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使令这个信愿持名三种功德,在内心当中不断的增长
发布时间:2024-07-05 02:13:58作者:大悲咒全文网
这以下讲到修观的转变。
「即于如是三摩地影像所知义中,能正思择、最极思择、周徧寻思、周徧伺察」。就在我们这个三摩地寂静当中,「能正思择」就是空观,「最极思择」是假观。周徧寻思,周徧伺察,这个寻跟伺就是一种观察,但是寻思是一种粗浅的观察,伺察是微细的,寻思是粗,伺察是细。换句话说我们修观有四种种类:或者空观、或者假观、或者粗观、或者细观,不断的去运用,这个是讲修观的方法。这以下讲了它所表现的功德。
「若忍、若乐、若慧、若见、若观,是名『毘钵舍那』。」刚开始我们这样子观一段时间以后, 「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 ,刚开始法义在心中运转的时候,我们内心动荡,很动荡的,因为它跟我们无始劫来的思想模式是相违背的,这个时候我们很难随顺,你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忍可随顺,虽然没有见道位,但是你内心能够随顺这个法义就是忍。若乐,这个乐就是法喜充满。
所以佛法的这个宝,的确是一个功德的境界。我们看很多人在深山上修行,这个环境很差,衣服穿的很单薄,吃的也很差。但是内心当中法喜充满,内心真理的境界就不同。所以这个法的确是宝,就是它在心中运转的时候,这种功德的相状。
若慧,这个慧就是对诸法实相的一种抉择,智慧生起来。这个慧它开出来就是两个:一个见;一个观。这个见是约着正见,就是闻思的智慧,深一点就是正观,就是毘婆舍那,禅定加持力,闻慧、思慧这是见;修慧就是观,是名毘钵舍那
。观就是依止佛陀的圣教量,在我们的寂静心当中依止文字,观察、胜解、舍离心相,慢慢慢慢去消灭我们心中的颠倒,这个常乐我净四种颠倒。我们可以这样讲,就是说我们出家以后,这个三十七道品,就是戒定慧,以戒定慧为主。刚开始一定要先把戒法,戒波罗蜜持清净,这个身业、口业的过非先消灭掉,身的杀盗淫,口业的两舌、绮语、妄言、恶口。你这个戒波罗蜜,摄持身口清净以后呢,第二个动作就是修止、修观,尽形寿内心当中就是修止、修观。一方面持名念佛;一方面思惟观察这个三界的苦谛,一方面思惟极乐世界的功德,思惟一段时间以后,再恢复到佛号功德力,不断的重复。一下子栽培念力,一下子培养信愿;培养信愿以后,就栽培念力,信愿持名、持名信愿,辗转增上,使令这个信愿持名三种功德,在内心当中不断的增长,内心的光明,不断的增长,取而代之的,我们无始劫的颠倒就慢慢慢慢的息灭掉。这是讲到持名跟修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