就能够安定下来。所以,禅和人生实在是息息相关。

\

  --------------------------------------------------------------------------------

  (六)

  即便不能如颜斶这般看破名利,最低限度要如儒家所说:知足常乐。古德云:「人贫不是贫,心贫实是贫,人贫能养道,是为贫道人,心贫无智慧,堕入饿鬼身。」所以一个人的苦与乐、贫与富,不纯粹是在高官厚禄、物质生活,而是在于精神生活,精神生活就是指我们当下这一念心,如果明白这一念心,时时刻刻安住这一念心,心当中就有无穷尽的快乐,就能体验到「禅悦为食,法喜充满」的感受。

  每一个人都有这一念心,但一般人由于这一念心跑到外面去了,追求外面的声色境界,这一念心始终没办法安定,因为安定不下来,就感觉空虚、烦恼,觉得自己很贫穷,于是又拼命向外面去追逐,成了恶性循环。如果把这一念心收回来,作到「两眼内视,两耳内听」,心安住在定慧上,我们的生理、心理马上会感觉很平静、很愉快。

  中台山每年固定于春夏二季举办禅七,透过禅修,将人们的生活从物质层次提升到最高的精神层次,身心都能达到清净的转化。在七天当中持续保持心的平静,七天以后,就感觉到身心充满着法喜清凉。虽然初初进禅堂打坐,腿又酸又痛又麻,心烦意乱,经过三、四天后,身心都调和过来了,身心很宁静了,感觉到很平定、很安乐,而且能找到自己的真生命。

  禅的好处就是让我们能够返照自心、认识真正的自己。什么是真正的自己?一般人认为身体是自己,其实我们每个阶段、不同的年纪,身形都不一样;小学的时候,认为自己是这个相貌,到了中学又变了,大学时又有所不同,等到大学毕业,工作几年之后,为人父母,或是当了老师,或是当了董事长,身形又变了,将来再经过几年,皮肤也皱了,头发也白了,整个身形都变了,到底那一个身形是自己?都不是的。

  假使不明白这个道理,就会觉得人生很悲哀,到了年老时,时时刻刻惊慌恐怖,担心无常的到来,这就是因为把假的当作真的。什么是假的?我们这个身体是一个假象,随着外面的时间、空间而变化,不过我们的这一念心,是不会变的。举例来讲,我们小时候,吃糖知道是甜的,吃盐知道是咸的。到了年老的时候,吃盐也知道是咸的,吃糖也知道是甜的,能知这一念心,没有中学生的相、没有小学生的相、没有大学生的相、没有当董事长的相、没有当爸爸、妈妈的相、没有皮皱发白的相……,一个相都找不出来。明白了这些,就会知道这一念心真实、永恒、不变,才是真正的自己。

  这念心真正是很微妙的,佛法当中称这念心为「如意宝珠」、「法身慧命」,也称作「本心本性」,悟了这念心才是自己,如此真生命即现前了。开悟的人就是悟到此理,人生就是无量寿、无量光,我们的生命就是无穷尽的。

  --------------------------------------------------------------------------------

  (七)

  了解禅的道理,对于生活中任何事都能看得彻底、周全。而且任何事情能够退一步想,原本烦恼的事情,马上就能够化掉。假使不知道这些道理,就会把相对的事情、假的事情,当作是真的,其实世间万法都会生灭变异,没有一件是真实存在的,如果把假的当作真的,真的当作假的,人生就颠倒了。

  有的人不了解,听到佛法说人生虚妄不实,就觉得这是消极、悲观的想法。其实,虚妄不实,是指这个世间的万法是一个假相,在假相当中,要把假有的境界处理得很好,就必须要有清净心、要有定力,既不执爱,亦不厌离,始终是如如不动。这就要靠禅的智慧,要修定、要打坐、要观照己心、要检讨反省,才能够发现这个社会当中很多真实的道理与意义。

  我们所生存的这个社会,一切都是相对的,虽不要执着这些相对,但是也不能够离开这个相对的境界,因为一离开了以后,修行也修不成。我们在相对的当中,不仅要能够运用得很好,而且要找出一个绝对的心境。所谓绝对的心境,是指师父说法、诸位听法这一念心,不想过去、现在、未来;不昏沉、不糊涂,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能够作主,达到这个境界就是活在当下,就是菩萨;这念心保养成功了,就是如来佛。

  如来,是指我们这一念心,如如不动,了了常知,如如不动就是定,了了常知就是慧。当下这一念心,具足定慧,生命就是无穷尽的,这是人生最大的富贵。这念心是最尊最贵的,假使不了解这个道理,拼命向外面去追求,自己不仅每天烦烦恼恼,还造种种恶业。

  有的人认为人生活在世间上,不外乎是名利财色,如果什么都不要了,那生活在世间上不就毫无意义了吗?其实,佛法的道理,是告诉我们不贪、不瞋、不痴,而不是说什么都不要;我们该要的东西,属于本份的当然可以要,这样子就是不贪。如果不了解这些道理,会觉得佛法好象与这个世界、生活脱节了。佛法是真理,能够掌握住这些真理,将一切事物认识清楚,就是佛法。世间法做得很好,就是功德、就是福报,不执着功德、福报,当下这念心就是清凉、自在,就是解脱、就是出世、就是净土。所以了解佛法以后,会发现佛法就在我们生活中,能使我们富足、充实、快乐、幸福。

  --------------------------------------------------------------------------------

  (八)

  世间上,一切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苦,也没有绝对的乐。譬如在台湾,过去有很多人喜欢吃清淡的食物,认为清淡的味道很好,可是现在的台湾人口味可能又改变了。广东的人最喜欢吃有点酸、有点甜,又稍微有一点咸味的食物,认为这个味道最好吃。在湖南、湖北、四川一带的人,喜欢吃咸的、辣的,如果桌上的菜不辣也不咸,他们就会认为这道菜不好吃。

  在北方一带的人又不一样了,北方人喜欢吃馒头,把大蒜和辣椒酱包在馒头里一起吃,这个味道是最好。江浙一带的人喜欢吃臭的,愈臭他认为愈香,认为愈好吃,等于现在的人喜欢吃臭豆腐一样。在巴西一带的人,即便桌上的菜再好,要是没有酸的食物,他就认为不好吃。在中国,有很多人喜欢吃苦瓜,假使这一桌菜没有苦瓜,他就很不高兴,现在也有很多人喜欢吃苦的,他们认为这个苦吃得很有味道。

  仔细想一想,酸、甜、苦、辣,那一个好吃?那一个不好吃?如果说是辣的、咸的是好吃,那应该每一个人都认为是好吃,才是统一的标准,可是事实上只有部分的人喜欢吃辣的、咸的,其他的人却吃不下去。对喜欢吃臭的味道的人来说,吃这类食物是一件很享受的事,但不喜欢吃臭的味道的人,一闻到臭的食物的味道,头都会发昏。由于地方习惯不一样,有人认为好吃的食物,其他人认为不好吃;有些人不喜欢吃的食物,对某些人来说却是天下美味。从这些事例可以看出,酸、甜、苦、辣不是绝对的,假使是绝对的,应该任何人的感受都是一样的。

  再举个例来讲,有些人抽了烟以后马上精神抖擞,但有些人一闻到烟味,就觉得不舒服。又譬如学佛了之后开始吃素,吃了十几、二十年以后,吃素已成了习惯,粗茶淡饭、青菜萝卜,吃到嘴里感觉又香又甜,反而闻到荤食的味道觉得是臭的。在没有养成吃素的习惯以前,觉得大鱼大肉实在好吃,没有大鱼大肉不能吃饭,而现在相反地,过去觉得好吃的,现在认为不好吃;过去认为不好吃的,现在变成好吃。

  所以世间上的一切都是相对的境界,古德云:「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一切境界本无绝对的好或坏,一切都是因缘和合,因着我们的分别心、执着与习惯,所以才有苦、乐感受的不同。假使透过修行学佛,明白这些道理,破除了分别心,把执着转过来,养成了好的习惯,就会明白酸、甜、苦、辣都是虚妄不实的。能够不造口业,舌根清净了,任何食物都好吃。

  --------------------------------------------------------------------------------

  (九)

  养成了禅定的功夫,心时时安住在定慧上,面对日常生活,困难的事情就不会觉得困难,再苦的事情也不觉得苦。从早到晚,即便事情很多、很忙碌,依然能以智慧心圆融处理每件事情,且即做即了,做完了就放下,心当中不会患得患失,有任何的挂碍。佛经中提到,当心达到定慧具足的境界,这念心就像一潭止水、一片镜子。所谓「宝镜蒙尘」,凡夫的心镜上沾染了很多灰尘,修行学佛就好比是将镜子上的灰尘擦掉;灰尘指种种恶念、烦恼和执着。透过返照、检讨改进,除去心当中贪、瞋、痴、慢、疑等尘垢,当下这一念心就像一片镜子,不但大放光明,而且里面是真空、妙有;平常无事时,心当中一念不生,此即「真空」;一旦事情发生时,心当中能起全体大用,此即「妙有」。

  古德形容我们这一念心如明镜当台,「汉来汉现,胡来胡现」,相来则现,相去则不留痕迹;这一片镜子里面是光光明明,一法不立、一尘不染,什么来就现什么形相,一朵花就是现一朵花的相;走过一个人,里面就是一个人的相;世间上的形形色色,这个镜子一照,里面森罗万象;但境界过了以后,里面没有一点点东西。这念无染着的心就是禅。能够做到就是菩萨,乃至于达到最高的境界,就是佛。所以菩萨也好、佛也好,都不离开我们这一念心。无论行住坐卧、动静闲忙,这一念心都要能够作主,才能达到最高的境界。

  了解这些道理,会发现这一念心非常微妙,只要在这一念心上用功,每个人都能得到禅的利益。例如现代人工作繁忙,一天下来感到十分疲倦,只要把心静下来,反照自性,马上精神就恢复了。又或者学生看书看累了,马上闭起眼睛,什么都不要想,如此保持三分钟,三分钟过了以后,就会感觉精神充沛。这些都是心定的关系,心定就是禅。

  有了禅的心境,什么事情都能看得很清楚。佛的心是细中之细,菩萨的心是粗中之细,众生之心是粗中之粗,粗中之粗当然是看不清楚,而佛的心是细中之细,所以能明察秋毫,什么都能够了解。因此,禅法适用于任何人、任何行业。研究学问的人实践禅的精神,能够独成一家之言,不落窠臼;企业家如果懂得禅的道理,澄清这一念心,就能增长智慧,清楚观察商场上的动静,取舍得失;从政的人,心定下来了,就能判断忠、奸;修行的人经常保持这一念心的存在,时时反照自性、断除烦恼,就能超凡入圣,这些都是禅的利益。明白了禅的道理,将此道理落实在生活中,心时时安住在定慧上,则动静闲忙都能够得自在;无论学业、事业或道业,都能有所成就。

  --------------------------------------------------------------------------------

  (十)

  禅和我们的生存息息相关。例如释迦牟尼佛在未证佛果之前,曾历经六年的苦行生涯,每天吃一麻一米,骨瘦如柴,依然可以生存,因为他的心始终是在定当中。人心定了,心当中自然就有一股力量,且心定了以后,身上的热量就能够增加;如打禅七时,身体会有暖气产生,这就是修禅定会产生的一种境界。所以禅定确实能够支持我们的身体所需,支持我们的生命。

  将心持续专注在一个定点上不动,能培养定力;然而定当中还有慧,才是真正的禅。能够将禅法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即便遇种种不如意,或是物质生活不佳,都能够由精神生活得到安定,保持身心愉快。心具足定慧,在最困难的境界当中,都能够突破,使生存更坚强。

  更进一步,悟了这一念心,生命就是真正无穷尽了。人的身体会老化,但我们的这一念心始终是亘古而常新。人经过了几十年的风霜寒暑,身衰、发白、面皱,最后视力不清楚、听力也变差了,到了这个时候,觉得自己老了,即将死亡,感到很悲哀,假使这时,生命还能再增加一倍,就会觉得七、八十岁还不算老,两百岁才算老,这是在生命现象上来讲。但我们这一念心,并没有这些层次上的差别,无论是十岁或八十岁,都还是这一念心。所以佛法讲,悟了这一念心,就是悟道了。这一念心,始终没有衰老之相,始终没有时间、空间之相对境界;活在这一念心当中,就很自在、很愉快。

  经常安住这一念心,保持一分钟、二分钟,乃至一个钟头、一天一晚,这念心都存在,马上大定就现前了,这一念心就超越时间、空间。虚云老和尚以前住茅棚的时候,一次入了定,一位法师去探视他时,轻敲引磬,虚云老和尚听到引罄的声音,就出定了。法师问他「吃饭没有?」虚云老和尚回答:「我刚刚把芋头煮下去,不知道熟了没有?」法师把锅盖掀开一看,里面的芋头已经长出六、七层的霉,算算已经过了十八天。虚云老和尚感觉是刚刚把芋头放下去煮,其实已经过了十八天,这就是心专注、得定的境界。

  再举个例来说,譬如在学校里,老师在上课,学生在听课;老师上课上得很好,学生听课也听得津津有味,一个钟头一下就过去了,下课钟声一响,无论是老师或学生都会觉得讶异,怎么今天这一节课,这么快就过去了。相反的,如果老师上课照本宣科,讲也讲不清楚,学生在下面听课,听也听不懂,这个时候心生烦恼,想东想西,感觉这一个钟头仿佛十分漫长。同样在一个教室,同样是一个钟头,为什么前一个境界感觉时间很短,后一个境界感觉时间漫长,这是因为后者的这一念心,起了妄想、分别,心不专注。由此可明白禅修的重要性,心具足定慧,即能超越时间、空间,由相对达到绝对,当下即是解脱自在。

  --------------------------------------------------------------------------------

  (十一)

  禅修能提升我们的心境,由相对达到绝对,所谓「山中无甲子,人间几千年」,在深山里打坐的修行人,入了禅定,这一念心超越了时间、空间,感觉在山上只有几分钟,但人间已经过了好几千年。这对一般人来说好象是神话,其实懂得心理学的道理就能明白;如当心专注时,会感觉时间过得很快,一个钟头一剎那就过去了;反之,当觉得无聊、心念散乱的时候,同样是一个钟头却会有度日如年的感受,所以禅的境界的确是可修证的,并非遥不可及。

  「禅者佛之心」,修习禅法,首先要认识自己这一念心。认识了这一念心后,还要去保养这一念心,保养成功了,就能展现这念心的全体大用,显发本具的智慧、定力、慈悲,乃至于神通。世间上的一般人,只想向外求,而不知道从因上努力,佛法告诉我们,有因才有果,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做任何一件事情,要从因上去努力。修习禅法也是如此的,时时刻刻第一步就是要反省检讨自己,心当中有没有过失?如果心当中有了过失,就要改正,否则修禅无法有所成就。

  佛法是以人为根本,要想成佛先要把人做好。第一个,要守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作到这五戒,人格完整了,进一步再来静坐、观心返照,很快就能够契悟不生不灭的这一念心,与清净心相应。这念绝对的心,人人都有,所以在佛经里讲,人人都可以成菩萨,人人都可以成佛,因为人人皆有心,凡有心者皆当成菩萨、皆当成佛。

  不过虽然每个人都有这念心,但因为这一念心乱掉了,里面都是浑水,所以还不是菩萨、不是佛。现在知道要修行了,首先要作到心不要散乱颠倒,第二个,要去除昏沉,作到了,这一念清净心现前了,就是禅。佛经里说,「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千江有水千江月」,意指每一个人都有一湖心水,可是这水浑浊了,看不见水中的月亮。如果将心水沉淀,月亮──即我们清净光明的自心,就会现前,就能照天照地,这就是我们真正的生命、真正的人生。到达这个境界,才知道佛法的真实性,才知道我们的真生命。

  所以修禅,要先契悟这一念心,契悟到了以后还要保养这一念心。一般人只是保养身体,希望身体健康,而不知道保养这一念心,佛法告诉我们,身体健康与否,是由于过去或现在所造的一切善恶业,今生所显现出来的果报,要想身体健康,首先就要修善断恶。因为做善事,心能够安定、清净、光明,身体自然就会健康。而一切善恶业,都是从心当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再进一步,就是安住不思善、不思恶的这一念心;真正悟到了这一念心,就离开了世间的相对境界,一下就超越时间、空间,当下就是净土、当下就是解脱,这就是最高的境界。

  --------------------------------------------------------------------------------

  (十二)

  修行学佛想达到最高的境界,先要以五戒为根本。所谓「万丈高楼从地起」,在佛法中,不管学禅、学净、学密、学律,都是以「人」为根本。所以想要做好人,先要将五戒持守清净,这五戒就如同儒家所说的五常:仁、义、礼、智、信。能把五戒都做到,就有大福报,即使不求福报,福报也自然会现前。为什么?佛经讲因果通三世,有因一定有果,没有因绝对没有果。过去的因感现在的果,现在的因感得未来的果。

  若能更进一步契悟禅心,三世因果也不离当下这一念心。就是了了分明,如如不动,寂照一如的这个心。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这念心就能得大自在,就是无量光、无量寿,就是清净法身佛,这是人人本具的。但是要达到这个境界,仍然要靠自己去实践、去努力,做一分就得一分,做十分就得十分。

  所以我们这念心,能够超越时间、超越空间。例如大众听师父开示,一心专注,觉得时间一下子就过去了,开示很快就功德圆满。相反地,心当中有很多事情放不下,想东想西,患得患失,一个半钟头就会感觉非常长。为什么同样在讲堂中、同样的时间里,却有不同的感受?这就在于心定与不定,心静与不静。如果心定、心专注,两个钟头一剎那就过去了。甚至两天、两个月、两年,也一剎那就过去了,诚如古德所讲:「山中无甲子,人间几千年。」有许多佛菩萨入定,是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乃至于几大劫,所以我们这一念心实在很微妙。又如晚上睡觉时,梦当中有苦有乐,是一个很宽广的天地。结果梦一醒,这个天地消失了,苦乐也不可得。为什么同在一个床铺上,每个人作的梦都不一样,各有各的世界,各有各的天地?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这就是每个人心的作用。

  每个人都有这一念心,一念心就是一个世界。一个念头就是一个变化,一个变化就是一个境界。据佛经记载,人的念头变化很多,从早到晚共有八亿四千万个念头。例如一大早起床,「起床」这一念心生起,就是一个念头。起床后马上穿衣服时,「起床」这个念头便已经灭掉。当穿衣服时,「穿衣服」这一念心还存在,等到把衣服穿好,接着又穿鞋子、袜子,「穿衣服」的这个心念又灭掉了。等到穿好鞋子、袜子,又要漱口、洗脸;穿鞋子、穿袜子的这个心又不存在了。所以到底是我在穿鞋子、穿袜子、漱口、洗脸吗?每一件事情中,到底那一个是自己?因此人从早上到晚上,一日一夜中,共有八亿四千万个念头,心念时时刻刻都在生生灭灭当中,从来没有停止。即使晚上睡觉作梦,这一念心也在剎那剎那生灭 。

  --------------------------------------------------------------------------------

  (十三)

  念头生生灭灭,虚妄不实,所以人生真的就像一个梦境。一般人只知道晚上作梦,菩萨则知道不但晚上是梦,白天也是梦。晚上的梦,是从白天产生;白天的梦,则是六根对外面的善恶境界所产生。只有佛能达到不作梦的境界。佛不作梦,佛的心境像一潭止水、一片镜子一样风平浪静。所以修行学佛的目的、最高的境界,就是告诉自己不要作梦,成为不作梦的人。

  修行首先不要作恶梦,要作好梦;也就是持守好根本五戒,落实仁、义、礼、智、信五种美德,对上起恭敬心,对下起慈悲心,对同事起谦卑心,对父母起孝顺心,对兄弟姊妹起友爱心……这一些都是好梦。好梦犹如善法应该多作,作完了心不执着,达到像一潭止水、一片镜子一样风平浪静,这念心就是不作梦的如来境界。

  假如悟了这个道理,就是在理上开悟了。修行就是依据这个道理去用功、实践。不论动静闲忙,不离当下这一念心,处处作主,这念心就是禅;在生活中能保持处处存在,这念心就是无穷尽的生命。

  人的身体属于物质,精神属于心;人生下来,没有人教就知道哭、知道笑,哭和笑都是佛性的作用,这是本具的。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位白居易先生,一出生就知道「之」、「无」二字,令一般人觉得很奇怪。佛法有三世因果,过去、现在、未来,由此角度来看,这一点都不奇怪;然而纵使能知道过去种种,过去种种也只是一个梦。知道是一个梦境,就能舍离执着。

  禅修的目的就是告诉我们,不要作梦。悟到这个道理,就是开悟了。依据这个道理去修,就是属于修道。道,不离这一念心。所以,首先要认识这一念心,保养、运用这一念心。禅,就是认识、净化、提升自己的心性;在日常生活上大机大用,知进知退,定慧等持。

  禅能够使我们的生活安定,得到幸福快乐。有了禅定和智慧,生活会更实在。如此不但自己受益,假如心量广大,把智慧、慈悲,布施给大众,那就是真功德、真正的生命。所以,悟到这一念心,对生命而言很重要。

  这一念心在那里?师父说法,诸位听法的这一念心,时时刻刻能够作主就是。什么叫做「作主」?例如静坐的时候,无论看到什么事情、什么境界,听到什么声音,都不要理他,始终是不离当念,这个就是作主。动的时候,只起善念,不起恶念,这就是作主。

  可是,众生时常没有办法作主。一般人很容易作不了主;一旦作不了主,就造了恶业,心就散乱、颠倒了。只要起了恶念时,能够马上反照、改进、知过改过,就是作主。明白了这个道理,人生就会愈走愈光明,生命就是无穷尽的。

  --------------------------------------------------------------------------------

  (十四)

  现代人总觉得生命很短暂,所谓「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成为吃喝玩乐的功利主义。相反的,如果有了禅定,生命就无有穷尽。

  禅就是保持当下这一念心,契悟师父说法、诸位听法的这一念心,不想过去、现在、未来,能够作主。保持一分钟,就是一分钟入了禅定;保持三分钟,就是三分钟入了禅定;保持十分钟,就是十分钟入了禅定。证悟到禅定的境界,没有时间、空间的存在,马上就能够超越时空。

  在禅定当中,当下就是净土;不需要等到未来往生之后,才在他方佛土化生。《六祖坛经》云:「正见名出世,邪见名世间。」所谓「正见」就是禅,也就是师父说法、诸位听法的这念心,清楚、明白、作主。儒家说:「清明在躬。」就是指这一念心时时刻刻都存在。可见儒学和禅学道理是相通的。

  宋朝的理学家朱熹曾说过很有意义的四句偈:「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源头活水」就是指我们这一念心。不论是儒家所讲的理学,或是佛家所讲的禅,同样要靠下功夫才能契悟。

  禅和生活、生存、生命三者息息相关。明白这个道理,我们人生就会愈走愈光明。假如违背这个原则,就会落入纯粹的功利主义,只知追求物质生活,不知充实精神生活。而禅正是精神生活当中,最高的境界。

  东晋时代的陶渊明(陶潜),其诗作:「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正是修行心境的展现。读这首诗,若能契悟其中蕴含禅定的道理,马上就能得到受用。

  认真听法的当下,对于外面的车水马龙不知不觉,就是「心远地自偏」。如果明白这个道理,虽然身在台北市最热闹的地方,依然可以自在地看书、听课,不受车水马龙、灯红酒绿所影响。看破外境,本来就与我无关;这念心收回来,安住在实相上,这就是禅。

  在这一念真心上有所体悟,生命就是无穷尽的。人人本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就是最美好、快乐的人生。只要明白自心当中的世界才是真实的,心境就会很开朗,生活也会很愉快;社会十分祥和,现前的世界就是一片净土。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