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全文网

学佛人,如何教育好子女?一定要与自己一起学佛修行?

发布时间:2024-08-20 02:11:57作者:大悲咒全文网
学佛人,如何教育好子女?一定要与自己一起学佛修行?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作为一个学佛人,怎样才能教育好子女呢?我不提倡打骂的方法,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总是迁就孩子的一些要求吗?我应该主要加强孩子哪些方面的修养来更好的教育孩子呢?我想,这是很多家长一直困惑的问题。为此,特搜集整理网络上多篇文章,供佛友们学习参考,也可留言参入讨论~

问:如何教育好子女?(作者:了幻法师 )

了幻法师 答:佛陀在《善生经》里,规定父母当以五事养育子女。

父母养育子女的五事是:一是教育好子女,不令作恶;二是教授子女正确的处世道理;三是关心爱护子女;四是为子女安排好婚姻生活;五是为子女提供正常的物质条件,满足他们的正常要求。

现代社会如何教育子女呢?以下四点意见可参考:

(1)、培养子女的感恩观念:什么是好儿女?就是他具有孝顺、尊重、感恩的心性。所以教育孩子,要让他从小培养感恩的观念,不但知道感谢父母的恩惠、老师的恩惠,也能够感谢社会的恩惠、国家的恩惠。他有这个感恩的观念,就是他的财富,有助他开创未来的美好前途。

(2)、培养子女的慈悲胸怀:现在的青年儿女往往不知道奉行慈悲,常常逞一时之狠,赌气、打斗、闹情绪,这样的子女,将来在社会上是不容易获得人缘的,所以最要紧的是让儿女有慈悲的胸怀。例如,教育子女,要教他爱护小动物,教他不欺凌弱小。使他们学会尊重生命,关爱他人。如果孩子缺乏慈悲心、博爱精神,将来到社会就容易形成暴戾之气。

(3)、培养子女的忍耐力量:要养成子女的良好修养,就要教他忍耐。像兄弟姊妹相处,有时候哪里一个兄弟姊妹多得到一点利益,多得到一点好处,他不要争,要能忍耐;或者受到一点嫌弃、一点挫折,也不要一直苦恼闹情绪,要能忍耐。忍耐的力量,是将来能成就一切事业的力量。

(4)、培养子女的服务精神:今天的社会,不是讲究你个人有多少才能,有多高学历,最主要的是要社会大众能肯定你,能接受你。子女如果有服务牺牲的精神,对社会大众有贡献,就会受到大家的肯定欢迎,才会成就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问:学佛人要督促孩子的学习么?

居士答:肯定要的。先做好人才能做佛。当然要管好孩子。

居士答:当然要督促孩子学习。学佛人要有责任心。对社会、对家庭有责任心。孩子生下来了,要培养他。抚育他。否则就学偏了。孩子学习好了,以后有益于他学佛。记得上师说过,藏地很多人学佛因为没有文化知识,理解佛法上就会有困难。所以,孩子有一天能走入佛门,现在要督促他好好学习。

居士答:学佛人也要在世间表法,督促孩子学习,也是非常正常的。

居士答:肯定的。一切众生都做过我们的父母儿女。我们可以发个心,把所有众生当作自己的孩子,用所学的佛法化成救度众生的方便,这是每个学佛人的菩萨行,应该做的。

居士答:自然要管孩子的。学佛修行就是要在生活中修行。佛法不离开生活。身边的众生,父母妻子儿女都是于我们最有缘分的众生,学佛要从身边做起

。自己的家要观为西方极乐世界,周围的人都是无量光佛、菩萨等,我们修行,就要跟众生结善缘,了缘。好好的尽自己的义务。做家长的,照顾好孩子的生活、学习,也是义务。督促,也是在放下的心态下进行,不是执着的心态下进行。如果报恩来的孩子,自然乖巧些。如果抱怨来的孩子,不听话。这样我们要深信因果,好好忏悔,抱着平和心态,尽责任义务,帮助他学习,用自己的表法影响他,慢慢让他也能学佛。慢慢他也会听我们的话,学习好了报效众生。

孩子不听话,训斥他,算不算恶口?(作者:达真堪布)

达真堪布答:这要看你的发心与动机。如果完全是为了众生,为了对方,这样的话肯定没有罪过。如果不是为了对方,而是为了自己,掺杂着自己的某些利益,那肯定是恶语,肯定有罪过。动机善就是善,动机恶就是恶,完全看你自己的发心。

教育孩子时发脾气受因果吗?(净空法师)

问:如何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落实到生活中,在教育孩子成长的过程当中,会发脾气、起烦恼,这是否也是着相?

净空法师答:是着相。这两句话很不容易落实,“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是法身菩萨的境界,知道一切相都是虚妄的,你的心就清净,你不会再起妄想,你也不会有分别,也不会有执著,只要你还有分别还有执著,你就不能懂得“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们这几天也讲到了这个问题——宇宙人生的真相,真正懂得了,万缘放下,你的心清净了。帮助别人,有喜怒哀乐这个表情,但是他并不着相。为什么,就像戏台上唱戏一样,假的不是真的,是手段。帮助别人觉悟,帮助别人断恶修善,帮助别人破迷开悟,作为教学的手段可以。你说骂小孩,你是教他好,如果你真的动了瞋恨心,你就落到轮回里了,你是轮回心造轮回业了。所以佛菩萨示现在我们这个世间,释迦牟尼佛也有喜怒哀乐呀,有时候也奖励人,很欢喜啊。有时看到弟子的过失,他也板起面孔发脾气啊。你说他有烦恼吗,他有分别执著吗?——他没有。他那是:众生有感,他有应。你善心感,善的心回应你;你恶心感,打骂教育的心应——感应道交。决定没有分别、执著、妄想在里面。这个功夫是上乘,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六道众生包括天人都做不到。我们学佛应当要学习这一点,这也是很不容易成就的。因此祖师大德教导我们,末法时期,除了依靠念佛往生之外,你能够在境界上把烦恼习气断掉,恐怕没有一个人能够真正做到啊。念佛求生净土,只要我们能够把烦恼习气控制住,伏住,就能够带业往生,我们应当在这个方面下功夫。而直接在生活中运用“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是很难做到的。(净空法师《佛学答问》2004.7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问: 强迫孩子与自己一起学佛修行吗? (作者:达真堪布)

达真堪布答: 修行中,做任何事情都是,保持适度就行。不能太过分,也不能太迁就。

你想度化、帮助孩子或者周围的人,必须要有善巧方便。要求太过分了,对方肯定受不了。根据众生的根基,看他的因缘、意乐在哪儿,然后通过一些适合他的非常祥和的方法来调伏他,让他一下子就能接受。如果没有适当的方法,直接就去做,肯定不行。有时候需要硬的方法,有时候需要软的方法。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这是智慧。

度自己也好,度他人也好,智慧和方便都要具足。有智慧才有方便,有方便才不会有障碍。如果有障碍了,说明你还是没有方便;没有方便,说明你还是智慧不够。其实一切都要恒顺众生,要随缘,但需要有智慧才能做得到。

随缘不是随便。已经开悟、证悟的人才能真正做到随缘,有大智慧的人才能真正做到随缘。放下和放弃不一样。我们现在一说放下,就都放弃了。难就难在这里。《心经》里讲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些道理都是一样的。要放下不要放弃,要认真不要执着,要随缘不要随便。要把握这些很难。要保持适度,没有智慧是无法分辨的,没有修行不可能保持适度,差一点点就错了。

孩子从出生开始身体就不好怎么办?(作者:达真堪布)

问:我有一个三岁的女儿,身体一直不太好。生下来时,找人看过说“不宜养”。她晚上做梦总是哭,还说自己看到鬼了,按理说一个孩子不应该有这些概念。之前我曾经有一个孩子,在三岁时夭折了。我有一次和现在的女儿玩时,她郑重的对我说,“她回来了”。给我的感觉,这个女儿就是那个夭折的小孩子。以前上师做超度时,我给夭折的孩子做过随喜超度,我觉得应该是把那个孩子超度走了。现在这个孩子身体不太好,跟以前的那个小孩有没有关系?请上师开示。

达真堪布答:这是孩子自身的业力,也是你本身的业力,双方都有关系。你担心也没有用,现在只有相信佛理,自己好好修多消业第一个孩子没留住,第二个又是这样,你应该忏悔。孩子也是,应该为她消灾,这样的话就会好一些。主要是自己能诚心诚意、一心一意地念佛、念咒、念经、修法,这样就能消灾免难,消业积福。你要相信上师三宝的力量,有信心才有加持。如果自己没有信心的话,就不一定了。

净空法师:如何教育一个孩子?

中国古人从婴孩就学起,一出生就学起,学什么?学孝道。他从哪里学来的?他从父母那里学来的。他看到父母孝顺他的父母,看到他的妈妈孝顺她的公婆,爸爸孝顺父母,这是孝道,他天天看。看到父母在家庭里面和兄弟姐妹和睦相处,相亲相爱;看到父母对家里面上上下下的这些人,怎么对长辈,怎么对晚辈,怎么样对童仆(家里面请的佣人)。这些记录下来就是《弟子规》,《弟子规》是他父母家庭生活的规矩,他父母完全做到,让婴儿从小看到、听到、接触到,全学会了。父母是小孩第一任老师,教他什么?教他离苦得乐。真得到了,真欢喜,生活在快乐幸福美满的童年。

这样学了三年是扎根,他一千天养成习惯了,不需要教,自动自发他就这么做法,一丝毫勉强都没有。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他从出生就在学,学到三岁是一千天,就养成习惯变成自然,自然而然的他就这么做法。《弟子规》教给他正确的观念、正确的思惟、正确的价值观,佛法里面讲的八正道,他从这里学来的。六、七岁上学,老师也是这样做,老师跟父母一样,身教。小孩慢慢懂事了,老师深入浅出诱导孩童,跟他讲为什么要孝顺父母、孝顺公婆,为什么要友爱弟兄。他都会做了,再讲解清楚,他就懂得所以然,我应该这样做,原来是这个道理。

蔡礼旭老师:如何教育孩子对师长生起感恩之心?

我们海口有几位老师,他们全校在推广孝道、师道的时候,很多的同事经过他们班级的时候,都觉得学生特别有礼貌,而这些班级的家长都打电话到学校去说,孩子成长很多,尤其特别在孝顺方面进步特别大。

另外一位王老师在海南师范院校附属小学当老师,他一开始推广的时候,每天早上都是他最早到学校。一到教室之后,马上打开《弟子规》,打开《孝经》,开始读诵,确确实实是以身作则。所以他的学生一进教室不会拖拖拉拉的。不会还在那边吃早餐。一进门就感受到老师好学的态度,这个朗朗的读书声马上就让他的心定下来,也跟着老师一起齐读,所以他们班的进步也特别快。

而孩子在接受圣贤教诲之后,存心非常良善。三八妇女节,他的学生来跟这位王老师说:老师,我们决定每个人买两朵花。老师就问了:为什么要买两朵花?学生跟老师说:老师,一朵要送给母亲,一朵送给学校的女老师。他的老师一听很高兴,自己都没想到,还是学生想到的。其实孩子在落实《弟子规》的教诲,孝道,「入则孝」,「亲所好,力为具」,而且念念想着母亲的辛劳,也能想着老师对他的辛劳跟教诲。所以那一天他们班的学生就在全校拿着花到处送,在送的过程,他们校长是一位女校长,看了之后很感动,还亲自到他们班上肯定学生所做的一切,讲的过程因为太感动了,这位女老师眼泪都掉下来。

学生真正身体力行去感恩父母,感恩老师的过程,他自己的内心也会觉得很充实,觉得很踏实,因为他在做他应该做的事。有一个孩子,一个男同学,拿花去送一位女老师,回来之后很高兴,就跑去跟他们老师说:老师,我送出去的时候,看到这位女老师的笑容,我的内心非常喜悦。这老师接着问他:你在这个时候体会到什么?这个孩子说:我体会到施比受更有福气。所以这一种帮助别人的喜悦,体贴别人的喜悦,绝对不是课本里面教出来的,而是亲身去做之后体会到的。所以我们老师也好,家长也好,要让孩子懂得去付出,懂得去关怀,他才会感受到付出跟关怀别人的喜悦在哪里。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