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全文网

净业寺:说不出来的欢喜

发布时间:2024-04-19 02:13:13作者:大悲咒全文网
净业寺:说不出来的欢喜

原标题:净业寺:说不出来的欢喜

特约撰稿陈无诤

我常常不知道日子是怎样如水般从身边流过。春末夏初,万物复苏,内心似乎有些隐隐的躁动。或许年岁大了,而立已过,不惑逼近,没来由地相信一些所谓的缘分。

比如在三年前,2011年的7月,我无意中去了终南山,中国律宗祖庭净业寺,禅修七日。又比如在去年9月,重回16年未去的西藏林芝,与苯日神山结缘。再比如1997年,第一次接触《心经》和《金刚经》,直到10年后,用无诤做了自己的笔名。再比如看着自己身边的同学和朋友,有几位这两年英年早逝,不胜唏嘘之外,如何体证生死?

吾师老树刘树勇曾言, 在人活着的区区数十年间,人得有理想,有梦想,甚至得有空想。 吾心安处是故乡,可是现世浮躁,一代人的故乡远去,此心何驻?

上山:机缘

2007年,我在深圳工作一年,暂居在朋友梅林关外的梅花山庄,认识了她当时供养的依东活佛,他很年轻,1979年生人。藏名索朗班鸠,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6岁时,被认定为阿坝州壤塘县依冬密宗兴盛寺第三世活佛。

依东活佛大概15岁时,开始在世界最大的佛学院 四川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学习,长达10年之久。几乎每个晚上,我们都在阳台上聊天,他的汉语当时还不太灵光。后来带他去过惠州龙道寺 号称菩萨的故乡,和汉地的法师们交流,依稀记得他们都谈到了终南山。

2010年左右,我读了比尔 波特的著作《空谷幽兰》 最初只是被这个名字吸引,一翻开就爱不释手。这位美国的当代作家、翻译家和汉学家,居然写了一部中国人都没能写就的 寻隐之旅 ,他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亲身探访隐居在终南山等地的中国现代隐士。

比尔 波特曾以 赤松 笔名翻译出版了《寒山诗集》、《石屋山居诗集》等英文著作,在欧美引起极大反响。早在1972年,他就在台湾的寺庙里住了三年,阅读苦修,后又隐居了12年,翻译中国古代隐士寒山、石屋、拾得等著作,想象着他们简单的生活:在云中,在松间,在尘埃外,靠着月光、芋头和大麻过活。

赤松当年也来到净业寺的门口,并在书中惋惜的描述:1300多年前,中国佛教史上著名的道宣律师,亲手种在寺庙的小院子里的两棵杜仲树,却被无知小民贪财剥皮死了。

就在当时,我开始在空间写博客,结识了广州的佛友无无明。2011年春天的一天,她突然告诉我,终南山暑期有个为期7天的禅修营,要不要去。我毫不犹豫在5月4日报了名,不到一个月就收到回复。7月11日,请好年假,我从广州直飞西安。

进寺:放下

三年前,自诩地理知识不错的我,并不知道终南山的确切位置,印象中就在秦岭之中,没想到距离西安如此近,35公里,驱车不到一个小时。

净业寺在终南山北麓之凤凰山上,距西安市约35公里,是国务院确定的142座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之一。净业寺踞处山腰,坐北朝南,东对青华山,西临沣峪河,南面阔朗。

中国佛教有几大门派,律宗以修习和传播戒律得名,乃中国律宗祖庭,为高僧道宣所创。公元624年,唐高祖武德七年,道宣法师到终南山来觅一处风水宝地研究戒律,徏倚之间,有神指点净业寺呈宝势,并告其于此道当成。

我参加的,是净业寺和附近的百塔寺一起承办的 第九届终南山佛教文化夏令营 ,为期一周,主题明确:走进南山,回归自然,放下自我,体证佛法。课程六项:律学、朝山和礼佛、诵经和抄经、禅修准提法、参访茅蓬和学习终南文化等。

彼时正值酷夏,来到山门之下,仰望凤凰山,寺庙藏于半山腰。背着60公升的登山包,拾级而上,汗流浃背,气喘不止。不到半个小时,见一清瘦僧人,飘逸而下,身材颀长,面容俊秀,此后才知,这就是净业寺主持天空法师。

接近一个小时,终于爬到寺庙门口,寺门外是南怀瑾先生拟的对联:回首依依酒绿灯红歌舞繁华大梦场中谁识我,到此歇歇风清月白梵呗空灵高峰顶上唤迷徒。按照终南山住山佬本如法师的说法, 读上联时觉得真是气度浑阔,下联读来又如醍醐灌顶,清凉到底。 本如法师乃净业寺前任主持,又是终南山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厦门大学的中医药博士,师从湛如老和尚,刚在南怀瑾先生处闭关两年归来,乃南师关门弟子。

真正放下自我,才能拥有更大的我,无我才是大我。 刚一见面,本如法师就告诉学员们, 不要打手机,放下来,好好享受自己,把身心呵护好,好几天没手机响,太幸福了。

本期禅修的学员100名,所有人按男女性别,分别睡在两个大佛堂里。把席子往地上一铺,就这样睡了,7月竟然没有蚊子

。我被排在韦陀组,组长罗十之。除了读经、修习准提法和八段锦,有时还要安排值班,在五观堂(斋堂)洗碗,打扫佛堂,很多时候都不能说话,但不觉得无聊,内心反倒有说不出来的欢喜。

面师:正信

大学毕业十多年,信奉的人生哲学一直是 心存梦想,活在当下 ,然而并不明白 放下 的真正含义。一如自己的笔名陈无诤,正是源自《金刚经》中的 无诤三昧 ,可是无诤又能何为?

大学时,宿舍的兄弟们生吞活剥了一些哲学和宗教书籍,不求甚解。大二参与一个 中国典藏古典名著 的编纂小组,自己负责的就是《金刚经》等佛教经典的修订工作,虽说一知半解,然而获益匪浅。广西一哥们当时喜欢 无诤三昧 ,后来就手书了一副给他,挂在床前。

曾经看过一个法师的开示,把无诤三昧释为空性定力 安住于空的道理而与物无诤的禅定 ,不带给别人烦恼,也不自寻烦恼。

我一直对宗教有兴趣,参加禅修营的初衷,本是把佛学当作一门学问来研究,从未有过皈依之意。禅修数日,最爱聆听本如法师的开示。他刚出家时的目的,第一可以自由画画,第二可以跑遍祖国的山水,能读懂王维山水画的意蕴,三是可以自由自在无人管束。能文善武精通医学的他,言语之间,幽默风趣。 现在很多寺庙成了旅游景点,办禅修夏令营的目的,就是一边搞建设,一边弘法,关注当下,身心放下。 莫将容易得,当作等闲看 。被本如法师称作 走路生风、眼神纯净 的天空法师,则规定了四条规则: 听招呼,不要讲是非,不要无故下山,记住以上三条。

天空法师是80后,东北人,在北京求学,做过纪录片导演,他深入地阐释了五戒:杀戒、盗戒、邪淫戒、妄语戒和酒戒。 戒是修行的地基,非常关键,要能自律,管好自己而非管别人。

佛教是活的,更适合中国人。 王志远教授的讲座,则更深入浅出,这位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的研究员,告诉大家佛教能给人自信心,要觉悟,要了生死,要度众生,要发慈悲心。

入世:清净

出世和入世的把握,最难平衡。2011年7月21日,我提前下山,问天空法师,八万四千法门,无诤算是其一否?天空法师称不要听别人怎么说,要多看经典,自己觉悟。了然。

庄子《逍遥游》曾描述,一个人若能超越事物的差别,就能享受绝对的自由和幸福。真正独立的人,超越有限,而与无限合一,从而享受无限而绝对的幸福。 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变,以游无穷 。要与无限合一,才能无己。顺应万物之性,始得无功。道合一不可名,因此无名。

转瞬三年而逝,依然一事无成。2013年9月5日,我带了本索甲仁波切的《西藏生死书》,从成都飞林芝,国航CA4431航班。这是一次救赎之旅,已经迟到了至少十年。手上戴的佛珠,来自终南山禅修时的净业寺。

曾经在净业寺修的准提法和八段锦,回广州后也只温习过一次。当时的电脑在兰州飞广州的航班上丢了,所有终南山拍的图片没了,我不悲伤,所有无常,也是缘分。

我在林芝只有七天。2013年9月7日晚,半夜,我在朋友支教的米瑞小学操场,对着苯日神山听《金刚经》,说沿跑道走走,刚转身背对神山,就觉得背上一凉,心中些许惶恐,立马转身,口念六字真言。居然心和神山合一,情不自禁、无师自通地磕起了长头。

我感觉土地是如此的踏实、雨滴落在我的背上又消失、犬吠逼近又逐渐远去静谧、内心如此平静波澜不惊,真是满心欢喜。当耳边响起 无诤三昧 的偈语时,忍不住亲吻一下大地。仿佛就是佛在耳边私语,告诉我要在当下修行。

次日,我发短信给天空法师,他只回一句, 无论欢喜也好,悲伤也好,要能找到自己的本尊 ,并叮嘱我要 盯住云 这是当下适合我的法门,还善意地提醒看时要防止紫外线,戴上墨镜。

精研道家的霍用灵先生告诉我, 道通于一,一不可说,但可以得之。 成都研习国学的朋友怡然也称, 通过不断地修行,我们真实的自性将拨云见日般得以显现,而后所遇的所有事物都会由心而生。将由你真实的心性,而显示出这一层面的图景 这和本如法师的所言如出一辙 关照内心,清净自然 。

我念起了净业寺的另外一副对联: 拈花微笑还须说什么,洗足敷坐何事乱翻经。 洗足敷座 就源自《金刚经》开头那段经文。本如法师在终南山上养有两只狮子,当时才一岁多,如今两年已过,怕能听闻南山狮子吼了吧。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