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全文网

净土法门法师:非去不可

发布时间:2024-06-16 02:14:19作者:大悲咒全文网
净土法门法师:非去不可

「光明照耀者」,就是前面讲的「无量光炎,照耀无极。可见此诸华树」,就是宝池周边这些树、这些花,「既吐芬香,复放妙光也。」我们这个世界没有,我们世界的树木是草本、木本。他们的树木是珍宝,前面跟诸位说了,七宝,七是代表圆满、代表无量,有一宝成的,有二宝成的,有众宝合成的。宝有光,它自然放光。

尤其难得的是西方极乐世界没有变化,所以称为一真法界,它是真的。有变化就是假的,十法界不是真的,因为它变化,没有一样不变化。西方极乐世界完全是自性所现的,里面没有识,所以它就没有变化。十法界里有心、有识,真妄和合,体是自性,是真的,相随著人的心念起变化。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心都是经题上所说的「清净平等觉」,他没有妄想分别执著。没有妄想,所以他觉,觉而不迷;没有分别,他平等;没有执著,他清净。清净平等觉对应的就是我们现在三大类烦恼,见思烦恼就是染污,尘沙烦恼就是分别,无明烦恼就是不觉。所以无明烦恼断了,就觉而不迷;尘沙烦恼断了,平等心现前;见思烦恼断了,清净心现前,这是真心,清净平等觉,道理在此地。弥陀本愿五劫修行功德的成就,我们往生得佛力加持,我们自性跟阿弥陀佛的自性是一不是二。所以可以把弥陀本愿功德变成自己的本愿功德,就是摄他为自,我们真正得到受用。不但在极乐世界,在此地也行,不能得到圆满也能得到少分。只要我们真正能做到真信切愿,一向专念,你就能享受到。

下面给我们讲「修条」,修是长的意思,这树的长枝。「交者,相接。覆者,垂盖」,像我们看到杨柳,杨柳那个枝条很长,杨柳枝也常常在池子的边上,覆盖著池水

。「岸侧宝林,枝长叶茂」,这个树特别的美观。「凌空相接」,树高大,非常的茂盛。「垂覆池上。如是林树出种种妙香,其香殊胜,非世间所有,故云世无能喻。」没有法子比喻,它太好了。这个香气也能够像八功德水一样,长养善根,也能够化解百病。这个世界的人健康长寿,从来没有听说生病的,没有短寿的,没有,个个都是无量寿。我们只看到往生的,没有听到极乐世界有死亡,没有,不但人没有,花草树木统统没有,一真法界。到什么时候没有?到你无始无明习气断干净,你证得妙觉果位,你境界提升,提到常寂光去了,这个实报土就不见。所以实报土符合《金刚般若经》上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实报土也不是真的,回归到常寂光去了。

我们知道实报土从哪里来的?无始无明习气来的,无明断了习气还在,习气没有了,这个现象也不见了。但是习气跟起心动念、分别执著不一样,起心动念、分别执著那是情识,那是无常,那是识变,它能变,无始无明习气虽在,它不会变,所以我们看到西方实报土是永恒的、常住的、不灭的,这里讲不生不灭。它最殊胜之处不是它的实报土,而是凡圣同居土。凡圣同居土也是不变,这个就非常非常难得。古大德、祖师大德为我们解释,为什么凡圣同居土也不变?那是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成就,不是众生业力的成就。所以我们这个业力,无量劫来在十方世界,绝对不止娑婆。我们每个人前生,有在地球上,有在其他星球上,别的星球到地球来投胎。离开身体,灵魂的活动空间太大了,它没有拘束,它没有物质现象就不受拘束,速度之快我们无法相像。所以我们有缘,跟十方世界有缘,十方世界都是我们托生活动的空间。迷失自性之后没有不造业的,所以十方世界十法界里面的众生,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全是带业。但是这些业习在西方极乐世界不起作用,你的贪瞋痴起不来。

贪瞋痴从哪里来的?物质,所谓珍宝,它稀有就变得非常名贵;太多了,太多大家都不要了。这个地方黄金大家喜欢,想尽方法收藏。人家那里黄金是铺马路的,你还要它吗?你不要它了,自然就不要了。我们这边一粒珍宝、一个宝石,把它镶成戒指、镶成首饰,觉得很名贵。人家什么?建筑材料,就像我们这砖头瓦块一样。所以到那边去,自然这个贪心就断掉。我们天天忙著饮食起居,到那个地方什么都不操心,你想,它就变现出来,你不要,它就没有了,收拾都不要。你想穿衣服,衣服在身上,不想,它就没有了,也用不著收拾。每一个家庭里面干干净净,什么都没有。有客人来了,个个都有宝座,那变化所作的,客人去了,都没有了,真的是一尘不染。真正是我们理想,比理想,我们想不到的,无法想像的,在极乐世界你都看到,你都受用到。然后你才想这个世界生活多辛苦,所以那边叫极乐世界!我们要帮助众生离苦得乐,先要帮助自己离苦得乐。真正离苦得乐,除往生极乐世界之外,那是理想,决定不能落实,到了极乐世界真的是离苦得乐。你要是真的参透、明白了,恨不得我现在就去!我在这个世界多住一天就多受一天罪,我早一天到极乐世界就早一天享福,这是事实真相。还留恋这个世界吗?不留恋了。这个世界还有很多亲朋好友,我想帮助他们,行!到极乐世界回来再帮助他们,这是真的。回来,这个世界的人无论投生到哪个世界、哪一道,你在极乐世界全看见,你都认识,你才有能力帮助他。所以这部经真是学透了,那简直非去不可。

《净土大经解演义》366集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