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净土论-第三章(上)
发布时间:2022-03-28 09:47:29作者:大悲咒全文网弥勒净土论 作者:松本文三郎[日], 张元林 译
第三章所谓的“六部经”
以外的大乘弥勒经典
如前章所述,中国翻译的与弥勒有关的经典数量多达三十几部。虽然其中约有三分之一已失传,但因多数属同本异译,故今天研究起来也并没有感到太大的不便。仔细研究汉译藏经所收录的这些经典后就会发现,虽然它们的内容不尽相同,但其种类也未必就很多。现暂且不计阿含部所收经典,仅就人们所说的大乘经典来观察的话,我们可以大致将其分为五种类型。虽然不能说这五种类型经典彼此就没有一点共通点,但乍一看,也可以认为彼此间几乎没有任何的关系。大概这些经典是逐渐由简单向复杂的思想发展的产物吧。其中,有的虽起源于同一思想,但一个向甲方发展,而另一个则向乙方进化,其思想发展的方向迥异。特别是将甲乙两经作一比较的话,我们就会发现,虽然同为与弥勒有关的经典,但却呈现出两者间几乎无任何联系的样子,这当然不能说是很自然的了。不用说,这些经典的制作年代原本就不明了,特别是经汉译之后,就更不可能确定其正确的顺序了。不过,我们通过比较其思想,也还是能够大略推想其大体的发展脉络的。
这五种经典,第一种是有关佛对弥勒说法的。弥勒问佛如何修行才能得不退转之法并能知诸法之实相。对此,佛以“八法”作答。在这里,作为未来佛的弥勒的思想尚没有显现,对其净土的记述也还没有出现,弥勒只是单纯地以一个佛弟子的身份出现。
第二种经典是弥勒为舍利弗详说所谓的缘起法的。在这里,弥勒虽然还是以佛弟子的身份出现的,但其地位已比舍利弗更高一层了。所谓的缘起法,就是为了使人们明白诸法的实相而说的法。我们还应该注意的是,因为此种经典具有浓厚的“中观(即三论)”色彩,故有些地方与“中论”和“十二门”的“观因缘门”十分相似。还有,它对“十二缘起”的解释虽然包含着世亲时代的解释的幼芽,但还没有达到那个时代的水平,还明显带有古代思想的痕迹。大概因为它离龙树的时代并不太远,所以龙树也吸取了这类思想并使之进一步发展了吧。
第三种是属于所谓的“秘密部”的经典。它们都不是完本,好像只是从某部经中抄译出的部分,故其详细的情况就不得而知了。这类经是佛对弥勒讲脱却诸恶趣,求得妙乐之陀罗尼法的。大概此种经典是在印度佛教中的密教思想已经成熟,关于诸佛菩萨的各类陀罗尼也已经形成的时候产生的东西吧。因此我认为,从时代上看,它是最晚出的东西,最早也是在公元6至7世纪以后。
在接下来的第四种经典中,佛首先应对弥勒的提问,为其演说一法至十法,并说藉此可以离弃恶道,不堕于恶知识中。然后转向阿难,从弥勒的本生讲到弥勒的本愿,使其明白弥勒所以成为未来佛的缘由。虽然此种经典中开始出现了弥勒将成为未来佛的记述,但叙述还很简单,而且关于未来佛净土之庄严状况等也还丝毫也没有讲到。此经一开始,弥勒是站在佛的问主的地位上的。虽然其前半部分与第一种经典性质相同,但在后半部分,弥勒则隐退到第三者的位置,其性质也与后面的第五种一样了。此种经典的前半部分中还在讲只是佛弟子的弥勒,到了后半部分,则讲述作为未来佛的弥勒的事迹了。从这点来看,第四种经位于第一和第五种经之间,此二者的性质兼而有之。
至于最后的第五种经,所谓的“弥勒六部经”等均属此类。就是“六部经”类的经典本身也分为各种各类(参照第四章),但概括起来讲,是佛对舍利弗(或阿难、或优婆利)详细讲说弥勒的事迹、描述其净土的庄严状态的那一类,其形式与阿弥陀经典讲述西方净土的形式恰好相似。在这一种经典里,作为佛弟子的弥勒已全然隐没于背后,不再出现了。这一种经典,大概是弥勒经典最具发展了的形态吧。
如果让我来给这五种经列出一个前后顺序的话,那么大乘经典中最早出现的弥勒经典,即是其反映的思想尚很单纯的第一种经典型;其后,发展为第四种经典型;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发展为第五种经典型。至此,弥勒信仰达到了最盛,其净土的思想也已臻于大成,并且可以这么认为,这三种经典型是弥勒思想发展的正脉,另外二种经典型则是其旁系。其中,第二种经典型也就是第一种经典型在理论方面发展了的产物,而第三种经典型则是为了“援弥勒入密教”而作,或者是引入密教后的结果。因为弥勒净土思想原本肇兴于印度“欣求净土”思想的最盛期,所以我认为其第一类、第四类及第五类的经典最晚在龙树之前或者与其同时代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在《大智度论》里,把《弥勒问经》与《华手经》、《法华经》、《大云经》和《法云经》等列在一起加以引用。虽然不知道《弥勒问经》相当于现在的哪部经,但上面却写有什么六婆罗蜜或者与之相似的内容。从题目上就可以知道,它应该属于第一种抑或第四种中的哪一种。在第一种经典型里有据称是安世高译于公元2世纪左右的东西。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就足以证明约在公元2世纪左右这类经书的确已经出现了。当然,对于据称是安世高所译的经典,目前多少还存有一些疑问。虽然《历代三宝记》以后的目录类都把《大乘要慧经》归于安世高所译,但它却不见于《出三藏记集》。在《三宝记》里有这样一段话:
“释道安录僧佑《出三藏记集》、慧皎《高僧传》等止言世高译三十九部,房(《三宝记》著者)广泛检询众录之记述,则于世高处互有出入。……灵帝末,关中扰攘,即渡江南,见达人机,在所便译。得知他处有缺失或未曾传世之物,即寻得……今总汇群篇,搜集杂记。”①(注:①见《历代三宝记》卷四之安世高条下。)
但自安世高至费长房,大约过去了四百五十年,所以隋代所称安世高所译之物,是否真的就是他所译,这很值得怀疑。不过,即使把它当作安世高所译之物,在内容上也没有什么不合适的。但我个人宁愿把它看成是公元2世纪甚至更早时期的东西。至于第二种经典型,因为法护在公元303年已经译出,故此种经典型确实在那个年代以前就已出现了。关于第五种经典型,罗什于公元400年代初已有译出,不用说,这也是其时间下限;至于第二种经典型,因确有吴代支谦于公元200年中期所译之物,故也符合一般的看法。第三种经典型一如前面所述。
以上,我把与弥勒有关的大乘经典加以汇集,并依据其内容进行了分类。对每一种经典型,我也讲了其大体的特质。对其产生时代,虽然不太着意,但也还是讲了一些。不过,还必须再稍稍深入地观察其内容。如果不这样做的话,恐怕就过于抽象,不能够很具体地考察清楚事情的真实经过。下面,首先介绍一下本章中所列的第五种经典(即所谓的“六部经”)以外的经典的梗概。因为所谓的“六部经”是弥勒思想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故我打算在下一章中另笔作进一步的阐述。
一、第一种弥勒经典
这一种弥勒经典包括:
1、《弥勒菩萨所问经》,元魏菩提留支译于公元509至537年间;
2、同本同译《大宝积经弥勒菩萨问八法会第四十一》(同经111卷);
3、同本异出未宗本《佛说大乘方等要慧经》,后汉安世高译于公元148至170年间。
经文内容为:佛一时住在王舍城耆崛山中(《要慧经》言舍卫国),尔时弥勒菩萨经佛许可而问曰:诸菩萨究竟成就几法才能于胜进法中不退不转,知诸法之实相,于诸世间心不疲倦而疾速得无上正觉?尔时佛告弥勒,菩萨毕竟应成就八法。何为八法?一为成就深心(《要慧经》言内心清净,下同——译者);二为成就行心(所行成就);三为成就舍心(所施成就);四为成就善知识回向方便心(所愿成就);五为成就大慈心(慈成就);六为成就大悲心(悲成就);七为成就善知方便(善权成就);八为成就般若波罗蜜(智慧成就)。
在《要慧经》中,弥勒只听了这“八法”后即以“弥勒菩萨及诸会皆欢喜”之句结束全文。而《所问经》则进一步将这“八法”一一作解,经文长度约是前者的三倍。所谓“成就深心”,就是说众人虽然对佛法僧三宝有赞叹或毁誉之行,但其心毕竟于无上觉中坚固不动;所谓“成就行心”;就是说众人要远离杀生、偷盗、淫邪、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所谓“成就舍心”,就是说菩萨是能舍主、能施主,给诸沙门、婆罗门、贫穷乞丐、下贱人等施舍衣食卧具,乃至对有病者施以汤药所需之物等;所谓“成就善知回向方便心”,就是把身口意所修的善根全部回向于无上正觉;所谓“成就大慈心”,就是毕竟成就大慈的身口意业;所谓“成就大悲心”,就是成就相同的不可讥呵的身口意业;所谓“成就善知方便”,就是深知世谛、第一义谛;所谓“成就般若波罗蜜”,就是因“无明”而有“行”,因“行”而有“识”,乃至于生、老、病、死大苦集。“无明”灭而“行”灭,“行”灭而“识”灭,“识”灭而“生”灭,“生”灭而乃至于老、病、死大苦集灭,如此从顺逆两个方向都知觉“十二因缘”。经文最后说:
“菩萨若成就此八法,于胜进法中不退不转,行菩萨行时能降伏一切的诸魔怨敌,知一切法自体之实相,于诸世间心不疲倦之故,就能不依他智而疾速成就无上正等觉。”
以上所讲的,即是对此种经典型“舍华求实”后的东西。此外,还想提请读者注意,虽然这里讲了“八事”的菩萨行,但因为毕竟只有般若的“智”才能知一切法自体的实相,而这又归于“缘生空”,所以我认为般若的思想也在这里很明显地表现出来了。由此可知,弥勒的信仰就这样逐渐地同般若宗结下了不解的关系,并作为一项主要的内容向其信徒们提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