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全文网

叶曼:生从何处来 死向何处去?

发布时间:2024-07-17 02:12:52作者:大悲咒全文网
叶曼:生从何处来 死向何处去?


叶曼讲座纵贯历史,将儒释道的发展以及这三学在各朝各代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娓娓道来。主题讲座之后,提问的纸条被纷纷传递到讲台上。一边看着纸条上的问题,叶曼风趣地说:“这些问题都回答的话,要答到明天了。”于是,由主持的法师挑选了几个代表性的问题,包括家庭关系、个人学修等,请叶曼回答。

问:您是以什么原则来处理夫妻与家庭的关系的?
答:我们说,“十世修得同船度,百世修得共枕眠”。夫妇都是因缘,儿女有讨债的有还债的,但是讨债的多;夫妻是好因缘的,万难挑一。我的“叶曼信箱”维持了25年,很多人就讨论这个问题。有一次,有十几位学文学的朋友谈自己家庭,十个人里头有九个不满意自己的家庭的生活。我说,剩下那一个人在说谎话!(众笑……)夫妻是从两个完全不同环境的男跟女(男跟女已经不同了),让他们结为最亲密的关系,怎么不打架?从前男人可以有三妻四妾,女人不能步出闺门,所以那一半的问题不发生。现在男女平等,不但男人有问题,女人也有问题,女人的问题变得更多。现在谈到离婚率,说起来都是惊人的。所以夫妻关系虽然说是因缘,而且是了不起的因缘,但是问题也最多。

从前母系社会时,男人的作用就是借来下个种,然后把他们赶到别的地方去。古时候的小孩只知道有母不知道有父,不知道他的父亲是谁。慢慢地,因为女人有怀孕、哺乳的问题,从劳动力方面来看,男人越来越长势。于是社会系统就从女系变成了部落,部落系统一出来,男人就开始定规矩。处理男女关系最好的方法就是“结婚”。结婚后,无论丈夫怎么样的花哨,嫡室-明媒正娶的太太是不能动的。你尽管有多少个姨太太,我这正房大太太是不能动的

。后来有离婚了,第三者介入的时候,她才不管你正室不正室,所以就出来这么多的问题。我看呢,慢慢的,婚姻这个问题,结婚这件事情,恐怕早晚也得取消。(众笑……)


8月27日龙泉寺迎来九十五岁高龄、精通儒释道三学的叶曼女士。老人家精神矍铄,双目炯炯有神,不停地微笑地说:“各位好!各位好!”

问:为什么南怀谨和陈健民大德都喜欢您这个弟子?
答:我是总被南老师骂。每回有一点证量,南老师就说,“瞎猫撞上死耗子”。我这个瞎猫不停地撞上死老鼠,他从没有夸奖我一次。南老师现在在太湖边有一个三百亩的土地,他已经盖起三座大殿,将来要弄个“太湖学堂”,仿照朱熹的样子。当我要去拜访陈上师的时候,(普通人对于弟子要去拜望另外一个老师,心里会不高兴。南老师没有。)南老师说这个人不得了,你赶紧去挖宝,挖了宝回来告诉我。(众笑……)这是南老师了不起的地方。我的智慧没有什么了不起,我唯一的优点就是认真。我是不学则已,要学,就全神贯注。所以当我好奇,需要学什么东西的时候,我全部精神、全部生命、时间都放在这个上面。做老师的对这样的学生大概都还很器重的。所以南老师、陈上师对我都不错,我很感激他们。
问:有学者提出“大乘非佛说”,及密宗的传入。
答:大乘不是佛说的?那么请问:这些经啊,算不算大乘?好比说《楞严经》,梁启超说是假造的,因为它的文字太美了。《金刚经》“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是佛法的基本,这是大乘的。这“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那么“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是大乘的。

“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如来在哪里?如者,“真如”也;来者,“起用”也。真如在哪里?起用在哪里?完全在我们的心上。所以佛法告诉你:记得,没有人可以求,没有菩萨,没有佛可以依赖。你只有按照他的法、走他的道路,你将来会跟他一样。这不是我胡说的,这是佛临终的时候说的。我们最少要信佛所说的一件事情,“众生皆具如来的智慧德性”,把这句话记得。我们很惭愧,我们不能象释迦牟尼佛一样放下,他放下的多少,你们知道吗?释迦牟尼佛有三个妃子,不只是一个。他是国王的继承人,他还有两个儿子。

密宗传来中国,要从唐玄宗开元年间说起,有三个从印度来的和尚善无畏、金刚智、不空三藏(金刚智的弟子)把密宗带到唐朝,所以称他们为“开元三大士”。当时日本空海和尚来到中国,他把密宗带回国,在日本的东初寺传密宗。从唐玄宗(公元685-762年)把密宗收归宫里后,中国很少用。密宗是在佛灭度后四百年,龙树菩萨(Nqgqrjuna,公元二、三世纪间的南印度人)开南天铁塔,从里头得到三本密宗的大书,这一宗先传到印度,从印度传入西藏。

在中国的佛法里,好比说禅宗讲我们必须要有“出处”。在出处的时候,当你把一切名利权情都放下了,这时你就真正“出离”了。真正出离的时候,山河粉碎,大地平沉,头一个见到的是“空”。不但是外头的境空,连自己都空掉了。那时候“我见”,“我惑”都可以慢慢的减少。然后你到“入处”的时候,这时候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但是那个山和水,跟你在“出处”,在欲界定的时候所见的山水就不同了。然后你再进一步,破“末后牢关”。前头是破“初关”,中间是破“重关”。破了重关,你不但见到空,而且知道因缘跟因果是什么东西。这整个的时间跟空间你都了解了,那不过是入处而已。最后是我们一个大的监牢,我们人的心意识,我们的生理,我们的心理都在这个监牢里头。你怎么破这个末后牢关?禅宗说,破末后牢关先圣不传。没人传你。这就是密宗。

所以密宗神秘的不得了,有很多东西不能传。台湾有一阵子传得非常糟糕,我跟他们说,你们不要听或者出家人或者在家人说可以传你密宗,让你即身成就,这个是千圣不传的,所传非人必遭天谴。真正传密宗的话,师徒两人不入六耳,师徒两个人只有四个耳朵,第三者都不能在。所以密宗有很多不传之密。


千年的金龙桥将记住他们身影,这历史的瞬间。

问:多办法会是不是可以让更多的人有更多的机会了解佛法?
答:法会不是像诸位所说那样。“盂兰盆”是“解倒悬”之意。好比我们买活鸡的时候,我们会倒提着走,这就是倒悬。我们众生也都像鸡一样在倒悬之中。盂兰盆会是为目连尊者的母亲而办的,她的母亲生前打僧骂道,死后堕入地狱,目连尊者没办法了,就去求佛来帮忙。佛就找来五百名已经证道的阿罗汉,请他们一起诵经来超度目连尊者的母亲。这是佛在世时举办的唯一的一次法会。出家人讲经说法,好好的说一部经,我赞成;假如出家人经常办法会,我一个在家人,我都反对。这不是弘扬佛法,这是赚钱。因为办一个法会,内堂要出多少钱,外堂要出多少钱,没有钱没法办法会。

问:不二法门当如何学修?
答:所谓“二”是指真的、假的,有的、无的,这些都是二。为什么会有真的假的,是因为我们有分别心。学佛首先是不要有分别心,当我们有分别心的时候,就有因缘(十二因缘);有了分别心,就有爱憎心,有了爱憎心,就产生取舍心,这个心起来了就有了分别心,分别心一起,是非心就起来了,这时候生跟死就来了。所以佛,真正修行到家了,连生死涅盘(不生不灭)都是空中的花。因为我们眼睛有病了,才眼冒金花。佛法告诉我们,这眼前金花乱动是什么原因,是你的眼睛出了毛病,不是世间真有金花。所以,头一个我们就要去掉爱憎心,没有爱憎心的前提就是不要有分别心,不要怨生死而乐涅盘,生死涅盘都是空花、幻象。能够知道这个,生死没有什么可怕。

真正的大乘佛法就是不二法门,不二法门就是没有分别心,没有分别心,就没有爱憎心,没有爱憎心,就没有取舍心,没有取舍心就不会造业。我们今天所受的果报都是因为我们的业。不要有任何怨,不要怨我的命不好,怨天尤人,这都是自己的业造成的自己的果,“欲知过去因,现在受者是,欲知未来果,现在做者是”。只问现在做什么,不必去算命,也不必占卦,一切都是自作自受。所以我们在佛法里修行必须要知道,我们的责任非常重,没有人可求,没有人能帮你的忙,完全靠自己。这样的话,我们自然知道要不停的精进。


叶曼参观龙泉寺,在西跨院三圣像前双手合十。叶曼说过,自从一见楞严后不读人间糟粕书 ,希望有生之年再讲一部《楞严经》。

问:生从何处来,死向何处去?
答:我还不懂得。我们只好相信,我们不是只活了这一辈子,也只好相信轮回。这个轮回,在时间方面是因果,空间方面是因缘。所以我们多结缘,在处事待人方面从宽处,从大处着想,不要把自己限制在自私自利里。这也是孔子所说的“夫子之道,无他,忠恕而已矣”。这是我们起码的处事待人的方法,就是这两个字。这两个字都从“心”而起,所谓“忠”是把心搁在中间,处事要忠;“恕”是“如心”,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说起来很简单,把心搁中间,不偏向有,也不偏向无,不偏向左,也不偏向右,这就是佛家所说的“直道而行”。佛法告诉我们要走直路,不要走弯曲的路。

我们知道这个以后,发现这颗心最难管。谁代表我们的心?孙悟空代表我们的心。孙猴他七十二变,上一分钟还好好的,下一分钟他就变了。唐僧怎么管他?请观世音给他带上个紧箍咒,唐僧一念紧箍咒,孙猴就头疼的不得了,只好听师父的。我们这颗心自己总管不了,有一个紧箍咒就是“道德”。于是,一说这不合道德,我们就不敢做了,人言可畏,我们就会放弃,把自私自利的心压下来一点。知道这个以后,我们就不要问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只问当下。你当下懂不懂得因果?懂不懂得因缘?这是最基本的佛理,也是最基本的处事待人之道。能够这样的话,管它生死呢。

到现在为止,我们比刚才已经更接近死亡一个半钟头了。不管诸位是高明的,还是年轻的,我们都往那条死亡的线上走。因为世间的一切物质离不开成住坏空,我们人离不开生老病死。释迦牟尼也是因为看到这个,当下就放下。我们谁能做到,我们能放下几样?当我们烦恼来的时候,就想想生从何处来?我们都会死,不要以为我们千年不死。生的时候,小孩的手都会攥得紧紧的,什么东西都要把握在手里头;死的时候,两个手都放开了。“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万般的名利权情都带不走,只有造的业随身。死向何处去?死向你的业力去。

现在连脑子里想什么东西,都在种业,好可怕呀!所以,玄奘大师的《八识规矩颂》里说到藏识,说到“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受熏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问问主人公在哪里?主人公就在我们的藏识里。这个“三藏”不是平时说的经律论三藏,而是“能藏,所藏,执藏”。动词叫cang,名词叫zang。所以叫“浩浩”,大的不得了,就在我们本身里。第八识里,就是我们的三藏,能藏-我们什么都能接受;我们接受完,所藏的也在我们的藏识里;然后我们挑选我们什么东西能够放在里面,这就是执藏。头一个,我爱我自己,人人都免不了,无论你是想成佛,还是想成菩萨,头一个就有“我”在。这个我是变成一个小我,还是一个大我,在我们自己选择。知道了这个以后,管他生从何处来?我今天所受的果报,是我过去多生累劫积攒下来的,除了感恩以外,不作他想。若问死向何处去?将来你是成菩萨成佛,还是升天,还是堕入地狱、饿鬼、畜生,完全看你自己。

没有人可求,没有人可以帮你的忙,连佛菩萨都救不了。所以地藏王菩萨了不起,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我不但要入地狱,我要住地狱,我还要乐地狱。我不但要乐地狱,我还要庄严地狱,多了不起!所以我们得有地藏王菩萨的精神。我不但要住这世间,我还要再来。生从何处来先不要管它,死向何处去也不管。哪怕堕到地狱、饿鬼、畜生,我只要心存一念,哪怕做了一点功德,以后回到这个娑婆世界来,我还要尽我所知的尽量告诉别人。这就是菩萨大愿。即使我们过去造了很多业,你能有这样一个念头,这么一个愿力,这个愿力就会实现的。

所以我们不要问,生死怎么样来,怎么样去。我们时时刻刻在走向死亡,世界没什么可贪的东西。我活着,就要把这个世界庄严好。能够做什么我尽量做,我们没有种一棵菜,没有种一粒米,没有织一寸布,没有盖一片瓦,而我们都享有这些东西。我们应该多感激,尤其是知识分子,当你只有感激的心,只有惭愧的心的话,你不会做坏事的。假设我们永远在那怨天尤人,我们整天的脸都会变形,我们的言语整天的都是抱怨,人人都会离你而去,我们能欢欢喜喜的做人,用一颗感激的心,报恩的心做人的话,这个人很可爱。即使他长的很丑,即使他很老了,还是很可爱的。

所以说我们尽我们的力量,做我们该做的事情,其他的事不要管,连生死都置之度外。我现在九十多岁,我常常跟人家说,我每天晚上换上睡衣以后,不知道明天早上,是不是还要穿日间的衣服。因为人走多半是半夜走。我活一天算一天,这一天我快快乐乐活,让别人跟我一起也快快乐乐活,这是我唯一能做的。其他我都做不到,你要问我生从何处来,我也问,死向何处去,我更发生疑问,但是都得不到解答。唯一可解答的就是自己,自己在种什么因,将来就得什么果。所以我说,只问当下,管他前因后果!你当下做的是什么事情,这个最要紧!(鼓掌……)

问:实现传统文化现代化需要哪些因素?
答:人人抱着张载的报恩的心、度众生的心,事情都容易解决。假设我们用自私自利心来做,问题会越来越多。而有一颗报恩的心需要知识、智慧,所以我劝大家多看书。古人一本书能够从古传到现在,这不简单,是把他一辈子的智慧,一辈子的精力留下来,而使他的书能够传到现在。我们把人家一辈子的智慧,在一天中用几个钟头学过来,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所以大家记住,多读书。关于做事情,最要紧的不是你的智慧多高,而是认真。无论是国家,无论是团体,无论是个人,最要紧的是认真,认真的去做,不要马马乎乎。中国人是世界上很聪明的人,聪明人容易犯的毛病,就是刚刚知道浅深就放弃了。我们最爱说的话就是马马乎乎,我们就吃了马马乎乎的亏。一直吃到现在。

另外,还要知道,我现在以什么样的身份,做我应该做的事情,做我能够做的事情。一个是“应该”怎么样,一个是“能够”怎么样。你常常有很多应该做的事情,但是你做不到。但是有许多你能够做的事情,不是你应该做的。所以一个应该,一个能够,我应该做的事情,我能够做的事情,把两样事情想一想,这就是处世待人最基本的。否则的话,我能够做的事情变成我应该做,就成了独裁,像墨索里尼、希特勒,他们能够做的事情,他们认为是应该做的,这两个在一道儿,就变成罪恶了。假设你能够知道,我应该做什么事情,然后想想我能够做什么事情,你就会自律,这就是“戒”。所以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个大学之道实在就是佛家的“戒定慧”。你不知止,就是不知戒;你不能戒的话,就不能静下来;你不能静下来,就不能安心;你不能安心,就不能够真正的知道什么叫做“心不二用”,你才能精进。真正精进以后,每一天都让自己有一个新的东西,自己先给自己格心,能够这样的话,你时刻都在进步。这就是我们要做的,日新。“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