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全文网

华严经讲话 二十一、清凉之心水

发布时间:2024-06-28 02:10:22作者:大悲咒全文网
华严经讲话 二十一、清凉之心水

二十一、清凉之心水——离世间品

五台山清凉寺

自东亚之佛教圣地五台山金阁寺向西前进,野生之草花遍满全山,如毕绒毯般生意盎然,穿越山领,再往前行,可见标示「清凉寺入口」之指标,由此通过狭小道路,即至清凉谷。清凉谷右侧之台地上,即五台山清凉寺。

文化大革命时,其风暴亦不轻饶此名山胜景,佛殿寺开发建筑皆遭破坏,目前,仅一清凉石残存于寺域中。清凉石所在之位置,恰为寺域之中心点,为一长约五公尺、宽约二公尺半、厚约二公尺、周围十五公尺之长方形巨石,颜色略呈青蓝。据云此清凉石乃文殊菩萨为改变五台山之气候,而借自于龙王之巨石,本寺亦因此石而名为清凉寺。

相传清凉寺系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是后屡经重修,民国早期时曾建有殿堂,公元一九五六年,更于大雄宝殿雕刻千手千眼观切音菩萨像,于文殊殿雕刻文殊、普贤二菩萨,异于文革时,全遭破坏无遗。

《广清凉传》卷上,有如下关于清凉寺之记载:「依山立名,讬居严侧。前通涧3,上接云霓。」

清凉寺系建于清凉谷之岩台上,前有溪流潺潺,山峰云涌虹现。唐长安二年(公元七○二年)七月二十日,有一大德名「感法师」者,率道俗一千余人登至台顶,于五色彩云中,见佛之手相显现;白狐、白鹿群聚其前,梵音随风响彻山谷,且异香#时,时,更见菩萨披挂璎珞出现于西峰。感法师曾将所见描给成图,呈秦于则武后。

北魏时灵辨,(公元四八七年或四七七——五二二年)曾入住于清凉寺行道。并着《华严经》一百卷。

《华严经》一百卷——灵辨

山西省太原市西侧二十公尺公里处有龙山(县瓮山)。山上有一中国最古老之燃烧石塔,至今仍完整存在。灵辨曾入住于龙山中。灵辨为晋阳人,幼少即入佛门,常读诵大乘经,特别致力于菩萨行。亦常读诵 《华严经》,因而知悉此经乃大乘佛教之最深教法。其后,曾奉持《华严经》至五台山清凉寺,乃为求文殊菩萨加护之故。灵辨于清凉寺之修持,如《古清凉传》卷上云:「顶戴此经」(《华严经》),勇猛行道,足破血流,勤诚感悟,乃同晓兹典,着论一百卷。

为求文殊菩萨加护,晓悟《华严经》教法,曾不断读诵此经,于一年之中,修持环绕五台山之回峰行。以至于足破血流,甚至肉裂骨现(《华严经传记》)。最后则以膝行,只为求得冥感。其不惜身命以至如此。

一日,忽然有一僧言:「汝且停止行道,善自思惟《华严》之真髓。」

于是,启阅经典,而豁然大悟。时为北魏熙平元年(公元五一六年)正月。

于是,灵辨即于清凉寺着手撰写《华严经》。为阐述《华严经》之真义,解住龙山嵩严寺,仍继续撰写。

灵辨之道行,风传至北魏孝明帝耳中,虽灵辨固辞,仍再三如请,于宣光殿开讲《大品般若经》。是后,则于式乾殿继续撰述《华严经》。终于,于神龟三年(公元五二○年)秋九月,完成《华严经》十帙百卷。此未曾有之快举,完成了中国佛教史上最初之大部书《华严经》注释。灵辨造作此论。系倾尽全身心力,而于正光三年(公元五二二年),迁化于融觉寺,年仅四十六。

孝明帝知悉此事,遂下略令,云:「此论乃上菩萨所造,宜收入经藏,编辑目录,以广弘布流传。」

于是,由灵辩弟子道昶、灵源、昙显等奉旨传写,流通于道俗之间。

于初,《华严经》仅流传于山西地带,并未远传至长安、洛阳,而长安之华严学徒均热望能一睹该书。唐永淳二年(公元六八三年),有终南山至相寺通贤法师及玄爽、房玄德二居士等,同诣五台山,于童子寺拜见此书,遂持返长安,而广泛泛流通。距灵辨着论百六十余年后此书方呈现于长安都城。

论者,为菩萨之撰述书,与新罗元晓之《金刚三昧经论》、唐李通玄之《新华严经论》并称,灵辨之《华严经》一百卷,亦光芒四射,颇受爱读。惜今仅存断简数片

圣地之庄严

《华严经》第七会,仍于普光法堂开启,故称为普光法堂重会。普光法堂重会计一会一品,即〈离世间品〉。

世尊于摩诃提国寂灭道场之普光法常,端坐于宝师子座,成等他细有无量菩萨云集,普贤菩萨于每一问各予十种作答,计二千行法,依顺序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果满究竟位等行。

以下,即说明菩萨之十种依果、奇特想、行、善知识、勤修精进等行法,唯限于纸数无法全部列出详明,今仅举出须特别注意之菩萨行法,略加解说。

譬如菩萨之十种行,即:

一、令一切众生专求正法行。

二、善根淳熟行。

三、善学一切戒行。

四、长养一切善根行。

五、一切不乱修三昧行。

六、分别一切诸智慧行。

七、修习一切所修行。

八、庄严一切世界行。

九、恭敬供养善知识行。

十、恭敬供养诸如来行。

若能修习以上十种菩萨行法,即能完成佛行。修学戒律、积聚善根,确为重要之行,但却更须一心不乱修习三昧。灵辨于五台山清凉寺之所修,即为一心不乱之《华严经》读诵行。「读诵 」可谓即三昧行。五台山同围之山峰、溪流、花卉等一切,或皆函于读诵三昧之中。「分别一切诸智慧行」者,即于读诵三昧之后,依又殊菩萨之指示,思惟《华严经》之深旨。如此,三昧与智慧具足,始能完成「庄严一切世界行」。以清凉寺清凉石为中心之清凉谷,或即为「此世界之净土」般被庄严着,进而更庄严五台山之五峰。如此庄严毕,于是再供养善知识、菩萨、如来等。《华严经传记》卷一有云:「今此山下有清凉府,山之南面小峰有清凉寺。五名五台山。以五山最高,其上产不生林木,事同积土故谓之台也。山周回四百余里,东连恒岳。中台上有大华池,湛然清彻,蒸多微感,又有精屋石塔;北台上有名优浮图二,并舍利及文殊形像。(中略」烂同舒锦,赫如霞照。至于超常绝听之类,世所希闻者。

五台山自中腹以至山顶,不长树木,仅遍生高山植物,且花卉放,仿如一片花田。其中,涌泉随处或见,大华池即其一也。台顶上有佛塔、舍利塔及文殊菩萨像。由此观之,诚如净土之显现,绝视听之景致。

以一心不乱之三昧,及《华严经》之研究,而完成「庄严五台山行」者,即灵辨是也。

自大之出入

普贤菩萨回答普慧菩萨之二百问中,有各形各色之问题,其中,如说进入十种世界,即:

一、入不净世界。

二、入清净世界。

三、入小世界。

四、入中世界。

五、入微尘世界。

六、入微细世界。

七、入伏世界。

八、入仰世界。

九、入有佛世界。

十、入无佛世界。

所谓十种世界,即由清凉世界、不净世界之净、不净、小世界、中世界、微尘世界、微细世界等世界之大、小,伏世界,仰世界等上下之世界,以及有佛世界、无佛世界等佛这有无等等世界所组成者

灵辩所居住之五台山为清净之世界,而出五台山之境域,即为不净之世界,可谓不净之世界所范围者五台山。菩萨者,有入不净之世界救度众生,有于清净之佛国土赞叹如来;即于清净、不净之二世界中自由自在地出入。

世界之大小亦各不同,中世界者,以五台山而言,则约于中台、南台之一台峰,而清凉寺、竹林寺者则为小世界;山顶之砂砾为一微尘世界;高山植物中之一朵小花,约即微细世界;自台峰俯视深谷,为伏世界;自台顶仰视长空,为仰世界,其中有文殊菩萨之示现。五台山之境域中,为有佛之世界;五台山外,则为无佛之世界,其中有文殊菩萨之示现。五台山之境域中,为有佛之世界;五台山外,则为无佛之世界。

尔但一切,入凡入圣,入染入净,入诸佛国土,入弥勒楼阁,入毗卢遮那法界,处处皆现国土成住坏空。(《临济录》大正四十七·页四九八中)

此即谓汝等众人,不论凡俗之世界、圣者之世界、不净世界、清净世界、诸佛国土、弥勒殿堂、毗卢遮那法界,皆能自由进入,且随处显现诸国土,更能悉知世界之生灭变化。如此,能自由自在出入诸国土者,即为贤达圣人。《华严经》之〈入法界品〉,系说善财童子遍访诸国之善知识;而〈离世间品〉则说菩萨能自由自在出入诸世界。

十种自在

〈离世间品〉中,更说十种自在。即:

一、寿命自在。

二、心自在。

三、庄严自在。

四、业自在。

五、受生自在。

六、解脱自在。

七、愿自在。

八、神力自在。

九、法自在。

十、智自在。

此中,寿命自在者,于无限之时间,能自在保有寿命。人类之生命有灭亡之时,而菩萨之寿命则系无限制的自在。灵辨虽年仅四十六即逝世,而《华严经》一百卷,却有永远之生命。初唐时,有一同名之大慈恩寺灵辨,亦为一华严学者,且活跃一时。(《华严经传记》)卷三,〈讲解〉下)

心自在者,即依无限三昧而获得甚深智慧。灵辨进入五台山,曾顶戴《华严经》行道一年,彻底实践读诵三昧。若无此行时,则无法获得体悟《华严经》之智慧。

庄严自在者,即庄严一切国土。五台山即由佛、菩萨、寺院、佛塔等庄严而成之圣域。

业自在者,即随时承受果报,灵辨曾文殊菩萨之冥感而豁然大悟,此即行道之果报。

受生自在者,即受生于一切国土,显现形象。文殊菩萨于五台山随处示现,此实非普通凡人世间所能及。佛陀波利欲入五台山时,曾遇一老人指示道:持《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来。此一老人即文殊菩萨之化身。灵辨曾蒙一人指示道:「汝且停止行道,善自思惟此经。」此一人者,亦即文殊菩萨之化身。于五台山得遇文殊菩萨之化身者甚多,其事散见于《广清凉传》以及圆仁之《之唐求法巡礼行记》。

解脱自在者,即能见一切世界中充满一切诸佛。如五台山之五山,圣迹,时有灵详之事。

愿自在者,即应时、应处圆满得悟。此相应于时、处者,为一重要关键。人于一生涯中,常于任何时、任何处发生任何种事,如依修行之力,某时、某处,时悟某事。虽未曾有伟大之觉悟,但于某时、某处,却常有突然之事生起。

神力自在者,即生起一切大神变。所谓奇瑞、不思议事之现起,于宗教者之体悟而言,乃日常茶饭之事。人若用心于意志、气,则能显现神变。

法自在者,即现无量法门。〈离世间品〉中,满载着普贤菩萨对二百问题之回答,即说无量教法。灵辨亦撰有《华严论》一百卷之大部法门。

智自在者,即于一念中,得悟如来之十力、四无所畏。唯如来所具之十力、四无所畏,能于一念之中悟得。

以上所述十种自在,若能自在获得,则能得一切智自在。

清凉之月——名句之花束

〈离世间品〉中有不少名句。兹试列举数种,首先,说十咱净忍,有关第一种之说,如下云:「若他骂辱,悉能堪忍,获彼必故。」

不论如何遭受他人詈骂、羞辰,皆悉堪于忍受。若谓何以需要堪忍?乃为爱护他人之心之缘故。此即除自我修行外,亦须守护他人之心。因当他人骂辱时,其心已呈不悦,若加以对骂,则必成双方争吵,此时,对方当更加愤怒。为不令他人更形愤怒,故必须「堪忍」。其次,又云:「若他刀杖加害,亦能堪忍,护彼我故。」

他人以刀杖欲加害于我,亦须忍耐。实际上,此乃难以实践之事,然为菩萨者,若不能实行,则不能成为菩萨。前述二种语句可谓为座右铭之名句。

〈离世间品〉更有下列名句:

烦恼愚凝,覆众生眼,皆悉盲瞽。我今智慧自在,当普开导众生慧眼,悉令清净。

此谓众生之眼为烦恼、愚凝所覆,故众生皆成盲瞽,不复能见。能众生之眼,本来清净,所以不能明视,乃因为烦恼、愚凝所覆,菩萨之心,则喻为清凉之明月。经云:

菩萨清凉月,游于毕竟空,

垂光照三界,心法无不现。

此处所言清凉月之「清凉」,与〈菩萨住处品〉中提及之清凉山之「清凉」相同。《广清凉传》卷上产述及五台山称为清凉山之缘由,有问清凉山一名之由来,系因其山寒凉而得名,或因具足殊胜功德而得名?对此质问,则答以因其山寒凉且肯足殊胜功德,故名称为清凉山。

一为山寒,兼有五顶。二唯就文殊化境,#余仙圣所居(《广清凉传》卷上)

此言五台山者,因寒冷之故,又有五峰,且为文殊菩萨化现之处,非其他圣人所居,故称为清凉山。为见清凉月之故,灵辨入住于清凉山清凉寺,求文殊菩萨加护。附带一提,曹洞宗之回向文中,有:

菩萨清凉月,游于毕竟空,

众生心水净,菩提影中现。

此文句亦系取意于《华严经》(《扣经禅宗》讲谈社,页二二○)。道元禅师有歌咏云:

没有污浊,明月住于心水中,

波浪碎溅,光明濯射。

此谓清净之心水,即菩萨之清凉月。

究竟心者为何物?

心如工幻师,示现种种事,

善分别五阴,其心着所无。

此谓心者,恰如幻术,能现种种事物。如色受想行识,身体与精神等作用,皆能分别思虑,而其心之本质,却不执着此,即如清净之水中,映现各种影响。

吾人之心,亦可成为菩萨如清凉月之澄净、透明之心。灵辨入住于清凉山清凉寺,得见文殊菩萨现身,且完成一百卷《华严经》之大作,即因其心能清净如清凉之水。〈离世间品〉之教法,即开示众生,舍弃一切烦恼,使成为清凉之心水。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