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全文网

《百喻经卷上》6、子死欲停置家中喻

发布时间:2023-09-13 02:10:29作者:大悲咒全文网
《百喻经卷上》6、子死欲停置家中喻

译文:从前有位愚人,养育了七个儿子,其中一个先死掉了。愚人这时见儿子已经死了,便想将他停置在家中,自己弃家到别处去。傍人见了,就对他说:「生与死的境地不同,应当速速入殓了,运至远处去埋葬吧,怎么能停放在家里,自己却欲弃家而去?」愚人当时听了这话,便想:倘若不可停放,定要葬掉的话,还须再杀掉一个儿子,担子两头,各放一个,这样才可稳顺地担到那儿去。于是便再杀了一个儿子,挑着,到远处的林野之地葬掉了。当时人们见了,不禁愕然,竟有这般闻所未闻的事情,大大地嗤笑了他。

就譬如比丘私底下违犯了一条戒律,心内害怕改悔,便默然覆藏住了,自己骗说自己是清净的。或有知情者对他说:「出家人守持禁戒,就如守护明珠一样,不使它们有所缺漏。你现在违犯了所受的戒律,为什么不想忏悔?」犯戒者答道:「倘若须忏悔的话,要再犯一戒,然后才表出罪过,以求改悔。」

于是便继续破戒,多作不善的事情,这样才一下子发露自己的罪过。如那愚人一样,一子已死了,又杀一子。如今这比丘也是如此。

百喻经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译

写在前面:

《百喻经》佛教文学经典,以譬喻宣扬佛法义理。全书从《经藏》12部经中取九十八喻,加上引言及偈颂,概称“百喻”。行文短小精悍,诙谐机智,生动巧妙,文浅理深。

百喻经卷上

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在鹊封竹园。与诸大比丘菩萨摩诃萨及诸八部三万六千人俱。是时会中有异学梵志五百人俱。从座而起白佛言。吾闻佛道洪深无能及者。故来归问唯愿说之。佛言甚善。

问曰。天下为有为无。答曰。亦有亦无。梵志曰。如今有者云何言无。如今无者云何言有。答曰。生者言有死者言无。故说或有或无。问曰。人从何生。答曰。人从谷而生。问曰。五谷从何而生。答曰。五谷从四大火风而生。问曰。四大火风从何而生。答曰。四大火风从空而生。问曰。空从何生。答曰。从无所有生。问曰。无所有从何而生。答曰。从自然生。问曰。自然从何而生。答曰。从泥洹而生。问曰。泥洹从何而生。佛言。汝今问事何以尔深。泥洹者是不生不死法。问曰。佛泥洹未。答曰。我未泥洹。若未泥洹云何得知泥洹常乐。佛言。我今问汝。天下众生为苦为乐。答曰。众生甚苦。佛言。云何名苦。答曰。我见众生死时苦痛难忍。故知死苦。佛言。汝今不死亦知死苦。我见十方诸佛不生不死故知泥洹常乐。五百梵志心开意解求受五戒。悟须陀洹果。复坐如故。佛言。汝等善听。今为汝广说众喻。

6、子死欲停置家中喻

原典:昔有愚人养育七子。一子先死。时此愚人见子既死。便欲停置于其家中。自欲弃去。傍人见已而语之言。生死道异当速庄严①致于远处而殡葬之。云何得留自欲弃去。尔时愚人闻此语已即自思念。若不得留要当葬者。须更杀一子停担两头乃可胜致②。于是便更杀其一子。而檐负之远葬林野。时人见之深生嗤笑怪未曾有。譬如比丘私犯一戒。情惮③改悔。默然覆藏自说清净④。或有知者即语之言。出家之人守持禁戒如护明珠不使缺落。汝今云何违犯所受欲不忏悔。犯戒者言。苟须忏者更就犯之然后当出。遂便破戒⑤多作不善。尔乃顿出。如彼愚人一子既死又杀一子。今此比丘亦复如是。

注释:

①庄严:此处指慎重入殓、安葬。

②胜致:胜,顺利;致,到达、送到

③情惮:害怕。情惮改悔,心里害怕改正悔过。

④清净:指远离罪恶行为,离开世俗烦恼的状态,通常包括身、语、意三个方面。

⑤破戒:破坏戒律、规定。大小乘戒律也有所区别。通常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

解说:不善的事,不可一不做,二不休。

辨析:这个比喻是比喻释门弟子不依戒行事,隐瞒过失,以致贻误自身。这至少给了我们一点有益的启示:防微杜渐,免成大患。认识错误是走向正确的前提。如果知错不改,文过饰非,是难以有所建树的。

智慧的人与愚蠢的人最大的区别正是在于能够常常反省自身,知错就改。古往今来,几乎所有能够改造社会的人,恰恰都是能把握自身,首先改造自己的人。李斯在秦国当客卿时,在被驱逐出秦国时写了一篇上书。对这篇批评的文章,秦始皇读后不仅接受了言辞犀利的指责,而且立即改错,下令急速追回李斯,井任命他担任了全国的司法首长廷尉的职务。因此聪明人正是能很快地发现和改正错误的人;愚蠢的人就是知错不改、执迷不悟,甚至变本加厉、错上加错的人。

摘自:1、《百喻经注释与辨析》荆三隆 邵之茜著

2、《百喻经注释》弘学注释

3、网文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