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姚卫群教授:《药师经》的主要内容及其社会作用
发布时间:2024-06-22 02:12:44作者:大悲咒全文网【摘要】《药师经》是大乘佛教中的重要经典。这一经典中展示了佛教所追求的净琉璃世界,强调要努力听闻佛教正法,获得智慧,使众生从种种痛苦中解脱出来。《药师经》及其后世的一些注释等形成了大量民众中的药师信仰。这一信仰在历史上和现代都有着重要的社会作用。分析和探讨这些作用,对于吸收借鉴已往人类的文化遗产,促进现代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药师经》;药师信仰;净琉璃世界;净土;佛教
【作者简介】姚卫群,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汉译佛典中称为《药师经》的通常指五个译本,即东晋帛尸梨蜜多罗译本、宋慧简译本、隋达摩笈多译本、唐玄奘译本、唐义净译本。五种译本中玄奘译的《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最为通行,影响较大。《药师经》及其后世的一些注释等形成了历史上的药师信仰,在古代对人们的思想观念或宗教信仰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在现代社会仍对民众有影响,值得关注和研究。本文拟对玄奘所译《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以下均作《药师经》)的主要内容进行探讨,并就由此经等文献形成的药师信仰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简要地提一些看法。一、《药师经》的主要内容
《药师经》的篇幅不长,内容也不算复杂,主要包括这样一些内容:对净琉璃世界的描述、对十二大愿的论述、听闻药师如来名号及信奉该经思想等所得的功德或善果,等等。
关于对净琉璃世界的描述,《药师经》中说:“东方去此过十殑伽沙等佛土,有世界名净琉璃,佛号药师琉璃光如来
。……彼佛土一向清净,无有女人,亦无恶趣及苦音声,琉璃为地,金绳界道,城阙宫阁,轩窗罗网,皆七宝成,亦如西方极乐世界,功德庄严等无差别。于其国中有二菩萨摩诃萨,一名日光遍照,二名月光遍照,是彼无量无数菩萨众之上首,悉能持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正法宝藏。”按照此处的描述,确实可以说“净琉璃世界”是一个极乐世界。这一世界中没有轮回中的恶道,也没有民众的痛苦之声。地都是玻璃做的,道路边上都有金绳,城市房屋等由七宝建成。“净琉璃世界”充满了快乐,没有痛苦,与世俗世界完全不同。这个世界中有以日光遍照菩萨和月光遍照菩萨为首的众多菩萨,他们具有“正法宝藏”。这里显然是一个仙境。文中说该世界“无有女人”,这可能也是此世界没有痛苦的原因之一,因为佛教中常说“欲为苦本”,而“无有女人”大概也就不会有欲望,而无欲望也就没有佛教“四谛”中说的“集谛”,自然也就没有产生痛苦的因了。
经中谈到药师如来于过去世修菩萨道时,为了使有情所求皆得,曾发十二大愿,并对这些大愿为作了叙述。
第一大愿是:在其来生得无上正等正觉时,使身体充满光明,庄严美好,而且使众生也如同自己一样。经中原文为:“愿我来世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自身光明炽然,照曜无量无数无边世界。以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随好庄严其身,令一切有情如我无异。”
第二大愿是:在其来生觉悟时,身体明净,功德无量,使众生得到开示,能够随心所欲。经中原文为:“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彻,净无瑕秽,光明广大,功德巍巍。身善安住,焰网庄严,过于日月。幽冥众生,悉蒙开晓,随意所趣,作诸事业。”
第三大愿是:在其来生觉悟时,具有佛教无量的智慧和方便,使众生得到无穷无尽的可使用的物品。经中原文为:“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以无量无边智慧方便,令诸有情皆得无尽所受用物,莫令众生有所乏少。”
第四大愿是:在其来生觉悟时,使众生中有错误观念的人都得到觉悟;使佛教中持小乘思想的人都改宗大乘。经中原文为:“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行邪道者,悉令安住菩提道中,若行声闻独觉乘者,皆以大乘而安立之。”
第五大愿是:在其来生觉悟时,如果众多有情皈依佛教修梵行时,都能守戒。如果犯了戒,一旦听到药师如来之名,就能得到清净,免于堕入恶道。经中原文为:“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无量无边有情,于我法中修行梵行,一切皆令得不缺戒,具三聚戒。设有毁犯,闻我名已,还得清净,不堕恶趣。”
第六大愿是:在其来生觉悟时,使那些身有残疾,形态丑陋,有诸病苦的人,都能身体健康,形态端庄,消除种种疾苦。经中原文为:“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其身下劣,诸根不具,丑陋顽愚,盲聋喑哑,挛躄背偻,白癞癫狂,种种病苦,闻我名已,一切皆得端正黠慧,诸根完具,无诸疾苦。”
第七大愿是:在其来生觉悟时,使那些贫病交迫,穷困潦倒,无家可归者,能够在听了药师如来的名号之后,可以病痛消除,有家有财,身心安乐,获得无上的觉悟。经中原文为:“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众病逼切,无救无归,无医无药,无亲无家,贫穷多苦,我之名号,一经其耳,众病悉得除,身心安乐,家属资具,悉皆丰足,乃至证得无上菩提。”
第八大愿是:在其来生觉悟时,使那些为女人百恶所逼迫烦恼而不想再作女人者,转变成男人,并获得无上觉悟。经中原文为:“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女人,为女百恶之所逼恼,极生厌离,愿舍女身,闻我名已,一切皆得转女成男,具丈夫相,乃至证得无上菩提。”
第九大愿是:在其来生觉悟时,使那些堕入魔鬼之网和外道邪见的众生,都能获得解脱,接受正见,修菩萨行,达到最高的觉悟。经中原文为:“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令诸有情,出魔罥网,解脱一切外道缠缚。若堕种种恶见稠林,皆当引摄置于正见,渐令修习诸菩萨行,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第十大愿是:在其来生觉悟时,使那些在世俗社会中犯了王法而身陷牢狱,面临刑罚的人,一听到药师如来的名号时,可以摆脱这些灾难痛苦。经中原文为:“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王法所录,缧缚鞭挞,系闭牢狱,或当刑戮,及余无量灾难凌辱,悲愁煎迫,身心受苦,若闻我名,以我福德威神力故,皆得解脱一切忧苦。”
第十一大愿是:在其来生觉悟时,使那些为饥渴逼迫而造恶业者,听闻药师如来的名号,得以食饮饱餐,并赋予佛教妙法,使其获得安乐。经中原文为:“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饥渴所恼,为求食故,造诸恶业,得闻我名,专念受持,我当先以上妙饮食饱足其身,后以法味,毕竟安乐,而建立之。”
第十二大愿是:在其来生觉悟时,使那些因贫困无衣而受苦者,闻听药师如来名号,获得各种上好的衣服以及种种装饰物和娱乐物品,满足人的种种愿望。经中原文为:“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贫无衣服,蚊虻寒热,昼夜逼恼,若闻我名,专念受持,如其所好,即得种种上妙衣服,亦得一切宝庄严具华鬘涂香鼓乐众伎,随心所玩,皆令满足。”
关于听闻药师如来名号及信奉其思想等所得的功德或善果,该经中有许多说法。例如:
该经中说:“诸有情若得闻此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彼诸恶事悉不能害,一切展转皆起慈心,利益安乐,无损恼意及嫌恨心,各各欢悦于自所受生于喜足,不相侵凌,互为饶益。”“若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临命终时有八菩萨,乘神通来示其道路,即于彼界种种杂色众宝华中自然化生,或有因此生于天上,虽生天中而本善根亦未穷尽,不复更生诸余恶趣,天上寿尽还生人间。”由此可见药师如来的威力和功德,仅仅听闻其名号就有这样的善果。
如果供养此药师如来,并读诵开示《药师经》,则更是功德无量。该经中说:“若有净信善男子善女人等,欲供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者,应先造立彼佛形像,敷清净座而安处之,散种种花,烧种种香。……复应念彼如来本愿功德,读诵此经,思惟其义,演说开示,随所乐求一切皆遂,求长寿得长寿,求富饶得富饶,求官位得官位,求男女得男女。”“若能专念彼佛名号恭敬供养者,必定不受三恶趣生。”
此外,该经中还谈到“十二药叉大将”与世尊如来的对话。经中说:“十二药叉大将,一一各有七千药叉以为眷属,同时举声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蒙佛威力,得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不复更有恶趣之怖。我等相率皆同一心,乃至尽形归佛法僧,誓当荷负一切有情,为作义利,饶益安乐。随于何等村城国邑空闲林中,若有流布此经或复受持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恭敬供养者,我等眷属卫护是人,皆使解脱一切苦难。诸有愿求,悉令满足。……尔时世尊赞诸药叉大将言:善哉!善哉!大药叉将,汝等念报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恩德者,常应如是,利益安乐一切有情。”此处,这些药叉大将也愿皈依佛教三宝,担负起维护有情利益的责任,恭敬供养药师如来,使一切众生,脱离各种苦难,饶益安乐。
二、《药师经》中显现的佛教基本观念和关注重点
在整部《药师经》的内容中,可以看出佛教的一些基本观念。这就是人们生活的世界中充满痛苦,应该灭除痛苦,以及按大乘佛教的一些基本思想来灭除痛苦。
经中提到的人世间的痛苦很多,实际论及了不同种类的痛苦。
在这些苦中,有些是属于生、老、病过程中出现的苦,如经中提到有众生“其身下劣,诸根不具,丑陋顽愚,盲聋喑哑,挛躄背偻,白癞癫狂,种种病苦,”“众病逼切,无救无归,无医无药,无亲无家,贫穷多苦”等。
有一些苦是受不良自然环境和生存环境逼迫出现的痛苦,如经中提到有众生“贫无衣服,蚊虻寒热,昼夜逼恼,”“饥渴所恼,为求食故,造诸恶业”等。
还有一些苦是由社会生活中他人逼迫产生的痛苦,如经中提到有众生“一切外道缠缚,”“堕种种恶见稠林,”“王法所录,缧缚鞭挞,系闭牢狱,或当刑戮,及余无量灾难凌辱,悲愁煎迫,身心受苦”等。
经中强烈表现出了要灭除这些痛苦的愿望,充分体现了佛教大慈大悲的精神,并且对灭除这些痛苦充满了信心,认为只要按照经中所说,就能完全实现灭苦的愿望,能使众生生活在无苦的“净琉璃世界”中。
关于如何灭苦,根据经中的说法,主要就是听闻药师如来的名号,信奉供养此经,宣讲弘扬此经,消除各种邪见。这在经中有大量论述,如经中说:“有虽不毁正见而弃多闻,于佛所说契经深义不能解了。有虽多闻而增上慢,由增上慢覆蔽心故,自是非他,嫌谤正法,为魔伴党。如是愚人自行邪见,复令无量俱胝有情堕大险坑。此诸有情,应于地狱傍生鬼趣流转无穷。若得闻此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便舍恶行,修诸善法,不堕恶趣。设有不能舍诸恶行修行善法,堕恶趣者。以彼如来本愿威力,令其现前暂闻名号。从彼命终,还生人趣,得正见,精进善调意乐,便能舍家趣于非家如来法中,受持学处无有毁犯,正见多闻,解甚深义,离增上慢,不谤正法,不为魔伴,渐次修行诸菩萨行,速得圆满。……是诸有情,若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至心受持,不生疑惑,堕恶趣者无有是处。”按照这里的说法,要避免落入恶趣,远离痛苦,必须要学习佛教的正见,而得正见,修菩萨行,获得圆满,则要由听闻药师如来的名号才能激发。
尽管经中把听闻药师如来名号,信奉受持该经作为脱苦得安乐的前提条件,但仔细分析,也不难看出,具体要信众完成的还是学习和接受佛教正法,获得佛教的智慧,这是灭苦的必由之路。经中的这种观念仍然是大乘佛教的智慧解脱的思想。《药师经》中虽然没有很多哲理方面的论述,但经中说的“正见”或“正法”实际上是大乘佛教的基本思想,即经中说的大乘佛教的“智慧方便”。经中强调“若行声闻独觉乘者,皆以大乘而安立之”,要信众修大乘佛教的“菩萨行”,倡导的是大乘佛教的大慈大悲。
《药师经》中充满了要众生听闻信奉药师如来的文句,认为这样听闻信奉就可以实现众生的各种愿望。这实际也是大乘佛教对威力无穷、法力无边的佛的崇拜的一种普遍的作法。这和早期或一些小乘佛教是有差别的。早期或一些小乘佛教主要把佛陀作为掌握佛法的教主或导师,崇拜他智慧的卓越,悟性的高超。尽管早期或一些小乘佛教中也有论述佛神力的内容,但相对而言,没有后来大乘佛教说得那样多,那样言词恳切,吸引信众。《药师经》中对药师如来的神力也说到了极至,向信众提供了在佛教信仰层面中的一个完全可以依赖,完全可以寄托的崇拜对象。
三、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药师经》的不同文本以及后来出现的有关注释或注疏等佛典,对民间形成的药师信仰起了基础性的作用。这种信仰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现代社会,对人们都有重要影响。
从历史上说,这种信仰为时常处在困苦中的民众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安抚,赋予了某种精神寄托。这在生产力水平低下和人们认知能力不高的古代,对于社会的正常运转,民众精神生活状态的改善起了积极作用。从佛教自身来说,由于《药师经》等佛典形成的药师信仰为民众勾画出了一幅美好的场景,因而这种信仰为佛教吸收了大量信众,促进了佛教的广泛发展。
在现代,药师信仰仍然在社会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第一,为生活中遇到困苦的民众提供精神慰藉。在现代社会,尽管生产力发展水平与古代比有了极大的提高,科学技术和人的思维能力有了前所未有的迅速发展,但在新时期,人们的痛苦仍然存在,只是产生的原因和表现形式与古代有所不同。人们的绝对生活水平与古代相比有较大的改善,但在大量地区,人们之间的生活水平产生了很大的差距,这使许多人产生的精神痛苦并不比古代小。而且,在当今世界的许多地区,贫穷、饥饿、疾病、战乱仍然很严重,给当地民众带来巨大的痛苦,有时也不逊于古代。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民众,仍然需要像《药师经》这样的宗教文献勾画出希望美景作为思想寄托。应当说,药师信仰一类宗教崇拜对处在困苦中的民众来说,其精神抚慰作用将长期存在下去。
第二,宣传慈悲精神,造福众生。《药师经》作为一部著名的佛教经典,十分突出大乘佛教的慈悲精神。经中谈到药师如来在过去世修菩萨道时,曾发十二大愿。这些大愿充分展示了佛教救度众生的根本宗旨。而且经中也明确提到要“于一切有情起利益安乐慈悲喜舍平等之心。”“应于一切有情起慈悲心。”这种慈悲精神在现代社会中仍然有积极意义。因为在当代社会,受一些西方等地区的不健康的价值观念的影响,许多人极端自私自利,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完全以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完全不顾及他人的安危和民众的疾苦。这种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在现代社会甚至有扩大的趋势。因此,药师信仰中包含的佛教慈悲精神和利他思想对于抑制当代社会中存在的不良倾向,净化人们的心灵有积极意义。
第三,追求智慧,觉悟人生。《药师经》中强调要追求佛教的“正法”或“正见”,认为这与消除世间的痛苦关系密切。这实际上是强调人们的正确认识十分重要,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或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息息相关。这对于现代的人类也是有启发意义的。现代社会的人们理解的智慧当然与佛教中讲的智慧有不同,但二者都是人类为追求真理,追求美好而努力的产物。佛教中的许多思想值得人们借鉴,佛教中的优良文化遗产值得我们挖掘。在现代社会,正确认识人生,正确认识世界,提高人们对自身和宇宙本质的觉知水平是极为重要的。药师信仰中的此类成分对现代人类在智慧获得和觉悟提升方面是有促进作用的。
第四,倡导乐观精神,对未来充满信心。在现代社会,人们虽然不断获得新知识,不断掌握新技能,但也面临着不同于已往的新问题。新时代的艰辛,新时代的痛苦时时困扰着许多人。《药师经》等佛典中展示了这样一种思想,即:尽管人类社会中有种种痛苦,但只要人们努力,最终是一定能改变困苦环境的。应当说,该经中透出了一种乐观的精神,一种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态度。这也具有积极作用。在现代社会,人们的努力当然与《药师经》中倡导的努力不同,但《药师经》的这种乐观精神值得我们借鉴。它可以鼓励人们不断进取,促进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
药师信仰当然还有其他一些社会作用,但笔者认为上述这些作用是较为突出的。在当今社会,人类的物质文明有了极大的发展,但精神文明在一些地区相对发展不足。努力发掘人类已往的文化遗产,进行研究借鉴,发挥其积极作用,对于促使现代精神文明的进步,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