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女星嫁给活佛说起
发布时间:2024-01-02 02:11:29作者:大悲咒全文网
一条《阿雅证实老公是活佛:没有想象的那么神》的娱乐新闻引爆微博和微信圈。有网友从各种细节扒出“阿雅的老公是竹庆本乐仁波切”。“女星”、“仁波切”、“活佛”、“老公”这些字眼放在一起,足以吊起大众的好奇心。很多人问:活佛还能结婚啊?
佛教自释迦牟尼佛创教以来,一直就有两种体系,一种是出家人的体系,另一种是在家人的体系。
【1】佛教把出家人和在家人合称为“佛教二众”。
【2】出家人里又分男众和女众,在家人里也分男众和女众,合称为“佛教四众”。
【3】进一步细分,出家男众里又分沙弥和比丘,出家女众里分式叉摩那、沙弥尼和比丘尼。在家人分优婆塞(男居士)、优婆夷(女居士)。合称为“佛教七众”。
佛教中,出家人是不能结婚的,而在家人是可以结婚的。出家人如果要结婚,必须先舍出家戒,然后才能结婚。如果不舍戒而与异性发生关系,属于破戒行为,是会被逐出僧团的。
活佛,是汉地人对藏区“祖古”的一种称谓,藏语里并无“活佛”一词,“活佛”一词是我们汉人创造的,出处已经不可考。但是民间一直流传着把济公叫做活佛。老百姓通常会认为活佛是很神秘的,甚至会一些神通法术的。而在藏区,“祖古”就是指乘愿再来的转世者,这些人前世就是修行者,因为发了菩提心的缘故,所以这辈子再来人间继续修行和教化众生。
仁波切(rinpoche)是藏语,意为“人中之宝”、“如意宝”,是藏区老百姓对高僧大德和某方面事业有成就者的一种尊称,比较贴切的、相对应的汉语是“大师”,也有人用“尊者”一词。像汉传佛教禅宗里的六祖慧能大师,如果在藏区,就会被人尊称为“慧能仁波切”
。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一样,也分出家和在家两种体系。祖古(转世者、活佛)也分“出家的祖古”和“在家的祖古”,俗称“出家活佛”和“在家活佛”。出家活佛就是比丘,和汉传佛教一样,是不能结婚的。在家活佛本身就是居士,是可以娶妻生子的。出家活佛如果想要结婚,就要先舍出家的戒律,然后再结婚。伟大的爱国者第十世班禅大师就是舍戒后结婚的,但这丝毫无损于他在藏汉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
佛教历史上最著名的“在家仁波切”可能就是维摩诘大居士了。维摩诘是古印度毗舍离城中的一个富翁,他的妻子貌美,名叫无垢,有一双儿女,子名善思童子,女名月上女,皆具宿世善根。一家四口,平日以法自娱。
维摩诘家有万贯, 奴婢成群。但是他勤于攻读,虔诚修行,能够处相而不住相,对境而不生境,得圣果成就,被称为菩萨。有一次,他称病在家,惊动了佛陀。佛陀特派文殊师利菩萨等去探病。佛知道维摩诘菩萨只是诈病,所以派去了被誉为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萨。文殊菩萨见到维摩诘后,两位菩萨互斗机锋,反复论说佛法,义理深奥,妙语连珠,使同去探访的菩萨、罗汉们都听呆了。一场论战后,文殊菩萨对维摩诘倍加推崇,人们对维摩诘菩萨也更加崇敬了。
维摩诘为诸大菩萨之代表。直心正念真如,亲证平等实相;见得一切众生心源,具足恒沙无量功德。故起方便教化,使一切众生,除心源上之烦恼,显心源上之功德。所以维摩诘大居士又被我们称为在家居士的祖师。
第七世竹庆本乐仁波切(英语:Dzogchen Ponlop,),1965年出生于锡金,他在1974年(也就是9岁时)接受了沙弥戒,随后又接受了完整的比丘戒成为出家比丘。后来竹庆本乐仁波切在美国舍戒还俗,成为在家的佛学导师。他是大圆满法的持有者,同时也具有完整的噶玛噶举派传承(他的三皈依戒和菩萨戒是第十六世大宝法王所授)。竹庆本乐仁波切现定居美国西雅图,为美国公民。他以那澜陀西方国际研讨中心为教学基地,在西方广传佛法。也曾数次在香港大学担任藏传佛教课程的讲师。
很多人一提到佛教,就想当然的认为佛教是禁欲的,这是对佛教的一种误解。佛教历来主张中道,所谓中道,就是反对两个极端,既反对极端的苦行主义,也反对极端的享乐主义。佛教认为,极端享乐,穷欲而为,对出家之人的修道绝然无益,所以必须力戒。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家都要去做苦行僧,大乘佛教修行的目的,在于达到圆满的智慧和慈悲。而非让人们在苦不堪言的境遇中生存。
对于在家人而言,佛教主张既不禁欲,也不纵欲。从修行角度上讲,佛教对人的基本大欲(财、色、名、食、睡等“五欲”)主张化导,即所谓“化欲”,使人们的这些欲望不至于走向极端。五欲是建立在五根的基础上,五根为眼、耳、鼻、舌、身五种器官,是我们感受世界的五种渠道。五根同样充满强烈的需求,眼睛贪著悦目的色彩;耳朵贪著动听的音乐;舌头贪著美味的食物;鼻子贪著芬芳的气息;身体贪著舒适的环境。
对于已在寺院剃度出家的人而言,佛教制定了严格的戒律规范出家人的行为,使其通过修行最终达到人天导师的标准。佛教通过让出家人学习佛法、修习禅定,使他们深深地体会到“禅悦为食、法喜充满”的境界,这种境界已远远胜过了凡尘之世的“五欲”之乐,从而使心不会再被外境所转。正因为如此,出家人才能正确对待世间的“五欲”之乐,用智慧疏导不当的欲望,使它升华并转化成有益的“正能量”,佛法的妙用即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