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全文网

毗婆舍那禅 第二章 禅修者初步的教导

发布时间:2022-08-03 09:52:18作者:大悲咒全文网

第二章

禅修者初步的教导

佛陀的教导(teachings)有三种训练(三学)︰

一.戒学

二.定学

\

三.慧学(观慧或般若)

当我们实践道德行为(戒学)时,这指在言语和行为上的自制,也就是在家居士至少遵守五种或八种戒;而僧众例如比丘,必须遵守如波罗提木叉(patimokkha,别解脱戒)所说的227条戒。当我们戒除不当的行为和言语时,我们的持戒是圆满的。

当我们受持五戒时,我们必须戒除杀生、偷盗、邪淫、妄语和服用麻醉品。第一条戒:不杀生,指避免杀害一切众生;第二条戒:不偷盗,避免非法窃取别人的财物,这表示戒除不当的行为。第三和第五条戒亦然,也就是避免不当的性行为和麻醉品。第四条戒是不妄语,这是避免说谎和不当的言论。因此,如果我们避免不当的言语和行为,我们就能圆满持戒。

在禅修期间,你们必须遵守八种戒,以便有更多的时间禅修。第六条戒是过午不时(直到次日早晨)。虽然你不可以在这几个钟头内吃任何食物,但是你可以喝蜂蜜和柠檬之类的果汁。遵守第七条戒,你必须戒除跳舞,唱歌,演奏和听音乐,以及不可以用花、香水等打扮自己(不歌舞观听,不香油涂身)。

第八条戒是避免坐卧高广豪华的床(不坐卧高广大床)。这八条戒中的第三条戒是避免任何性行为,而不只是不当的性行为。借着遵守这些戒律,你们的言行是清净的;这八种戒是禅修期间必须遵守的。

遵守八戒表示戒清净(Sila-visuddhi)。戒清净是禅修者在禅修时获得进步的必要条件。当戒清净时,绝不会有罪恶感;当一个人没有罪恶感时,他的心会变得稳定,也因此很容易入定,进而产生观智。

什么是毗婆舍那?

毗婆舍那(Vipassana)是「Vi」和「passana」两个字合成的佛教专有名词,在此,Vi指身心生灭现象的三种特色,也就是无常、苦、无我。Passana指透过深定正确的了解名法(mentality)和色法(physicality)的三种特质。当我们修习毗婆舍那禅或念处禅时,我们的目的是要了解无常、苦、无我三种特性。

由于了解身心生灭现象的三种特质,我们就可以去除许多烦恼,如贪欲、渴望、嗔恨、恶意、妒忌、轻慢、懒散、迟钝、悲伤、忧虑、掉举和悔恨等。摧毁这些烦脑后,我们就获得解脱或止息痛苦;只要我们有烦恼,我们一定会受许多苦。烦恼是痛苦的因,因此,当烦恼被摧毁时,所有的痛苦也止息了。

以正念观察四大种

在禅修时,我们必须观察当下身心生灭的过程。在开始禅修时,我们必须遵循马哈西尊者(Mahasi Sayadaw)所教导的:观察腹部的起伏。观察腹部的起伏是根据《大念处经》,《大念处经》论及四念处,在这部经中,有一章是讨论以正念观察四大种(指地、水、火、风)。当四大种生起时,佛陀教我们要以正念观察这四种元素;除了观察这四种元素,所有身心生灭的现象都必须观察。

我们必须了解「地」不是指土地,而是指地界(pathavi-dhatu)的性质,「地」是指它的特质,例如软硬。佛经说:「软硬是地大的特性。」因此当你彻底了解你身体任何部位的软硬时,这表示你了解「地界」的性质。水界(apo-dhatu)不是指真的水,而是指它的特性,流动性和凝聚力是「水界」所独有的特质,当你了解在你身体的任何部位有流动或凝聚的性质时,这表示你了解水界。

同样的,火界(tejo-dhatu)不是真的火,而是指它的特性,冷、热是火界的特性。风界(vayo­-dhatu)也不是真的风,而是指风的特质,也就是移动、运行、振动,以及有维持(气力)的作用。当你感受到这种移动、运行、振动,以及在你体内的维持(support)作用,这表示你了解风界。这四大种是观察的对象。

佛陀说:「必须如实观察所有身心生灭的现象。」当我们以舒适的姿势打坐时,我们可能不知道那个目标要先观察。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马哈西尊者指示禅修者先观察腹部的起伏。当我们吸气时,腹部膨胀;当我们呼气时,腹部收缩;我们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腹部的起伏。腹部膨胀时,我们注意到它是「膨胀」;当腹部收缩时,我们观察它的收缩。以这种方法「膨胀,收缩;膨胀,收缩。」因此我们能感受到腹部向内和向外的移动。禅修者必须彻底了解「风大」的特性,以便摧毁「人」、自我等错误的观念。

禅修者必须观察腹部向内、向外的移动,或腹部的膨胀、收缩,心中默念:「起,伏,起,伏。」在观察你的腹部起伏时,当你听到会引起你的注意的声响时,你应该默念:「听到,听到,听到。」刚开始禅修时,你可能无法克服它,因此你应该尽可能的默念:「听到,听到。」当你打妄想时,心中默念:「妄想,妄想」,等妄想停止后,再回到主要目标:腹部的起伏。有时,声音会持续一两秒,当声音消失时,你的心会自行回到主要目标:腹部的「膨胀」和「收缩」。

以正念观察心理和情绪

当你感到快乐或不快乐时,或是当你感到难过、悲伤时,你必须如实观察这些情绪,心里默念:「快乐,快乐」或「不高兴,不高兴」或「悲伤,悲伤」等等。当这种情绪消失后,观察的心自然会回到腹部的起伏,如同往常一样观察。当你的心跑掉了,在想你的工作、你的家人或你的亲戚时,你必须暂时放下腹部的起伏,去观察你的念头,幷默念:「想,想。」在这点你应该注意。

当你观察任何心境或情绪时,你的心必须充满活力,专注,准确,稍微快一点,以便能持续、不间断。当观察的心变得强而有力时,此时,念头或思考的心会自行停止;之后,观察的心不再有观察的目标,它自然会回到腹部的起伏,幷如往常一样的观察腹部的起伏。

行禅(walking meditation)

佛陀说:正念必须用在观察身体的四种姿势,也就是行、住、坐、卧。当你行走时,你必须如实观察你的脚步;当你站立时,你必须如实观察你站立的姿势;当你坐时,你必须如实观察你的坐姿;当你躺下时,你必须如实观察你的卧姿。因此,在每一种姿势中,都必须有正念。

我们教禅修者行禅和坐禅交替进行,以便他们能更专注,能深入了解走和坐的过程。行禅必定在坐禅前,因为行禅时,脚的移动比打坐时腹部的起伏更明显。当你的禅修更熟练时,你可能需要比行禅更长的时间来打坐。当你到了第六观智时,你坐禅的时间可能比行禅来得长,你可以坐两三个小时,而只走一个小时。在那个阶段,你的定力好,又深又强,足以了解名法和色法(身心)的生灭现象;但是在开始禅修时,你行禅的时间必须比坐禅来得久,因为你还无法坐很久,然而却可以长时间行禅。与坐禅相比,你在行禅时更容易获得某种程度的定。

所以行禅时,首先你应该觉知你的步伐。当你迈出左脚时,注意这是「左」;当你迈出右脚时,注意这是「右」。以这种方法,注意「左,右,左,右」,或只是「走,走」。当你的心专注在脚的移动时,标明或称名幷不是那么重要;你应该强调觉知,敏锐的觉知脚的动作。

当你在行禅时,不可以闭上眼睛;你的眼睛必须是半睁半闭的;你应该看你的脚的前面大约四、五呎的地方。你的头不可垂得太低,如果你的头垂得太低,不久你会觉得你的脖子或肩膀紧绷,此外,你会头痛或头晕。你不可以看你的脚,如果你看你的脚,你无法专注在脚的移动。你也不可以到处看,一旦你到处看,你的心会跟着眼睛跑,那么你的定力会中断。

当你觉得有人向你走来,或在你的前面走过时,你不可以有想要看看的意向(tendency)。禅修者必须很专注的观察这「想要看看」的意向,幷默念:「想要看,想要看」,直到这想要看的念头消失;当想要看的欲望消失后,你就不会到处看。那么你的定力会持续,因此,请小心谨慎,不要到处看,如此,在行禅时,你才能保持定力,并在定力上有所进步。

你的手应该放在前面或后面;如果你想改变手的位置,你可以这么做,但是要保持正念。当你有意改变手的位置时,你应该默念:「想要,想要。」尽管如此,你应该非常慢的改变手的位置,而改变所涉及的每一个动作都必须观察到,你不可以忽略任何动作。当你已经改变手的位置时,你应该像以前一样继续注意脚的移动。

坐禅时亦然,那些有禅修经验的人至少应该坐45分钟,不变换姿势;初学者至少坐20到30分钟,没有改变姿势。如果初学者无法忍受剧痛,想要改变姿势,在改变姿势前,他必须观察想要改变姿势的意图,如:「想要,想要。」然后,他应该非常慢的改变姿势,并觉知改变姿势所涉及的每一个动作;改变姿势后,他应该如往常一样继续观察腹部的起伏:这是主要目标。

静静的觉知

在禅修营里,你不可以快速的做任何事或行动,你必须尽可能把所有的动作放慢,以便你可以正念观察身体的每一个细微的动作。在家里,你毋须把所有的动作放慢,而应该正常运作,幷且以正念观察每一个动作,所有的动作都必须如实观察到。这是一般在家时应有的「正念」。

在禅修营中,你必须放慢所有的动作,因为你没有别的事情可做,除了以正念观察所有的身心生灭现象。你们不可以讲话,除了在日常工作中必要的几句话,而且这几句话也应该慢慢的、轻轻的说,这样你的话才不会干扰到其他的禅修者。你应该尽量不出声或没有任何声音的做所有的事。你不可以步伐懒散、沉重而发出声响;如果你注意你的脚的移动,当行走时,你不会发出任何声音。

无论你的身心出现什么状况,你一定要很有正念的观察,你必须如实的观察你身心的任何生灭现象。当你在吃东西时,你必须以正念观察所有吃的动作;当你洗澡、穿衣或喝水时,你必须放慢所有的动作,并且观察这些动作。当你坐下时,你应该非常慢的坐下,并觉知坐的整个过程;当你站起来时,你也必须非常慢的站起来,幷觉知站起来的每一个动作,因为我们要了知身心生灭现象的每一个过程。所有身心生灭的现象一直在改变,生起又消失。我们要了解身心生灭现象的本质,所以我们应该放慢所有的动作。

正念和定力会为观智的开展做好准备。当正念持续不断时,定力自然变得更深;当定力变得更深时,观智会自行进展;因此我们应该努力培养持续不间断的正念。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