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全文网

「DE读书会」解读不一样的道德经,从生活、从创业诸多道理!

发布时间:2023-09-18 02:11:49作者:大悲咒全文网
「DE读书会」解读不一样的道德经,从生活、从创业诸多道理!

【宗旨】认真读书,认真思考,做有思想的创始人,明心见性,洞见未来。

【主讲】杨培涛,微信公众号 网络推广和运营

【书籍】道德经

【价值】老子所著《道德经》,是一部哲学著作,充满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它所反映的认识论极具丰富的社会经验.

道德经作为道家哲学经典,是一本很难懂的书籍,道德经语言平实,阐述了道德的本质和作用,表达了老子再修身养生、军事治国诸多方面的思想。全书共81章,分为上下两篇,前37章为上篇,以道开头,称为道经,后44篇为下篇,以德开头,称为德经。

1.做人

道德经对我的感触很深,从做人方面,我有以下几个观点:

第一个关键词,识人识物。道德经第1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说道是可以说一说的,但我们所说的并不是一层不变的道理,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名称,任命可以给他命名,但却不是他们永恒的名字。

既然都是时常变化运动发展的,放到现实生活来说,是否应该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物,认清事物好的一面,也要考虑到坏的一面,是不是都是具有两面性的。所以要认识事物的本质,要一分为二看待问题,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遇事沉着冷静,有条不紊,从容不迫,才能走向成功。

第二个关键词,处事不争。道德经第8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恶之于道”。意思是讲人的最佳境界应该像水一样,水,善于滋养万事万物,却从来与世无争,总是默默停留在众人都厌恶的地方,所以水是最接近道的。老子非常推崇水,认为人应该像水一样滋养万物,默默奉献,处世不沾,乐于助人,告诉别人,也能够成就自己,不争是为争,无为即有为,处事不争谁与争锋。

第三个关键词,脚踏实地。道德经第24章“迟早不利,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今者不长”。意思是说,踮起脚尖,想站得更高的人,反而站立不稳,大跨步,迈不了人,反而前进困难,自我彰显的人,反而不能显露,自以为是的人反而得不到表扬,自我我邀功的人,而得不到功劳,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急于求成,应该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稳扎稳打,否则容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在处理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

第四个关键词,知足常乐。道德经第33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意思是说能了解认识别人,叫做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能战胜别人,是因为有力,能战胜自己,才算刚强,知道满足的人才富有,坚持不懈是有志向,不失本心,才能长久,身虽死,其精神长存,才算长寿,所以我们应该认清自我,突破自我,适可而止,张弛有度,知足常乐,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我们在做人方面应该懂得识人,识物,要处事不争,要脚踏实地,要坚持不懈,不忘初心。

2.做事

以下是创业方面道德经对我的感触:

第一个关键词,价值。道德经第7章“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都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天地不已,不为自己而生,所以能长存,天地尚且如此,何况我们创办的企业呢,能为别人创造价值,才是企业存在的价值。

第二个关键词,标准。道德经第2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也,皆知善之为善,是不善也”。就是说,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美,那是由于有炒作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美丑善恶都是相对而存在的,没有比较,就不存在美丑善恶,那么我们创办的企业怎样分好坏呢,这就需要一个衡量的标准,那么我们就应该认真思考标准是如何制定,一直流行这么一句话,一流的企业做标准,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要想企业做的好,标准不能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标准,何以区分好坏,没有标准,何以细节把控,提高效率,生产效益。

第三个关键词,专一。道德经第12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意思是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混杂的声音使人听觉失灵,丰盛的美食,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玩乐,心情放荡发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为不轨。因此,圣人但求吃饱肚子而不追逐声色之娱,所以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

第四个关键词,坚持不懈。道德经第64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意思是说合抱的大树,生产一些小的萌芽,守城的高塔,每堆泥土,千里的行程,也是从脚下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做企业也是一样的,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只要我们坚守初心,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奋斗不息,成功还会远吗。

创业要创造价值,制定标准,做事专一,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