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的教诲:放下我执
发布时间:2024-02-07 02:10:59作者:大悲咒全文网
如果有人问起:“如何才能修习佛教的精髓——不执著?”我们可以再度引用佛陀的话,不必以自己的观点回答。佛陀曾简洁又完整地解释如何修习:眼睛看到可见的对象时,只是看;耳朵听到声音时,只是听;鼻子闻到气味时,只是闻舌头尝到味道时,只是尝;身体有所接触时,只是触;当心中生起念头,例如情绪等时,只是清楚知道它。
我为不曾听过的人再说一遍:看只是看,听只是听,闻只是闻,尝只是尝,触只是触,起念只是觉察,这表示不要造作出“自我”。佛陀教导我们:如果这样修习,“自我”就不会存在,当“自我”不存在,苦也就止息了。
看只是看这三句话需要解释:当所看的对象和眼睛接触时,只要认清对象,知道应该如何去处理就好了,千万别让喜欢和讨厌的念头趁虚而入。如果你生起喜欢的念头,就会想拥有它;如果生起讨厌的念头,就会厌弃它。如此一束,我们自己就成为那“喜欢的人”和“讨厌的人”,这就是所谓的“自我”,走向“自我”就是走向痛苦和错误。所以当看东西时,保持了了分明,要有智慧远离烦恼,清楚什么动作是正确、适当的,如果是没有必要的动作,就保持冷静,不要去做它。如果想获得某种成就,就得完全应用了了分明的心念去做,不让“自我”产生,使用这种方法,你就能得到想要的结果,而且心中没有苦恼。
这是一个最好又简洁的修行原则:看只是看,听只是听,尝只是尝,嗅只是嗅,触只是触,起念只是觉察。让一切只停留在这个层次,当下就能产生智慧,可以正确又恰当地处理一切,不会产生爱、恨的“自我”。如果随着喜欢或讨厌的欲望去做,“自我”就会生起,让心不能自主,也就无法具足智慧了。以上是佛陀为某比丘所作的开示。
接下来,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我们讨论最易证果的修行方法时,没有提及戒、定、慧、行善、布施等呢?”实际上,这些都是辅行,而不是佛法的核心。行善、布施、持戒、修定和修慧,终究都是为了使我们成为“如如不动”的人,而修习看只是看、听只是听等等,就足以使我们成为“如如不动”的人——当接触任何外境时,就不会产生“自我”,能保持平常心,而不被境转。
行善和布施是为了拔除“自我”,持戒和修定是为了调御“自我”,修慧则为破除“自我”。在此我不想多谈,而只讨论每天最迫切的事情——眼睛要看、耳朵要听、鼻子要闻等等,只要守护六根就是已控制一切,修行圆满了,这正是修习佛法的核心。如果有人问你修行的问题,就这样回答他。
佛陀只教导「无执无着」,它可以不同的层次教导小孩、中年人和老人。或者也可用另一种方式来了解:为得现世人间的利益而说法是低层次的;为得他方世界的利益而说法是中级的;最终极的是为得超越世间的无上利益而说法。全部的教义精华可被归纳成:由於无执无着而不苦。因此空掉「我」、「我所有」而无执无着,是最重要的教诲。
佛陀是个完完全全没有执着的人,佛法教导「不执着」的「行」和「证」,僧伽是一群正在修行或已经修证「不执着」的出家众。
当有人问佛陀:「可否将你的全部教导归纳成最简短的一句话?」佛陀回答:「可以!」接着说:「一切都不要执着!」
我们可以引用佛陀最简短的一句话来回答:「一切都不要执着!」这句话是佛陀亲口宣说的简明格言。我们不必花时间到浩瀚的三藏( Tipitaka )中去寻找答案,因为佛陀已用这句话,把佛教教义描述地相当清楚。
若把佛陀所有的教诲,乃至八万四千法门归结起来,就是这麽一句话「一切都不要执着!」这句话提醒我们:执着只会带来痛苦。当我们了悟这道理时,可以说已经明了了佛说的八万四千法;当我们实践这句话时,也可以说已实践了一切法门。
为什麽人会犯戒?因为他有所执着,如果没有任何喜欢或讨厌的执着,就不会犯戒。为什麽人的心会散乱不定?因为执着某些事物。为什麽人会没有智慧?因为他愚痴而执着某些事物。如果一个人能修证到「一切都不执着」的地步,他当下便能悟道、证果,得到究竟涅槃。
佛陀如此教导:「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这三个在一起被称为「别解脱教诫」( Ovada-patimokkha )意指「教诫总纲」( summary of all exhortations )。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在此不需要诠释,但是「自净其意」的意义就不是那麽一目了然了。人一旦执着任何事(甚至善事),他的心就会混乱:害怕得不到善报或担忧善报会消失,并执取一切为「我所有」,而这一切都会招致痛苦。所以,即使已成功地避免作恶事,也作了许多善事,仍必须知道如何放下。别执着任何事为「我」或「我所有」,否则它会带来悲惨的结果,成为沉重的负担和痛苦,就像背负或执着某种东西,一定会感到沉重或受苦一样。换句话说,执着善或恶和背负珍宝或岩石是一样的,虽然珍宝很有价值,但背在肩上或放在头上,是同样沈重的。因此不要背着岩石,也不要背着钻石,别把岩石或钻石放在自己的头上(在此意指心中)!不论善或恶都不要执着,就是所谓的「自净其意」。所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即是佛陀的教导
。因为心有执着,就会困在里面.
心的每一个起心动念往往都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绑”住了。如果始终固执在这些自我的感受和想法中,往往就会给我们带来许多的痛苦和矛盾。
《心经》云:“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怎样才能“心无挂碍”呢?就是以“缘起性空”观照自己的生活,了知诸法本无自性,并以“止观双运”时时训练我们这颗心,将“空性”引导入我们的生活当中,放下执着,不要用“自以为是”的感觉去分别。如果我们的心能够松弛、包容、不在意、不计较、不攀缘任何外在现象,心就会很坦然地属于自己.
我们如何收心呢?我们的心过去经常都在外境之上,从今天起,我们要把自己的心收回来,安住在内境之上,或者选择一个所缘境,比如,大圆满里观“啊”字一般,自己选择一个所缘境,选定以后开始修行,摄心守意,定住在所缘境上,就像野马拴在木桩上,不让它向外跑。我们要修止自己的心,修止就是要收摄此外散的心,使心住到内心所缘境上来,不让他向外跑。所缘境上面已经讲过,比如,一朵花也可以做所缘境,我们的心不外散,安住在花上,花就是自心的所缘境,所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做所缘境,将心定在所缘境上,让念头扣住所缘境这一点,在这个点上开始修习正念,这就是“内住心”.
但诸法无我的见解还是依靠禅定,禅定依靠静心,静心依靠持戒。我们没有证悟空性之前,不得已只好先从现象界、事相上来用功。也就是先用种种方法来收摄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等。用这种持戒的方式来帮助我们少看、少听、少讲、少做、少心向外散、少妄想,烦恼自然就少了。烦恼越少,心就越静,这样才能心可以入定与禅定,才能明白诸法无我与空性。
佛在《最妙胜定经》里,勤勉地劝众生修习禅定,佛说,就算你们精通所有经藏,持戒布施忍辱做到世界第一,你们得到的功德,都不如入禅定一天一夜!
.各位注意!凡是从外来的境界,不要注意它,不是理会它,听其自然,不随它转。
.入色界不被色惑,入声界不被声惑,入香界不被香惑,入味界不被味惑,入触界不被触惑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外不着相叫“禅”,内不动心叫“定”。
.念头来了,问它从什么地方来;念头息下去了,问它到什么地方去。
.念头来了,要赶快拉回来,观住自己。
.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你不着相,就叫做“禅”。
.心里不起贪嗔痴慢,心里清净不起烦恼,就叫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