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慧能的开悟偈,悟得一句便见真心,转凡成圣就在一念!
发布时间:2024-04-02 02:12:54作者:大悲咒全文网转载自作者:星河之阅
六祖慧能大师有一首著名的悟道偈,大家都非常熟悉。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
埃。很多人觉得这首悟道偈太高深了,不好理解,实际上这首诗是被大家过分的神秘化了,理解起来并没有那么艰难。第一句,菩提本无树。菩提树是什么呢?很多人觉得菩提树应该是一种特有的树,实际上这句话不能从这个角度理解它。大家都看过战争片,拿知道什么叫消息树吗?很多人可能一时说不上来。其实消息树就是在高山顶上或在村口比较扎眼的地方弄的一棵树,用来传递信息、传递军事情报。它不是特有的一种树种,可能是杨树,可能是槐树,可能是柳树,只要是能够传递信息,都可以称之为消息树。
菩提本无树就是这个意思,不管这棵树是什么树,只要它能够让我们有所感悟,能够给我们传递人生的智慧启迪,那就是我们生命中的菩提树,不要被菩提树这种所谓的树种名词概念给弄蒙了。这句话不是谈植物学,它是谈生活的智慧,学习一定要注意不能够犯教条主义,不能学习理论僵化,固步自封,概念的东西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的发展变化的,要时刻注意填充新鲜的内容,这是六祖慧能大师第一句的提醒。
第二句,明镜亦非台。他的师兄神秀大师曾说“心如明镜台”,修行就是要把心当作一面镜子,不断的去打扫,防止这个镜子蒙上尘垢,那就没法发挥镜子的照耀作用了。但六祖慧能大师不这样认为,心是什么呢?心本身就具有了那种了了常知、处处分明的觉悟力量,佛教把它称之为觉醒,也就是常说的佛性,佛性常在而不生不灭,不是因为你知识多,你佛性就一定比我多,它和知识无关,智慧层次与知识没有必然的联系,佛教称之为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圣凡都是一样的,它是了了常知、处处分明的,怎么能是个明镜台呢?
当你把它当作镜子来对待的时候,认为有脏东西需要擦拭的时候,你已经有了分别心了,落入下乘了,你已经无法见到你最真实的那个佛性了,你的见地是有问题的,所以说五祖大师为什么之后把正法的衣钵传给了六祖慧能大师,没有传给师兄弟们公认的神秀大师,原因就在这里。因为佛教有个说法“宁可破戒不可破见”,你持戒不好没关系,咱们是凡夫俗子,我们可以从一分戒、少分戒、多分戒、最后到满分戒,逐步进行,但是假如你一开始学习见地就错了,你持戒越精严,错的越厉害、越离谱,所以说六祖慧能这一句真是见地太高妙了,远远超过他的神秀师兄。
第三四句,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就是对心如明镜台的一个具体的解释,没有分别心,哪有什么尘埃不尘埃的,你没有分别心,你没有物我的分别,哪个能够欺骗你,哪个能够遮蔽你那种了了常知、亘古长存的佛性呢?所以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了嘛,这份见地绝对是远超同辈。
但是慧能大师的这个顿悟法门,虽然很高妙,但是对我们今天的人而言,很多人容易流入狂禅的境界,这是这个法门的一个弊端后遗症。神秀法师的法门叫做渐修法门,六祖慧能大师的法门做顿悟法门,最好的修行是“理须顿悟,事须渐行”,见解、理论上顿悟,学习理论嘛,要高屋建瓴,见识要高远,有深度,这是没问题的,但是真正落实到我们的修行实践当中,还要一步一步的脚踏实地,一点一点的从生活细节当中磨练自我,慢慢地从量变到质变。所以说这两个法门,是不分彼此,相辅相成的。对于今天这个时代的众生而言,我们学佛很多人太浮躁了,满足于看几本佛经,看几本禅书,流于口头禅、话头禅、文字禅的太多,懒得做事情,就是眼高手低,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极少有脚踏实地去独行去实践的,所以说今天这个时代,神秀法师的渐修法门,反而是更当时更应急更应这个时代的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