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运法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释(二十一)
发布时间:2024-12-15 02:13:50作者:大悲咒全文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释(二十一)
此外,亦可约「能得」、「所得」、「本具」三义以作解释说明:
一、谓依般若胜慧了达诸法皆空,到底何所得?所以说是「无所得」。此约所得方面言。
二、谓自性本自圆满不缺,无须丝毫所得,所以说是「无所得」。此约能得方面言。
三、谓实相本具一切功德智慧,凡夫迷而不见不知,今菩萨依行深般若亲证实相——一切功德本自现成,不是前无而今忽有,更非从外得来;由于是本具的缘故,因此不是真有所得,所以说是「无所得」。此约本具方面言。
其实,一切诸法皆因妄情执着而有,如凡夫执五蕴故有身心世界可得;二乘执空故有偏空涅槃可得;权教菩萨执二边故有上求下化而能所历然。总之,「无所得」即是「无取着」(无爱取、执着);「有所得」即是「有取着」,一有了贪取执着的妄见,则三惑烦恼随之而起。正如《观音玄义》所说:「见思取生死相,尘沙取涅槃相,无明取二边相」。今用观照般若照之,则妄情顿消,执着俱遣,是为凡圣情尽,智虑皆亡,还有什么三惑可言,诸法可得呢
?但是既然没有一法可得,为什么下文又说依般若而得究竟涅槃乃至佛果?以下引《大般若经》文,以作说明:
「善现言:世尊若不可得,云何菩萨摩诃萨修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若不得一切法,云何能圆满六度,入菩萨正性,严净佛土,成就有情?佛言:菩萨摩诃萨,不为一切法故,修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无所得故,修般若波罗密多。」
我们要知道,如果真有所得,则心生执着而受缚;若无所得,则心自空寂而解脱──菩萨究竟涅槃,即由无所得心而得来的。如《金刚经》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有所得则无所得),若见诸相非相(以无所得故),即见如来(即是真得)」。断际禅师也说:「不得一法名为传心,只无所得名为坐道场。」。凡此皆是说明「无所得即是真得」的道理。与此同时,亦要知道,「自性空」不碍「缘起有」,所以无妨因果的建立;而「缘起有」不离「自性空」,所以没有万法的取着。能够说有而不着诸相,谈空而不废诸法,这才是般若真空最微妙的地方。是故下文说:菩提萨埵依般若而究竟涅槃。
菩提萨埵,略称「菩萨」,前文已解释过。
「依般若波罗密多故……」,谓依此般若毕竟空慧而获至心无罣碍,乃至究竟涅槃。
「罣碍」,「罣」是「网罩」义──喻无明烦恼蔽覆真心,如被罗网罩着不得自由;「碍」是「阻滞」义──喻众生执着,阻碍正道,不得前进。意思是说真心受了无明的蔽覆,事事妄加执取(罣),对境生着,触途成滞(碍),故谓之罣碍。亦即被物牵罣障碍而不得自在的意思。
但是到底被什么牵罣障碍着呢?凡夫被色牵罣,故有我执的障碍;二乘被空牵罣,权教菩萨被二边牵罣,故有法执的障碍。
「恐怖」,「恐」为「恐惧」;「怖」是「怖畏」。又,一时惊骇曰恐,常存畏惧曰怖。简单地说,即被事物所牵累而生恐惧怖畏,心不得安的意思。究竟恐怖些什么?凡夫为五蕴的罣碍,而有分段生死的恐怖,二乘为偏空的罣碍,权教菩萨为二边的罣碍,而有变易生死的恐怖。
现单就凡夫方面来说:因迷而不觉故,所以内执四大假合之身为我,贪恋取着,故以身为罣碍,而有老、病、死等种种恐怖的发生;而外执万法为实有,妄为取着,故以万法为罣碍,而有患得患失等种种恐怖的发生;这都是无般若智,迷实相理,一向以妄想心用事、烦恼心用事,故有种种罣碍恐怖。菩萨依般若智,纯以真实心用事,清净心用事,故无一切罣碍,因而也就没有什么可恐怖的了。
我们学佛之人,若能依般若而修,直至功行得力,此时自然心境一如,解脱自在——内不执着身心,则不为身心所罣碍;外不执着万法,则不为万法所罣碍。到了这个时候,一切老、病、死,和无常转变的种种恐怖,自然化为乌有;要知道,执着是惑,罣碍是业,恐怖是苦,即惑、业、苦──由于没有执着(惑),则无罣碍(业),既无罣碍,也就没有恐怖(苦);故曰「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远离」二字均读去声,作「去」字解。亦可以说,远是永远;离是脱离,即解脱的意思;合之为「永远解脱」。《大般若经》云:「甚深般若波罗蜜远离之相。」又云:「于一切烦恼、六趣、四生,蕴界处等而得远离,故名般若波罗蜜多。」
「颠倒」,「颠」者「头」也,「倒」是「倒置」。如人之头本在上(顶天),脚本在下(立地),今则错乱相反,头使垂地,脚使朝天,是为颠倒。这是一种譬喻,意谓众生背觉合尘,认妄作真,故称之为「颠倒」。正如《圆觉经》所说:「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以东为西,以南为北)。」
一般而言,世间有四倒。什么是「四倒」?依《俱舍论》十九、《大论》三十一所说:
一、 对于世间诸行无常之生灭法,妄计为常,此为常倒。
二、 对于世间诸苦,妄计为乐,此为乐倒。
三、 对于世间诸法,不明一切无我,妄计为我,是为我倒。
四、 对于世间诸不净法,妄计为净,是为净倒。
所谓妄认血肉之身为净,世间享受为乐,缘影之心为常,缘生之法为我。
可是,我们要知道,其实无生无灭,永恒不变才是真正的常;寂灭永安,长离诸苦才是真正的乐;自在解脱,真实无碍才是真正的我;永离一切尘劳垢染才是真正的净。凡夫精血构成之身,又怎会清净?所受众苦交煎,又焉会是乐?妄心剎那生灭,又何处有常?因缘所生之法,那里有我?这四倒皆为众生迷了真心所起之妄见。
因此,佛陀于临入灭前,曾谆谆警戒诸弟子们说:「若我灭度后,尔等当依四念处为住(「住」是「不离」的意思,谓时时不离四念处观)。」四念处:一、观身不净,可以对治净倒;二、观受是苦,可以对治乐倒;三、观心无常,可以对治常倒;四、观法无我,可以对治我倒。这是我们应该特别注意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