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玛仁波切:你是准备“求佛”,还是准备“学佛”呢?
发布时间:2024-08-21 02:10:39作者:大悲咒全文网
在徘徊于佛门的人前面,有两条路,一条是皈依,跟随传承清净的具德上师,系统闻思修佛法;一条是观望,做个求佛爱好者,而不是真正的佛弟子。
一、求佛和学佛
真正的大乘佛子,具备清净的虔诚心,有勇猛前行的信心和责任感,誓愿自利利他,“愿我所修诸功德,为利众生而成佛”,是具备这样大气度与胸怀的愿行实践者;而学佛爱好者,往往停留在利益自己的角度更多一些。
有的人认为,一个拿着香到处拜佛、求佛的人,就叫佛教徒,就叫学佛的人,这是不正确的。因为此人对三宝的虔诚心还没能由衷发出来,只是处于“求佛”阶段,把佛菩萨当成喜欢香火、灯烛等供品的“贪官污吏”,以为捐点钱就能保佑自己升官发财、诸事顺利,甚至造作恶业后,也以为“求佛”就能免灾。
这样的心态,完全无视佛教因果观,是迷信,当然没有进入“学佛”的阶段。只是央求佛菩萨帮忙做一大堆事,却不想闻思修佛法,倒不如说希望找个伟大的佣人来服务,在藏地,常常会把这种情形比喻为“邀请国王来扫地”。
学佛,是希望自己的福报和智慧都能越来越往上增长,直至圆满成就佛陀的果位,脱离轮回之苦,获得究竟解脱的大乐。
但如果信佛,只是为过度执著世间名闻利养找个靠山,把修行变成让自己在轮回中顺遂一点的工具,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增长自己的五毒“贪嗔痴慢疑”等,未修佛之前就已先修了魔,肯定是不如法的。
二、站在正确道路的起点——皈依
你现在的阶段,到底是要“求佛”,还是要“学佛”,真要好好想明白。学佛,就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求佛,对有私心的人来说,也许并不能让你百分百满意,因为因果业力依然在那,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人,那怕是“求佛”的人。
但是想要学佛的人,是真正可以通过跟随具德上师闻思修佛法,忏悔罪业、累积福报,祈请佛菩萨加持,不断与佛相应的。所以,当你决定不再于佛门之前徘徊,要做一个正信的佛子,就必须要虔诚的皈依佛,接受佛陀的指引。
伟大的释迦牟尼佛,传下了深奥广大的佛法,在二千五百多年中,利益了无量众生成了罗汉、菩萨,成了佛,也救度了无边的生命。
所以,一定要以既无限尊敬又无比感恩的心来皈依佛,并且感恩佛法不间断地流传至今,让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依然受益无穷,有了究竟解脱的机会。
在皈依佛门、追随佛陀脚步,闻思修佛法的过程中,清净的僧宝对我们而言非常重要。因为佛法太深奥广大了,如果没有法师的教育与陪伴,光靠我们看一些书本,以自己摸索的方式,想真实了解佛法的究竟法义,实在不太可能。
因此,必须寻找真正透彻了解佛法的具德上师,来带领我们修行,所以我们要皈依僧宝,更要皈依具德上师。
简单来说,皈依,才能真正入佛门,皈依后,要跟随具德上师,佛、法、僧三宝系统闻思修佛法,直至成佛。
三、增长“学佛”的信心
皈依后,随着闻思修佛法不断深入,你会发现,从前的情绪也许很难控制,但现在你有了更多方法去观察理解自己的内心,以及洞悉事情的来龙去脉,进而会非常愿意改善自己的身口意,向佛陀讲的“十善业”发展,而将过去自觉不自觉热衷的“十不善”慢慢抛弃。
因为发自内心想要保护自他,所以,就有了戒律。持戒,也就变成了自然而然欢喜去做的事情
。佛陀伟大的解脱法门,对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并没有因为佛法的极致殊胜珍贵而有所选择。佛陀眼中没有贵贱、贫富、年龄、性别等等分别,只要你有虔诚心,想进佛门学佛,就都是佛弟子,都会得到佛菩萨的慈悲加持。
学佛的信心,有一种是宿世因缘,有一种则是通过他人调伏来慢慢入门的。比如,有的人看到佛像、佛经等与佛教相关的象征物时,会不由自主产生强烈的欢喜心,甚至会掉眼泪、毛发耸立。这样的反应,表示他前世就是个学佛之人,今生只要接续前世的因缘继续修行就可以了。
还有的人,并没有这么强烈的感受,但是接触到三宝,依然会产生欢喜之心,这也是非常有佛缘的。如果不是上述两种情形,就需要靠自己的努力,通过了解佛陀广大利益众生的悲智行谊,对三宝产生不断增长的虔诚之心,最后拥有不退转的信仰。
总之,要记得即便是圆满受了皈依戒,也要不断念诵皈依文,这就好比从一个地方出发到另一个地方,时时刻刻都要记得自己的目的地,记得你要到达目的地需要走的那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