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央嘉措真的是一个有情郎吗?这位活佛为何深受藏民爱戴?
发布时间:2024-01-04 02:14:30作者:大悲咒全文网转世灵童
西藏的五世宗教领袖罗桑嘉措圆寂后,掌握西藏地方政权的第巴桑杰嘉措对外封锁消息,同时秘密寻找转世灵童。仓央嘉措出生在门巴族的一个农民家庭,他也是唯一一个非藏族或蒙古族出身的活佛。桑杰嘉措秘密培养转世灵童,想要将他塑造成一个佛学精湛、意志坚定的西藏领袖。
仓央嘉措在布达拉宫受到了最好的教育,而灵童在第一天就展示出了他惊人的天赋,他一下子就记住了30个藏文字母, 让教授他的老师欣喜若狂。2年后,仓央嘉措就开始学习佛教的经典了。
桑杰嘉措挑选了学问精深的高僧担当仓央嘉措的经师,但是仓央嘉措最感兴趣的一本书是《诗境》,讲的是诗歌讲析和创作技法。老师告诉他,这也是佛学的一部分,要向四方弘扬佛法,说的话、写的文章就要让更多的人喜欢读、读得懂,要让更多的人欢喜的领悟。
而桑杰嘉措身上的担子也很重,蒙古的噶尔丹无休止的扩张地盘,清政府的康熙皇帝大怒之下出兵攻打,并对桑杰嘉措也心生不满。而康熙皇帝也才得知了五世宗教领袖已经圆寂十五年之久了。所以指定十五岁的仓央嘉措真正成为了西藏人民的宗教领袖。
“叛逆”的活佛
长大后的仓央嘉措已经不是那个听话的小孩子了,他好像对许多事情都有了自己的看法,不再一味地顺从老师们所讲的话。仓央嘉措做出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叛逆,他拒绝受戒,想要当一个自由的活佛。他认为出家之人不应受俗世熏染,只有作为俗家弟子才能治理西藏这一方水土。
第巴桑杰嘉措就在此时也遇见了一个强大的对手,蒙古的拉藏汗即位了,他是一个狡猾又蛮横的人。蒙古和西藏的纷争又要再起波澜了。桑结嘉措和拉藏汗都将对方视为心腹大患,桑杰嘉措铤而走险,买通拉藏汗的内侍下毒。事情败露之后,双方还是打了起来,桑杰嘉措死了。他本想让仓央嘉措迟一点亲政,专心学习佛法,他自己帮他处理这些看不见的危险。
仓央嘉措的“病逝”
但是桑结嘉措还是失败了,他留给仓央嘉措的是一个巨大的危险。拉藏汗发现西藏还有一个人敢不服从自己,那就是仓央嘉措。这个23岁的活佛是西藏人民爱戴的宗教领袖,他想要除掉这个活佛,却知道自己不能动用武力。于是,他假惺惺的给康熙皇帝报告,这个仓央嘉措是一个假活佛,他沉湎声色,不守清规。康熙回信让拉藏汗将仓央嘉措带到京城。
拉藏汗不得不遵从这个命令,无数的西藏僧侣闻讯赶来,面对蒙古大军的刀枪,他们不敢反抗,只能默默流泪送行这位活佛。在路上,仓央嘉措病逝了。他的神奇消失让康熙有了时间去准备与蒙古的这一仗。康熙不忍心与西藏和蒙古交兵,让大清朝再起战火,所以暂时忍耐了蠢蠢欲动的拉藏汗。可以说是仓央嘉措的“病逝”给大清国带来了妥善准备这场战争的机会。
西藏找到了新的转世灵童之后,康熙连下旨意鼓励灵童弘扬佛法。西藏的僧侣看见灵童得到了朝廷的认可,就要求将灵童请到拉萨。康熙派兵终于将蒙古人盘踞在西藏多年的势力赶了出去,并派兵管理西藏的事务。而这个灵童就是第七世宗教领袖格桑嘉措,在他管理的20年中,西藏社会一直安定繁荣。
仓央嘉措留下的疑惑
拉藏汗在仓央嘉措死后,立了一个叫益西嘉措的人为第六世宗教领袖,可是西藏人民根本就不承认他,他们只认定仓央嘉措为第六世宗教领袖,为什么这个没有真正处理政务的仓央嘉措如此受到西藏人民的喜爱呢?作为一个清朝、西藏和蒙古三方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关于他的少量记载也让人多有疑惑。他更广为人知的身份是一个诗人。
西藏佛教的高僧对仓央嘉措十分推崇,高僧认为他宣扬的佛法能让俗人领会到真正的教义,他的慈悲能够让俗人真正的贴近佛法的奥秘。
仓央嘉措的诗歌极美,他的一句:“住在布达拉宫中,我是雪域最大的王,在拉萨的大街上流浪,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打动了无数人。有民间传说,他有一个真诚相恋的情人,这个不守清规戒律的小和尚也因此写下了许多美丽的情诗。
仓央嘉措出身的红教家庭并不禁止僧人娶妻生子, 藏族人十分喜爱这位至情至性又慈悲善良的活佛。他在国内出名的原因是前些年影视剧中疯传的两首诗“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但是后来经考证,这两首诗并不是出自仓央嘉措之手。
他的《十诫诗》只有前两句是出自他的手,后面几句都是后人添加的。“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可见,这个活佛留下的疑问实在太多了,他的正史都记载很少,民间传说又太多了。 他短暂的一生都在学习佛法,从他拒绝受戒可以看出来,他所理解的佛法又与人不同。他是否有情人也是众说纷纭,有专家指出,他的诗有宗教诗,也有政治诗,但是却没有情诗。说仓央嘉措是一个“有情郎”其实是一种误读
。关于仓央嘉措是否在前往京师的路上死亡也有很多说法,人们好像更愿意相信他是为了不引起战争而自行离开了,此后一直四处宣扬佛法。这是一种很美好的想象,他不是一个无欲无求的得道高僧,他是一个大胆打破宗教束缚精神领袖,他是一个敢于表达真挚情感的诗人。谜一样的仓央嘉措始终蒙着一层面纱,我们只能看到他翻译过来的各种版本的诗歌,去为这个活佛所感叹、惋惜和赞佩。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