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 第六讲
发布时间:2022-07-04 12:22:55作者:大悲咒全文网《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第六讲
7月26日上午 9:00,释亲佛法师在榕桦寺念佛堂向四方信众讲授《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今天是第六讲。
在讲授正文之前,亲佛法师例行带领大家念诵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之后他讲道,“如来真实义”是什么呢?就是让众生皆成佛。但是我们能否成佛,关键在于“行”,但更重要的是“明理”。现在皈依的信众很多,但是明理的却很少。修行人多如牛毛,成就者凤毛麟角。佛门修行重点在于两门,即“解门”和“行门”,它们犹如人之两足、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在学佛过程中应“解、行”并重,只有“解”而无“行”,如人数食终不能饱。假如只是明了佛的教理教义,而不按其所说如理修持,终不能成就。同时假若只去修行,而不明理,那只能是盲修瞎练。正如永嘉禅师讲:“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 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
亲佛法师又开示道,《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是尔时弥勒菩萨很慈悲,看到末法时期众生的习气毛病,代我们众生请佛开示,所以此经亦名《弥勒所问经》。正如经中所描述的,虽然我们都在修行但不能成就,第一个原因就是“看他人过失,举他人过错”。而佛见众生皆是佛,菩萨见众生皆是菩萨,因为他们的心清净平等,没有分别。我们修行不能成就的第二个原因,就是“名闻利养”。名闻利养有二十二种过,今天我们会详细讲述。无法成就的第三个原因是众生皆爱馈闹。现在很多居士是哪里热闹就往哪儿凑,而清净的环境却不接近。寺院叫做“阿兰若处”,即寂静之处,修行人应该要守住寂寞。无法成就的第四个原因是“耽著睡眠”,因为耽著睡眠会阻碍我们在修行路上精进。正如佛所教诲,前夜后夜我们都应在办道,只在中夜四个小时的时间内睡眠休息。第五个原因是“多营众务”。营即经营。众务,即与了生脱死没有关系的事情。无法制心一处就无法有所成就。好于馈闹、多营众务、耽著世乐、多说世语、名闻利养等,这些都是末法时期众生的过错。假若能如“香象渡河截流而过”一般,将这些过错截断改正,念佛决定有所成就。
现谨呈正文如下:
弥勒。初业菩萨既出家已。未得慧力而欲得者。是法应舍。是法应修。何以故。弥勒。彼诸菩萨既出家已。未得慧力而欲得者。不舍利养。不修少欲。未生慧力当令出生。已生慧力能令增长。无有是处。
这一段佛给我们说出十一种是严重的障道法。前面说过在末法时代,无论修学那一个法门,如果有这十一种法里面的一、二种,你的修学就不能成就,何况是具足这十一种,那当然就更不可能了。因此我们要特别留意,一定要把这些毛病习气统统改正过来,我们所求才能够满愿。此地举的例子是求开智慧。“初业菩萨既出家已,未得慧力而欲得者”,这一句就是求开智慧。我们智慧没有开,希望自己能开智慧;因为唯有智慧才能解决一切问题,这一点一定要清楚、要明白。定功可以伏烦恼,还是不能解决问题。智慧开了之后,就能够转烦恼为菩提。所以把烦恼化做菩提,这是智慧的力量。想开智慧,弥勒菩萨替我们启请,那些法应舍、那些法应修;“舍”就是放下。看看佛教我们放下的这些法,我们有没有放下。佛教我们修学的那些法,我们有没有修学。
这十一法里面第一个就是利养,“不舍利养”。第二个是“不修少欲”。名闻、利养,佛在此地屡次的宣示,由此可知这是病根,决定不能够沾染的。
如果“不舍利养,不修少欲”,佛在此地说“未生慧力当令出生,已生慧力能令增长,无有是处”。无有是处,没这个道理啊!你想开智慧,没有这个道理啊!有一点智慧,想能够不退转,也没这个道理。
不舍愦闹。不住寂静。未生慧力当令出生。已生慧力能令增长。亦无是处。
凡夫的习气是喜欢愦闹,守不住寂寞。寺院称为“阿兰若处”,即寂静之处。而现在的很多寺院,也开始以营利为目的,不以弘法为目的,这是末法时期佛教的悲哀。
如果不舍弃愦闹,让慧力得以增长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舍世话。不观实义。
“世话”,即世间的话,是非人我的话。
“实义”就是我们常讲的诸法实相——宇宙人生的真相。
初夜后夜。耽著睡眠。曾不觉悟。
这一个烦恼习气,我们总得要把它改过来。要克服自己的困难,那就是少睡眠。睡眠是昏沉、是不觉悟。
系念思惟。不舍众务。
“系念思惟”,心里面牵挂、忧虑的事情太多了。
不能帮助你断烦恼,不能帮助你开智慧的这一些事情,都叫“众务”。
好诸戏论。
戏论”的范围也非常之广。第十、
于出世道。不能修行。
“出世”就是超越六道轮回,你不能够修习。
于诸众生。不生慈念。
你对待众生没有慈悲心。
未生慧力当令出生。已生慧力能令增长。亦无是处。
“未生慧力当令出生,已生慧力能令增长”,这是三十七道品中的四正勤。即:为除断已生之恶,而勤精进;为使未生之恶不生,而勤精进;为使未生之善能生,而勤精进;为使已生之善能更增长,而勤精进。
弥勒。是故菩萨。未得慧力而欲得者。
没开智慧,想开智慧。
应舍诸法。当须舍离。
佛在前面讲,你应该舍的那些,你应当必须要舍离。
应修诸法。当须修习。
佛教你那些要修的都要认真去修行。
何以故。菩萨智慧从因缘生。若无因缘终不能生。因缘和合尔乃得生。
佛法因缘生,离不开因缘。
我们每个人都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智慧是本性本来具足的,这是因。皈依三宝、发菩提心、经常听经闻法、时常亲近三宝,这是缘。
尔时。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名为利养中过。
弥勒菩萨代我们启请。
佛教我们要舍利养;利养过失到底有那些?
若观察时。能令菩萨。乐于少欲。不生热恼。
“观察”就是明白了,对于利养的过失真的明了了,那菩萨就能舍,才喜欢“少欲”,喜欢过一个清苦的生活。
什么时候你在生活当中不生烦恼了,决定生智慧,这智慧就开了。所以他这个不生热恼的反面就是生智慧,这是弥勒菩萨代我们启请的。
佛言弥勒。初业菩萨。当观利养。生贪欲故。
利养生贪欲,利养增长贪心。只要贪烦恼增长,那个痴、慢、疑什么烦恼都起来了。
当观利养。坏失正念。生嗔恚故。
贪著利养的人,得失心很重,看到别人得的比他多,他就嫉妒、嗔恨,这个大烦恼就生起来了,当然正念没有了。
当观利养。念其得失。生愚痴故。
就刚才说的得失心很重,一天到晚在这个地方计较,愚痴啊!你看这前面三句,贪、嗔、痴啊!你要不舍利养,你的贪、嗔、痴三毒烦恼会天天增长。
当观利养。能生高下。嫉妒心故。
这贪、嗔、痴底下就是慢,傲慢啊!
当观利养。于亲友家。悭吝耽著。生诳惑故。
为了贪图利养,于亲友、斋主家,你所熟悉的,你那个心常常牵挂著他们。
为什么呢?
贪图他的恭敬、供养。你把清净心忘掉了,你心里充满了贪、嗔、痴,你把这个正念忘掉了,佛也不念了;
当观利养。成就爱味。生谄曲故。
这个“爱”是贪爱、贪恋,没有办法放下了,就好比是中了毒,有毒瘾啊!麻烦大了。心是“谄曲”的,歪歪曲曲,这心不正直。
当观利养。舍四圣种。无惭愧故。
佛当年在世教导出家弟子,要知足常乐、要修少欲,这是说在物质生活,我们尽量的简单。物质生活里面,那最重要的饮食、卧具、衣服,这个不能缺少的。
佛教弟子们这三样东西,用什么样心态来求呢?随所得。也就是随缘而不攀缘
目的在那里?治贪,对治贪念。这是三个。第四条,喜欢修、喜欢断,就是此地讲的,那些应该修的、那些应该断的,他们对佛的教诲非常欢喜,依教奉行。这是对治放逸、对治懈怠,这个四法叫四圣种。贪著利养的人,这四样都忘得干干净净的,没有惭愧心。
当观利养。一切诸佛。所不许可。数习憍逸。生高慢故。
这利养之害。利养是一切诸佛都不许可的,一切诸佛都不会赞成的。换句话说,贪著利养就是违背一切诸佛的教诲。不仅是释迦牟尼佛一个人啊!这里面的毛病是,“数习憍逸,生高慢故”。
当观利养。于胜福田。起于轻慢。为魔党故。
这是利养的大害。“胜”是殊胜;最殊胜的福田,他轻慢了、轻视了。
什么是最殊胜的福田呢?
念佛求生净土,这是无比殊胜的福田。
当观利养。众恶根本。诸善坏故。
三善根没有了嘛。三善根是无贪、无嗔、无痴。他是贪、嗔、痴天天增长,所以善根断掉了。善根断了之后,所生出来的是众恶,无量无边的恶行,造作恶业。
当观利养。多所贪著。犹霜雹故。
“霜雹”是比喻。不舍利养,一定是多所贪著。
当观利养。于亲友家。瞻候颜色。生忧恼故。
这是贪图利养的人,也就是我们平常讲察颜观色,看人家脸色,怎么样巴结人、讨好人。
当观利养。爱物损坏。忧心乱故。
贪著利养的人,他喜欢的那些东西损坏了,他心里面就忧虑,就生烦恼了,得失心太重了。
当观利养。于四念处。多所忘失。白法羸故。
“四念处”是佛教人修学智慧,所依的基本法。“四念处”是讲正确的、智慧的观念——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所以四念处是修慧。贪著利养的人,把佛这些教训忘得干干挣净。“白法”就是善法,善法一天一天的退失了。“羸”就是退失。
当观利养。于四正勤。多有退失。
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是大小乘佛法共同修学的科目,他都退转了。
能令一切。他论胜故。
“他论”是外道啊!与外道相处,你抵不过别人。
当观利养。自言已得。神通智慧。违背生故。
这在现前我们也常常遇到,为了贪图利养,诈现异相,炫耀自己有神通、炫耀自己开悟了。这个“智慧”就是一般讲开悟了。他开悟了、他有神通了。这一些言行,完全是违背佛陀的教诲,“违背生故”。用这种方法来骗取众生的恭敬、供养,这个造作罪业就重了,这是犯大妄语。没有得而说得到。
当观利养。先后得失。怨憎生故。
这是争名夺利。为了争名夺利,当然就产生许多的怨憎。这些怨憎要不舍,祸害是冤冤相报,没完没了啊!
当观利养。互相嗔嫌。说其过恶。多觉观故。
这是彼此的斗争,斗争最初从言语上互相说过失。“多觉观”,“觉观”就是杂念、妄想;粗念叫“觉”,细念叫“观”。此地的意思,觉就是杂念,观就是妄想。
当观利养。为于活命。营诸世业。计度思惟。安乐减故。
“安乐”是学佛人正常的享受啊!轻安、自在,身心没有忧恼啊!这是正常的享受。这种享受他没有了,他为了生活,“营诸世业”,“营”是经营;跟世间人没有两样啊!所造的都是世间营利的事业。诸位要细细的去观察,你就会明白了。“计度思惟”,“计”是天天在计画、衡量——怎样才能得多的利益,天天想这些,所以他的心不清净。轻安、自在、安乐他没有了,这种享受他得不到啊!
当观利养。乃至禅定。解脱。三昧。三摩钵底。心如淫女。能退失故。
这是讲修学的工夫不能成就。第一个他不能得禅定、他不能得解脱。“禅定、解脱”在此地是广义的,并不专门指参禅的。我们念佛人,经上讲的一心不乱就是禅定。所以这个意思是广义,通一切大小乘佛法。也就是说你不能得定。“解脱”是对烦恼说的,你不能断烦恼、不能了生死。“三昧”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是正受,正常的享受。正常享受里面没有烦恼。贪著利养的人充满了贪、嗔、痴、慢,所以这个享受跟凡夫没有两样。“三摩钵底”也是梵语,意思也是定,叫做等持,实际上我们《无量寿经》上讲的清净、平等,就是三摩钵底的意思。你清净心、平等心不能现前。下面佛说了个比喻——淫女,就是比喻不定,你所修学的功德很容易退失,保不住啊!
当观利养。舍离智断。堕于地狱。饿鬼。畜生。阎摩罗界。诸恶道故。
这一条是从果报上说的。果报太可怕了,因为你造作这一些业障,将来必定堕三恶道。换一句话说,因为不舍利养,你眼前所贪得的非常有限,纵然你贪得,得到了,你能享受几年呢?就算你可以活二百岁,可以享一百年的福,那地狱罪报的时间多长,我们在前面看过啊!前面看过造作这个恶业,佛说堕地狱,以人间的年数来算要一千八百万年啊!真正是得不偿失。所以明白这个道理,晓得这个事实真相,怎么肯干这一些恶事?至此,你才晓得利养之害,如果不是佛这样给我们分析,我们怎么会晓得。贪图不得啊!太可怕了!
当观利养。与提婆达多。乌陀洛迦。同于法住。堕恶道故。
“与提婆达多”,提婆达多是一个人。世尊当年在世上,这个人是专门跟释迦牟尼佛作对,他嫉妒释迦牟尼佛,他就是不舍利养,最后是堕阿鼻地狱。“乌陀洛迦”是恶鬼名,他所作恶所受的果报,跟提婆达多是同类的。如果我们不舍利养,世尊的意思是你跟提婆达多、乌陀洛迦是同于法住,你们同一类的,将来也是堕阿鼻地狱的。
弥勒。初业菩萨。如是观察利养过失。乐于少欲。不生热恼。
这一句是总说。“如是观察”,像佛前面所讲的,一桩一桩的过失,你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自自然然就能够舍利养。自然就能够喜欢少欲,不生烦恼啊!
何以故。弥勒。少欲菩萨。于一切过。皆悉不生。
这以下是别说。佛给我们说了十四句,十四种利益,这是第一种。“少欲菩萨”,我们现在一般人说,生活简单清苦的这一些修行人。生活是愈简单愈好啊!现在看生活很清苦,他一切过失悉皆不生,他没有过失啊!这就不是凡夫。凡夫起心动念无不是罪,他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没有过失。才知道所有一切过失从那里生的?从贪欲生的。他把贪、嗔、痴断掉了。
堪为诸佛。清净法器。
这个意思是说,他是一切诸佛教诲的对象,他能够接受佛法,诸佛菩萨都喜欢教他。为什么呢?他能接受。他心清净,清净心能够接受大法。
而不系属。在家出家。
于在家、出家他的心都清净,都不染著啊!
住于真实。最胜意乐。
你的心地真诚、清净、平等、慈悲,法喜充满,这真自在、快乐。
不为卑下。亦不惊怖。
你的心神永远是安稳的,没有恐怖;任何巨大的灾变,你遇到也不惊不怖。
离诸恶道。堕落畏故。
一般人怕堕恶道,少欲知足的人决定不堕恶道。即使不学佛,不求往生,在六道轮回,他也不堕三恶道。凡是堕三恶道的人,欲望太多了,贪、嗔、痴、慢太重了。没有贪、嗔、痴的人怎么会堕三恶道啊!
无能映蔽。舍耽味故。
他的智慧、德能,没有人能够障碍他;“映蔽”是障碍他的意思。
众魔境界。得解脱故。
在魔境里头他不能障碍你,你在魔境里面自在了。“解脱”就是自在的意思。
一切诸佛之所称赞。
你的心行与诸佛菩萨相应,所以得佛护念。这个“称赞”就是护念的意思。
诸天及人。亦当爱羡。
诸天善人对你爱护羡慕。
于诸禅定。而不染著。住边际故。
虽然得禅定,但不染著禅定、不贪爱禅味,这才能生智慧。
其心质直。无有谄曲。于五欲中。亦不放逸。见其过故。
这一条很重要。他的心真诚;“质直”就是真诚,没有谄曲。与大众相处,在五欲、六尘当中,他也能够恭敬、谨慎而不放逸。“放逸”就是很随便。
他并不随便,他很恭敬、很谨慎。为什么呢?知道五欲、六尘的过失,所以他不贪著啊!
如说修行。能住圣种。
他能够依著佛的教诲去做,能住圣种。前面讲的四圣种——衣、食、卧具,能够随缘而不攀缘;佛教他断的,他很喜欢去断,佛教他修的,他也很乐意去修,这就是住圣种。
同梵行者。亦当爱乐。
这是跟他同伴的,与他在一起修梵行的人,也非常喜欢他、非常赞叹他。佛在这里总共说了十四种远离利养的利益。
弥勒。若有菩萨。智慧聪敏。于此功德。能如是知。以胜意乐当舍利养。以胜意乐住于少欲。为断贪爱而发起故。
佛把利养的过失,为我们说了二十二种。远离利养过失的利益,佛又给我们说了十四种。这才告诉弥勒菩萨说;实在讲告诉弥勒,就是告诉我们大家。“若有菩萨,智慧聪敏,于此功德,能如是知。”对于利养的过失和舍离利养的利益,你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一定是以最殊胜的意乐、意愿——喜欢啊!
对于贪著利养,远离利养的过失和利益,你明白了,你必定喜欢少欲,喜欢简单的生活;因为愈简单愈自在,愈简单愈少烦恼啊!“为断贪爱而发起故”,这个“发起”是菩萨殊胜志乐,他一定发起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