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长白山满族文化博物馆,感受神山庇护下的满族文化
发布时间:2024-07-11 02:12:18作者:大悲咒全文网旅行中,有的人喜欢美景,有的人喜欢美食,有的人喜欢文化,而对渝帆而言,这三者缺一不可。美景令人赏心悦目,美食则是味觉享受,而文化更是博大精深令人增长见识。
今年6月,我们的长白山之旅中,美景方面我们游览了中国十大名山之一的长白山、露水河国际狩猎场等,美食方面品尝了当地的特色佳肴,而文化方面则重点参观了长白山满族文化博物馆,了解了生活在长白山地区的满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
满族是祖国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曾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以及东北地区的开发做出过重要贡献。虽然满族的名称是在明代末年才出现的。但是它却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据说早在先秦古籍中所记的肃慎人,便是满族有史书记载的最早先世。汉代以降,不同朝代的史书上分别记载的挹娄、勿吉、靺鞨、女真,皆是肃慎后裔,同时也是满族的先人。
对于满族而言,长白山是他们的发祥地,是他们的故乡,被他们奉为神山,自然也是满族文化的摇篮,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满族与其它民族一道,在博击中共存,在奋争中融合,共同融入了生生不息的伟大中华民族。
长白山满族文化博物馆是全国首家以长白山满族文化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该馆占地面积一万余平方,内设十余个展区,分为中华名岳长白山、长白山满族神山崇拜、长白山满族历史源流、长白山满族生产习俗、长白山满族生活习俗、长白山满族文化艺术等六个主题展区,以及与长白山满族文化密切相关的长白山松花石、松花砚、长白山特种物产标本、长白山人参、长白山美术等五个专题展区。
长白山满族文化博物馆内,文史资料翔实,文物藏品丰富,真实再现了长白山满族先民的聪明才智和灿烂悠久的满族文化,也展示了长白山雄浑、博大的文化底蕴。接下来请跟随渝帆的镜头,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长白山满族文化博物馆外观
博物馆正面
博物馆的后面部份
博物馆大门入口,大家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博物馆的开放时间,我们去的时候大门紧闭,后来因为有重要客人参观,我们才得以跟在后面一起入馆参观。
中华名岳长白山
巍巍长白山,傲峙关东大地,襟三江领五脉,绵亘千里,势雄寥廓,逶迤磅礴,藏天然之秘,蕴万古之灵。
自古以来,满族及其先民,世代生息繁衍于白山黑水之间,与长白山结下了不解之缘,视长白山为发祥重地,将民族根脉系于长白山,奉长白山为神,倍加尊崇,与祭祖融为一体,岁时奉祀。
“发祥长白始,根本启皇清”,长白山是满族的故乡,是满族文化的摇篮。满族在勃兴沉浮的历史长河中,与其他民族一道,在搏击中共存,在奋争中融合,共同谱写了东方乔岳的壮丽诗篇!共同缔造了万古不屈的民族——中华民族!
当代对长白山的界定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是指长白山脉。其范围大致北至我国吉林省安图县的松江镇,西至抚松县,东至朝鲜境内的西头水,南达盖马高原的甲山、白岩一带。南北长约310公里,东西宽约200公里,总面积近7万平方公里。广义是指以长白山脉为中心的外延地区,即西起辽河与千山山脉相连;南濒黄海、盖马高原,鸭绿江、图们江从其腹地穿过;北达松嫩平原,松花江、嫩江合流并进;东至牡丹江流域和日本海,完达山为其余脉,总面积超过40万平方公里。总之,长白山地处祖国东北边陲,与朝鲜毗邻,与日本隔海相望,与俄罗斯接壤,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距今约6亿年前,长白山仍沉寂于神奇奠测的大海底部。从早古生代的寒武纪开始,地球又继而度过了5个地质变迁时代,东方海底不甘沉沦,开始上升并形成陆地。
距今约2亿年前,地质海西造山运动拉开了气势磅礴的序幕,造化出祖国千姿百态的山川,长白山脉迅速隆起。
在距今约1.2亿年前,地壳接二连三的运动形成了巨大冲击波,拉开了长白山火山爆发的帷幕。在大规模地壳括动和火山爆发并存的情况下,长白山变成了一座巨型复合式盾状火山体,最终形成了我国东北第一高峰——海拔2691米的长白山白云峰。
长白山山峻水亦奇,源于长白山天池的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仿佛自天而降。正像满族刨世神话所描述的那样,长白山地区在很久很久以前,什么也没有,水天相连,一片汪洋。奥雅尊天神开辟了天地,于是山川、河流出现了。
在晚更新世时期,长白山已成为动植物生长栖息的天堂。遗憾的是,随着冰缘期降临,许多抗寒力差的动物,遇天灾而灭绝。大约11OO年前,长白山以天池为活动中心,发生过一场极其宏伟壮观的火山爆发运动,焚毁了方圆50公里的大片原始森林及植物植被,给生物界带来了深重
长白山——大自然的骄子,素有“立体资源宝库”之称,以其自然、神奇、博大闻名于世。长白山地处温带,由于山脚至山顶垂直高度2000多米,气候也相应垂直变化,分为中温带,寒温带和高山亚寒带。因而形成了植物的垂直分布,由红松阔叶混交林带、云冷杉林带、亚高山岳桦林带,直到高山苔原带,形成了最完整的垂直自然景观。身处一山,近乎领略四季风光。长白山是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角的故乡,作为特有的生物种源储藏库,长白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与生物图”自然保护网。古老茂密的原始森林被誉为“长白林海”,拥有以东北虎、棕熊等为代表的野生动物300余种;以人参,灵芝等为代表的野生植物2400多种;以煤炭、硅藻土等为代表的矿产100多种;以温泉、矿泉为代表的山泉星罗棋布。
巍峨而富饶的长白山,正如满族民谣所颂:“长白山,万丈高,前清发祥地,储藏各样宝”。作为祖国历史文化名山,长白山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浓郁的旗风满韵,吸引着海内外游客“春观山花,夏登天池,秋赏红叶,冬游冰雪”,体味着不同于“五岳”等名山的北国风情。
长白山神山崇拜
满族及其先世深信万物有灵,尤其对赖以生存的长白山,更是崇拜有加,视长白山为佑护之山、启运之山,大兴祭祀封禅,祀典如同五岳。从世俗敬畏到尊封长白山神,经历了漫长岁月,记录着满族奋争崛起走向强盛的光辉历程。
满族先民对长白山的崇拜源于对长白山的敬畏和感恩,满族先民长期生长在白山黑水之间,长白山是他们的衣食之源;同时,因其地理生态环境的特殊,有许多怪异现象;再加之满族先民一直是其支系中最落后的部分,社会发展水平较低,对这些现象无法理解,从而对山中的许多事物产生神灵观念,既敬畏又依赖,他们将长白山看成神秘莫测的神山。
辽代崇拜长白山,尊长白山为“白衣观音”,说它是“白衣观音所居”之地,《契丹国志》卷二七“长白山”条载:长白山在冷山东南千余里,盖白衣观音所居,其山禽兽皆白,人不敢人,恐秽其间,以致蛇虺之害。以为是“白衣观音”在冥冥中统辖其地,把长白山的终年被雪、禽兽皆白、虎豹熊罴皆不害人的自然崇拜、动物崇拜和佛家的清净、慈悲、普渡众
生观念联系在一起;把长白山想象为“白衣观音”的形象,去其虎豹豺狼之气,使长白山变成超尘绝俗,悲天悯人的佛家净土。这显然是满族先民受了汉族佛教文化的影响。
至清代满族崇祀长白山尤甚。在天聪九年(1635)成书的《满洲实录》和崇德元年(1636)的《太祖武皇帝实录》两书的开篇中均对满族的始祖做了如下记载:“满洲起源于长白山之东北布库里山下一泊。初,天降三仙女浴于泊,长名恩古伦、次名正古伦、三名佛古伦,浴毕上岸,有神鹊衔一朱果置佛古伦衣上,色甚鲜艳,佛古伦爱之不忍释手,遂衔口中,甫着衣,其果入腹中,即感而成孕。告二姊日:吾觉腹重,不能同升,奈何?二姊日:‘吾等曾服丹药,谅无死理,此乃天意,俟尔身轻上升未晚。’遂别去。佛古伦后生一男,生而能言,倏尔长成,母告子日:‘天生汝,实令汝为夷国主,可往彼处。’将所生缘由一一详说,乃与一舟顺水去其地也。”布库里雍顺就是满洲的始祖,这一传说,说明爱新觉罗家族的始祖是仙女的后代,非普通,应当建立帝业,统治天下百姓。同时,该传说也强化了长白山的神圣性,为以后的对长白山封禅做好了铺垫。
康熙十六年(1677)四月,平定三藩之乱之后,为求助于故土山神,象犯长白山“答天地之庥”,康熙帝谕内大臣觉罗武默讷、侍卫费耀色等日:“长白山乃祖宗发祥之地,今无确知之人。尔等前赴镇守乌喇将军处,选熟识路径者导往,详视明白,以便酌行祀礼。尔等可于大暑前驰驿速去。”武默纳一行多人于五月四日离京,二十三日至吉林地方,六月三日由吉林协领萨布素为前导,水陆并进,同往长白山。十七日抵达,十八日回转,七月初一回到吉林,八月二十一日抵京师,历时四个多月时间。武默讷回京后,向康熙皇帝上奏章说:“长白山发祥重地,奇迹甚多,山灵宜加封号,永著祀典,以昭国家茂庸祝贶。”同年九月,康熙帝谕日:“长白山发祥重地,奇迹甚多,山灵宜加封号,永著祀典,以昭国家茂庸神贶之意,著礼部会同内阁详议以闻。”康熙十六年(1677)十一月,札部等衙门遵旨议覆:“长白山系本朝发祥之地,祀典宜崇,但民舍辽远,不便建庙,请封为长白山之神。
康熙十七年(1678)正月,“遣内大臣觉罗武默讷一等侍卫对秦赍敕封长白山之神,祀典如五岳”。在实际操作上也是按明代封五岳之礼进行的,“陈设帛一、柱香一、酒三爵、牛一、羊一、豕一、登一、笾豆一、竹甫簋各二”,并沿用了明代的长白山封号。在吉林城西南九里温德亨山致祭。春秋仲月初旬,由宁古塔将军主祭,盛京礼部遣官读祝文赞礼。
康熙帝还亲自撰文,论证长白山是五岳之首:“占今论山脉九州,但言华山为虎,泰山为龙,地理家亦仅云:泰山特起东方,张左右翼为障。总未根究泰山之龙於白山也。……长白山之龙,放海而泰山也。”(《吉林通志》卷六天章志,圣祖仁皇帝御制文)长白山是五岳之祖,长白山根脉南伸,入伏渤海,自山东半岛复起,而直连泰山,因此,泰山是长白之余脉。这样,就把长白山说成是五岳之根了。
长白山满族历史源流
关于满洲族源,史学家认为可以上溯到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足证满洲族有悠久历史。但满洲族和肃慎等族不能等同,因为满洲族这个氏族联合体中有些氏族并非是肃慎、女真的后裔。杨同桂《沈故》中谈到满洲八大姓中“瓜尔佳、钮钴禄、舒穆为金之旧姓,俱见《金史》;董鄂、辉发、乌喇、马佳乃以地为氏。……铁治亭(铁保)尚书,即董鄂大姓也。据称其先为宋英宗越王裔,后为金人置之董鄂,遂以地为氏,可见满洲世家中亦多系中原旧族。”再如纳兰性德的始祖星恳达尔汉,其后裔杨吉砮幼女嫁给努尔哈赤,生皇太极。而杨吉砮“其先出自蒙古,姓土默特氏,来纳喇部,据其地,遂以地为姓。”由此可知纳兰性德虽隶属满洲正黄旗,实蒙古族,其族源和女真族毫无关系。可是纳喇氏〈即纳兰氏或那拉氏〉却是满洲这个氏族联合体成员之一。仅从上述两例即可证满洲族已不能与历史上女真族等同,满洲统治者号其部族为满洲,就是有别于女真。
满洲这个族称始于何时呢?《清史稿·太祖本纪》记述努尔哈赤,姓爱新觉罗氏,“始祖布库里雍顺,母佛库伦,相传感朱果而孕。稍长,定三姓之乱,众奉为贝勒,居长白山东俄漠惠之野俄朵里城,号其部族曰满洲。满洲自此始。”这段记载基本是《满洲实录》、《清太祖实录》中三仙女传说的概述。二书中原载“其国定号满洲。”《清史稿》编者明知传说中布库里雍顺时代不可能建立满洲国,——即使是地方政权,于是改写为“号其部族曰满洲。”其实《清史稿》此说也不可信。满洲之称决不会早在努尔哈赤数世之前出现,而是在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东海女真,征抚蒙古之后,皇太极才使用一个新族称——满洲,反映众多氏族联合统一的现实,以示强大。这在《满文老档》天聪九年随处可见有满洲人、满洲兵和满洲国的称谓。
满洲由族称变为国号始见一皇太极当权时代。据《清太宗实录》载:天聪元年在给锦州二太监复书中,自称“大满洲国天聪皇帝”。天聪十年四月十一日,皇太极接受尊号,祭告天地时,自称“满族国皇帝臣,敢昭告皇天后土之神。”从此“建国号大清,改元为崇德元年。”结束了族称国号混用时代,恢复了满洲为族称的含义。
从以上简述,可以获得两点认识:其一,满洲族不等于女真族,所以满族文学也不等于女真文学。其二,满洲族中虽有女真族后裔,但满洲族的形成在明末,时间较晚,满洲族文学的发轫也不能早于满洲族的形成。
在第三展区,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满族的历史古迹
满族八旗铠甲、八旗旗帜展示
这里还可以看到满族最兴盛的清朝,历史皇帝的介绍
海东青,为满族最高图腾。中文名鹧应,即肃慎语“雄库鲁”,意为世界上飞得最高和最快的鸟,有“万鹰之神”的含义。传说中十万只神鹰才出一只“海东青”,是中华肃慎(满族)族系的最高图腾。代表,勇敢、智慧、坚忍、正直、强大、开拓、进取、永远向上、永不放弃的满族精神。
满族的文化艺术
长白山满族文化艺术,是一个独立的展区
满族的乐器
满族的游戏
满族音乐包括:民间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
。历史上曾有“渤海乐”、“女真乐”、“萨满祭祀音乐”等。满族的信仰——萨满教
满族的婚嫁习俗
满族的饮食
满族的生活习俗
满族人家的生活实景图
看这样的情况,我看与南方差不多,没有太多区别的感觉
长白山生产生活
林树劳作的满族人民
长白山多森林,满族人民长期生活在森林里,这是采灵芝的满族妇女
林间劳作实景图,渝帆也没看出来这是在干嘛,好像是在采什么
捕鱼是满族及其先人重要的生产形式之一。捕鱼方法主要有叉鱼、打旋网、下挂子、放须笼、罩鱼等。
以前狩猎是满族人民重要的生活内容
从林情景再现
熊俗称“黑瞎子”,满语“勒付”。捕猎方法主要有“揣仓”、“叫仓”和“碓捕”。
东北虎俗称“山神”、“山神爷”,满语“他斯哈”。满族先民素以射虎为能事,猎捕方法惯用陷阱、伏枪和犬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